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館閣宿儒胡俨的《召伯壩》詩(揚州江都邵伯鎮)

胡俨(1360-1443)字若思,明時南昌人。著有《頤庵文選》,《胡氏雜說》等。

胡俨,出生于元末世儒之家。他從小就笃學好古,凡是能找到的書他是無不博覽,因而,具備了天文,地理,律曆,醫學,占蔔等多方面的知識儲備。洪武二十年(1387)以鄉試第二名的成績考中舉人。因為學識淵博,便以舉人身份被授予華亭教谕。授教時,他能以師道自任,傳道授業。

明代館閣宿儒胡俨的《召伯壩》詩(揚州江都邵伯鎮)

朱棣當政後,經副都禦史練子甯與内閣首輔解缙等人推薦,授于翰林院檢讨之職,在文淵閣當值,任國子監祭酒。永樂二年(1404)父喪時回故裡守孝。

永樂七年(1409)明成祖朱棣幸臨北京,胡俨随行北上。永樂十九年(1421)朱棣遷都北京。作為館閣宿儒,在重修《明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天下圖志》時,他都任總裁官。在他主持國學二十餘年間,他都是以身率教,一行一動,皆有師法。他常常勸勉諸生務求實學,力行簡約,以變革浮靡風習。

明代館閣宿儒胡俨的《召伯壩》詩(揚州江都邵伯鎮)

在從南京北上京都路經揚州時,胡俨一連寫下了《過儀真》,《過揚州》,《雷塘》,《過邗溝》等詩。在經邵伯時,又寫下《召伯壩》詩首:

“邵伯津頭江水斜,茅茨竹裡有人家。

當年謝傅甘棠樹,今日春風野草花。”

明代館閣宿儒胡俨的《召伯壩》詩(揚州江都邵伯鎮)

“渺渺湖田草半青,鹭鸶風裡立亭亭。

忽驚船上金茄發,飛過春山點畫屏。”

明代館閣宿儒胡俨的《召伯壩》詩(揚州江都邵伯鎮)

胡俨在《召伯壩》詩中寫道:

邵伯湖渡口水流嘩嘩,

茅屋竹園裡住着幾戶人家。

如若不是當年太傅修築埭壩,

哪會有今日的春風野花!

明代館閣宿儒胡俨的《召伯壩》詩(揚州江都邵伯鎮)

遠遠望去,

茫茫的湖田野草青青。

雪白的鹭鸶,

在曠野的微風中袅袅婷婷。

突然,船上傳出一陣樂聲,

頃刻,驚得白鹭四起,

更裝點了這湖山春色的畫屏!

胡俨的二首關于邵伯的詩篇,為我們描繪了邵伯鎮湖濱春色的美景,令人遐思,引人關注!(朱毓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