天天看點

國民黨悍将邱清泉,為何瘋了,還死在離軍部400米的地方

在中國的抗戰史上,出現了很多為國灑熱血的英雄,邱清泉就是其中一位。

雖然他身在國民黨,但是在昆侖關大戰,滇西戰役等著名戰役中都能看到他不顧生死,英勇奮戰的身影,甚至被戰友們戲稱為“邱瘋子”,然而這樣的一位勇士在後來卻真的瘋了,經常胡言亂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邱清泉的出身

1902年,邱清泉在浙江出生了,父母十分注重他學習傳統文化,從國小開始,他的成績就是第一名,到了高中,邱清泉因為成績優異,成功考入上海大學社會系。

1924年他又考入黃埔軍校,遂打算投筆從戎。他給父親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的志向,其中寫道:壯士手中三尺劍,雄圖胸裡十萬兵。其豪情壯志可見一斑。

國民黨悍将邱清泉,為何瘋了,還死在離軍部400米的地方

邱清泉

在校期間,邱清泉參與了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和第一次東征,而後,又參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戰役,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

但這個時候,他還沒有進入蔣介石的視線。

1927年,甯漢分裂,蔣介石和汪精衛決裂。因為支援蔣介石,邱清泉被汪精衛的一幫人抓了起來,雖然他中間找到機會逃脫了,但結果又被國民革命軍的特工給抓了。

好在邱清泉給蔣介石寫信,表明了自己的衷心,最終才得以被釋放。也就是這個時候,蔣介石看上了這個年輕有為的小夥子。

國民黨悍将邱清泉,為何瘋了,還死在離軍部400米的地方

蔣介石與邱清泉

同年6月,邱清泉被調為總司令部訓練處少校科員,11月調為總司令随從參謀。

1934年,他參加留德考試,聰明才智使他在九人中考了第一,順利前往德國柏林陸軍大學攻讀。

而這一次的留學經曆,也成了邱清泉之後平步青雲的助力。例如,後來他成為國民黨唯一一個機械化師200師的副師長,還認識了師長杜聿明。

回國後一路平步青雲

邱清泉雖然人在德國學習,卻時刻心系祖國的建設。于是他在德國待了三年之後,毅然回到了祖國。

邱清泉一回來,就開始參與現代化國防軍建設,1938年,他成功當上國民黨唯一一支機械化部隊200師的副師長,并和師長杜聿明成了好朋友。

國民黨悍将邱清泉,為何瘋了,還死在離軍部400米的地方

杜聿明曾經也在黃埔軍校學習過,是他的學長,但是邱清泉年齡上卻比杜聿明大兩歲。

換做是别人,邱清泉可能仗着年紀大和留過學不以為然,因為他是出了名的傲慢粗魯,說是眼高于頂也不為過。

但是他對杜聿明卻非常尊敬,可見杜聿明這個人也是十分厲害,不然一肚子洋墨水,從小便展現出文韬武略的邱清泉也不會如此心服口服。

這之後,杜聿明和邱清泉關系越來越好,在戰場上配合也越來默契,這也是他們在昆侖關大捷的原因之一。

昆侖關大捷 豫東戰役吃虧

1939年12月,邱清泉率領部隊在師長杜聿明的帶領下參加桂南戰役,血戰昆侖關。

18日戰鬥打響後,第五軍第三次攻占昆侖關,最後殲滅敵軍5000餘人。

邱清泉用戰車部隊堵住了日軍的援軍,集中兵力在昆侖關發動攻擊。

當時邱清泉率領着部隊不僅将日軍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給擊斃了,還用坦克沖擊全殲了21聯隊,而邱清泉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被稱為“邱瘋子”。

昆侖關大捷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第一次攻堅戰勝利,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軍民的愛國主義。

國民黨悍将邱清泉,為何瘋了,還死在離軍部400米的地方

昆侖關戰役遺址

仗打得好,官路自然也就走得順,沒多久,邱清泉便被任命為第五軍軍長。但抗日戰争過後,國共内戰,形勢又發生了變化。

1946年7月,蘇中戰役打響,這個時候的邱清泉更加的傲慢猖狂,他覺得自己帶領的國民黨軍隊百戰百勝,甚至還宣揚解放軍“逢五不戰”。

這是因為在當時,華東解放軍主動撤離淮南,于是邱清泉才占領了幾座城池。而在8月的定陶戰役中,劉伯承當時正和西面敵人較勁,又給了邱清泉可乘之機。

但太過自傲的人總是要吃虧的,邱清泉怎麼也沒有想到,在接下來的豫東戰役中,自己會大敗,甚至是以一蹶不振。

豫東戰役是中國第二次國共内戰在中原地區的一次大規模作戰,正是這一次作戰,我軍把國民黨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之後更是節節敗退。

1948年6月到7月,華東野戰軍在中原野戰軍的配合下,攻占河南省會開封,并殲滅區壽年兵團、華東野戰軍殲滅開封守軍第66師等。

國民黨原本是打算齊頭并進的,率領國民黨第五軍、區壽年兵團、黃百韬兵團這三支力量同時前進。

但解放軍運用政策讓國民黨以為開封失守,而邱清泉便想帶領第5師占領開封,沒曾想掉入解放軍的圈套之中,開封城内隻剩下邱清泉的第五師,結果可想而知,部隊損失慘重。

國民黨悍将邱清泉,為何瘋了,還死在離軍部400米的地方

豫東戰役

這也就意味着,邱清泉輸了,徹徹底底的輸了。

以往抗日的時候,邱清泉是戰無不勝,狠狠地殺了日本人的威風。

可到如今,自己卻變成節節敗退,這種落差落讓邱清泉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整天瘋言瘋語的,崩潰大吼,

