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民党悍将邱清泉,为何疯了,还死在离军部400米的地方

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出现了很多为国洒热血的英雄,邱清泉就是其中一位。

虽然他身在国民党,但是在昆仑关大战,滇西战役等著名战役中都能看到他不顾生死,英勇奋战的身影,甚至被战友们戏称为“邱疯子”,然而这样的一位勇士在后来却真的疯了,经常胡言乱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邱清泉的出身

1902年,邱清泉在浙江出生了,父母十分注重他学习传统文化,从小学开始,他的成绩就是第一名,到了高中,邱清泉因为成绩优异,成功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

1924年他又考入黄埔军校,遂打算投笔从戎。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写道: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其豪情壮志可见一斑。

国民党悍将邱清泉,为何疯了,还死在离军部400米的地方

邱清泉

在校期间,邱清泉参与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第一次东征,而后,又参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战役,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

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进入蒋介石的视线。

1927年,宁汉分裂,蒋介石和汪精卫决裂。因为支持蒋介石,邱清泉被汪精卫的一帮人抓了起来,虽然他中间找到机会逃脱了,但结果又被国民革命军的特工给抓了。

好在邱清泉给蒋介石写信,表明了自己的衷心,最终才得以被释放。也就是这个时候,蒋介石看上了这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

国民党悍将邱清泉,为何疯了,还死在离军部400米的地方

蒋介石与邱清泉

同年6月,邱清泉被调为总司令部训练处少校科员,11月调为总司令随从参谋。

1934年,他参加留德考试,聪明才智使他在九人中考了第一,顺利前往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攻读。

而这一次的留学经历,也成了邱清泉之后平步青云的助力。例如,后来他成为国民党唯一一个机械化师200师的副师长,还认识了师长杜聿明。

回国后一路平步青云

邱清泉虽然人在德国学习,却时刻心系祖国的建设。于是他在德国待了三年之后,毅然回到了祖国。

邱清泉一回来,就开始参与现代化国防军建设,1938年,他成功当上国民党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200师的副师长,并和师长杜聿明成了好朋友。

国民党悍将邱清泉,为何疯了,还死在离军部400米的地方

杜聿明曾经也在黄埔军校学习过,是他的学长,但是邱清泉年龄上却比杜聿明大两岁。

换做是别人,邱清泉可能仗着年纪大和留过学不以为然,因为他是出了名的傲慢粗鲁,说是眼高于顶也不为过。

但是他对杜聿明却非常尊敬,可见杜聿明这个人也是十分厉害,不然一肚子洋墨水,从小便展现出文韬武略的邱清泉也不会如此心服口服。

这之后,杜聿明和邱清泉关系越来越好,在战场上配合也越来默契,这也是他们在昆仑关大捷的原因之一。

昆仑关大捷 豫东战役吃亏

1939年12月,邱清泉率领部队在师长杜聿明的带领下参加桂南战役,血战昆仑关。

18日战斗打响后,第五军第三次攻占昆仑关,最后歼灭敌军5000余人。

邱清泉用战车部队堵住了日军的援军,集中兵力在昆仑关发动攻击。

当时邱清泉率领着部队不仅将日军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给击毙了,还用坦克冲击全歼了21联队,而邱清泉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称为“邱疯子”。

昆仑关大捷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第一次攻坚战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军民的爱国主义。

国民党悍将邱清泉,为何疯了,还死在离军部400米的地方

昆仑关战役遗址

仗打得好,官路自然也就走得顺,没多久,邱清泉便被任命为第五军军长。但抗日战争过后,国共内战,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1946年7月,苏中战役打响,这个时候的邱清泉更加的傲慢猖狂,他觉得自己带领的国民党军队百战百胜,甚至还宣扬解放军“逢五不战”。

这是因为在当时,华东解放军主动撤离淮南,于是邱清泉才占领了几座城池。而在8月的定陶战役中,刘伯承当时正和西面敌人较劲,又给了邱清泉可乘之机。

但太过自傲的人总是要吃亏的,邱清泉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豫东战役中,自己会大败,甚至因此一蹶不振。

豫东战役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在中原地区的一次大规模作战,正是这一次作战,我军把国民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之后更是节节败退。

1948年6月到7月,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攻占河南省会开封,并歼灭区寿年兵团、华东野战军歼灭开封守军第66师等。

国民党原本是打算齐头并进的,率领国民党第五军、区寿年兵团、黄百韬兵团这三支力量同时前进。

但解放军运用策略让国民党以为开封失守,而邱清泉便想带领第5师占领开封,没曾想掉入解放军的圈套之中,开封城内只剩下邱清泉的第五师,结果可想而知,部队损失惨重。

国民党悍将邱清泉,为何疯了,还死在离军部400米的地方

豫东战役

这也就意味着,邱清泉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

以往抗日的时候,邱清泉是战无不胜,狠狠地杀了日本人的威风。

可到如今,自己却变成节节败退,这种落差落让邱清泉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整天疯言疯语的,崩溃大吼,