甚至無心作戰,以守孝的名義脫離了部隊。

但是蔣介石還是很器重邱清泉的,畢竟邱清泉以往在戰場上的作風雷厲風行,立下了很多戰功,不能憑借這一次的失敗而否定他。

于是,蔣介石又把邱清泉“請”回來了,讓他擔任第2團的司令長官。

邱清泉臨近崩潰

重回部隊的邱清泉十分的激動,甚至誓要與"共匪"拼命,可是一個人不是說振作就能振作的。

邱清泉很想一雪前恥,在戰場上重拾信心和威風,但現實情況卻是一日不如一日,甚至越來越瘋。

邱清泉的瘋像是在暗示着什麼,一位戰士的精神崩潰似乎預示着留給國民黨的時間不多了。

個人的命運往往和國家的命運連在一起,當國共兩黨在解放戰争中做最後較量之時,形勢已經逐漸明朗了。

但是,誰曾想,他最後會死在了張廟堂村東南約四百米左右的農田裡,并且身中數槍呢!

那邱清泉為什麼會跑到張廟堂村呢?

1948年2月,邱清泉率部隊進抵河南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在剛準備安頓之時,邱清泉得知,第5軍第45師遭到解放軍的圍攻,如果不支援他們,很有可能整個師都被團滅。

他還跑到杜聿明面前,要求暫時停止前進的步伐,先去救人。

這種決策無疑是不理智的,對于一個身經百戰還留過學的人來說不可能不知道這種決策的後果。

杜聿明最後去救了,但救人的代價就是他手裡的30萬軍部隊被困,就因為邱清泉個人想要去營救第45師,因小失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30萬人的停滞不前,倒給了解放軍兩天的時機,他們去解救第45師的時候,解放軍不斷加快行軍,将他們圍在了陳官莊地區。

而這一圍,就直接導緻了國民黨軍更大的損失。

如果不救第45師,可能杜聿明的這支部隊還能保住,但現在,幾十萬人都陷入了危險之中,他們根本無處可逃。

國民黨悍将邱清泉,為何瘋了,還死在離軍部400米的地方

邱清泉與杜聿明

命喪張廟堂村

1949年1月6日下午三點,解放軍10個主力縱隊和上萬門火炮,對他們發起了總攻。

頓時,槍炮聲四起,他們就算戰術再厲害也隻有被包圍的份,隻能看看有沒有突破口,沖一沖,盡量減少傷亡。

之後,杜聿明和邱清泉根據槍聲的位置判斷,發現有一處缺口也許可以試試。這個缺口在東南面。

于是他們幾個人就集合在一起往前走去,結果還是被解放軍的槍炮打散了,邱清泉也和他們跑散。

此時, 邱清泉這個人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智,他一邊瘋狂地跑着,一邊嘴裡一直喊着共産黨來了,共産黨來了!

人們第二天找到到邱清泉屍體的時候,離陳莊大概400米遠,也就是說,前一夜他一直在原地打轉,不然怎麼可能僅僅跑出400米呢,他生命的最後一個晚上究竟經曆了什麼,沒有人知道。

而對于邱清泉的死因則有兩種說法。有人認為他是自殺,而有人認為他是他殺。至于最終到底哪個更接近事實,很長時間内都沒有一個官方的說法。

直到1994年,一位叫遠碩卿老人出版了名為《魏都文史資料第四輯》的書,才揭開了這一謎底。

遠碩卿是當時的營長,曾經看到了邱清泉将軍臨死前的一幕。

他回憶道,那天邱清泉想要突圍無果,身邊還有許多官兵和他一起被圍困,很多衛士和軍官都是和邱清泉同生共死過的,他們不願意抛下他。

但邱清泉對他們說:不成功便成仁,你們到南京集合,不要管我,甚至鳴槍讓他們走。

也許邱清泉内心已經做好了自盡的準備,他讓官兵們走後,自己則面向南邊敬禮,作着最後的告别。

禮畢後,他假裝無力躺卧在地上,緩慢地從大衣中拿出一把槍,對着自己的腹部開了一槍。在左腹部中彈後,随即又補了兩槍。

這個時候,邱清泉雖然很痛苦,但還有一定的意識,他讓遠營長繼續補槍。

遠營長猶豫了,但邱清泉像是去意已決,最後遠營長下令讓站在一旁的通訊兵開槍,邱清泉倒在了血泊中。

後來,遠營長也在混亂當中被炮彈擊傷,失去了意識。

醒來之後,他假扮為普通國黨軍,又因為負傷最終被釋放。直到人生的暮年,他才講述出這段親身經曆。

邱清泉的前半生無疑也是一位愛國将領,在昆侖山大戰後,他曾寫下:

“歲暮克昆侖,旌旗凍不翻。天開交趾地,氣奪大和魂。烽火連山樹,刀光照彈痕。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

這是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戰,國民政府還授予邱清泉四等寶鼎勳章,當時連日軍都承認蔣軍的威風。但這樣的邱清泉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難免讓人唏噓。

本期故事就分享到這裡,記得關注加收藏帶你了解更多曆史故事,我們下期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