甚至无心作战,以守孝的名义脱离了部队。

但是蒋介石还是很器重邱清泉的,毕竟邱清泉以往在战场上的作风雷厉风行,立下了很多战功,不能凭借这一次的失败而否定他。

于是,蒋介石又把邱清泉“请”回来了,让他担任第2团的司令长官。

邱清泉临近崩溃

重回部队的邱清泉十分的激动,甚至誓要与"共匪"拼命,可是一个人不是说振作就能振作的。

邱清泉很想一雪前耻,在战场上重拾信心和威风,但现实情况却是一日不如一日,甚至越来越疯。

邱清泉的疯像是在暗示着什么,一位战士的精神崩溃似乎预示着留给国民党的时间不多了。

个人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当国共两党在解放战争中做最后较量之时,形势已经逐渐明朗了。

但是,谁曾想,他最后会死在了张庙堂村东南约四百米左右的农田里,并且身中数枪呢!

那邱清泉为什么会跑到张庙堂村呢?

1948年2月,邱清泉率部队进抵河南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在刚准备安顿之时,邱清泉得知,第5军第45师遭到解放军的围攻,如果不支援他们,很有可能整个师都被团灭。

他还跑到杜聿明面前,要求暂时停止前进的步伐,先去救人。

这种决策无疑是不理智的,对于一个身经百战还留过学的人来说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决策的后果。

杜聿明最后去救了,但救人的代价就是他手里的30万军部队被困,就因为邱清泉个人想要去营救第45师,因小失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30万人的停滞不前,倒给了解放军两天的时机,他们去解救第45师的时候,解放军不断加快行军,将他们围在了陈官庄地区。

而这一围,就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军更大的损失。

如果不救第45师,可能杜聿明的这支部队还能保住,但现在,几十万人都陷入了危险之中,他们根本无处可逃。

国民党悍将邱清泉,为何疯了,还死在离军部400米的地方

邱清泉与杜聿明

命丧张庙堂村

1949年1月6日下午三点,解放军10个主力纵队和上万门火炮,对他们发起了总攻。

顿时,枪炮声四起,他们就算战术再厉害也只有被包围的份,只能看看有没有突破口,冲一冲,尽量减少伤亡。

之后,杜聿明和邱清泉根据枪声的位置判断,发现有一处缺口也许可以试试。这个缺口在东南面。

于是他们几个人就集合在一起往前走去,结果还是被解放军的枪炮打散了,邱清泉也和他们跑散。

此时, 邱清泉这个人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他一边疯狂地跑着,一边嘴里一直喊着共产党来了,共产党来了!

人们第二天找到到邱清泉尸体的时候,离陈庄大概400米远,也就是说,前一夜他一直在原地打转,不然怎么可能仅仅跑出400米呢,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晚上究竟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而对于邱清泉的死因则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他是自杀,而有人认为他是他杀。至于最终到底哪个更接近事实,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

直到1994年,一位叫远硕卿老人出版了名为《魏都文史资料第四辑》的书,才揭开了这一谜底。

远硕卿是当时的营长,曾经看到了邱清泉将军临死前的一幕。

他回忆道,那天邱清泉想要突围无果,身边还有许多官兵和他一起被围困,很多卫士和军官都是和邱清泉同生共死过的,他们不愿意抛下他。

但邱清泉对他们说:不成功便成仁,你们到南京集合,不要管我,甚至鸣枪让他们走。

也许邱清泉内心已经做好了自尽的准备,他让官兵们走后,自己则面向南边敬礼,作着最后的告别。

礼毕后,他假装无力躺卧在地上,缓慢地从大衣中拿出一把枪,对着自己的腹部开了一枪。在左腹部中弹后,随即又补了两枪。

这个时候,邱清泉虽然很痛苦,但还有一定的意识,他让远营长继续补枪。

远营长犹豫了,但邱清泉像是去意已决,最后远营长下令让站在一旁的通讯兵开枪,邱清泉倒在了血泊中。

后来,远营长也在混乱当中被炮弹击伤,失去了意识。

醒来之后,他假扮为普通国党军,又因为负伤最终被释放。直到人生的暮年,他才讲述出这段亲身经历。

邱清泉的前半生无疑也是一位爱国将领,在昆仑山大战后,他曾写下:

“岁暮克昆仑,旌旗冻不翻。天开交趾地,气夺大和魂。烽火连山树,刀光照弹痕。但凭铁和血,胡虏安足论。”

这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战,国民政府还授予邱清泉四等宝鼎勋章,当时连日军都承认蒋军的威风。但这样的邱清泉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难免让人唏嘘。

本期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记得关注加收藏带你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我们下期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