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星盤,是一個國家最勇敢的先鋒。不同時代造就不一樣的英雄,但所有英雄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愛國情懷。

亂世出英雄,抗日戰争是每個中國人提到都會熱血沸騰的曆史階段,毋庸置疑這個階段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些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打下如今的大好河山,但在這炮火年代甚至沒能留下自己的名字或者照片;南陽許子和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現在的修複技術的發展,南陽烈士許子和的女兒,最近收到了父親的複原畫像。
時隔76年,通過這種方式與父親“再次見面”,也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牢記這位英雄的面貌,緬懷這位英雄的事迹。
01自小習武,練就浩然正氣
許子和,原名許文忠,字子和;1909出生于南陽縣的一個國術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南陽當地德高望重,大有名聲的國術教師,是以許子和也不負衆望,自小跟随父親學武。
許子和年齡雖小,但不畏寒暑,堅持每天練習基本功;刻苦努力,父親教習的每個招式都認真琢磨,融入自己的想法;在練就一身好武藝的同時也練就了一身浩然正氣。
年輕氣盛,熱血沸騰。十來歲時,許子和在走镖運輸過程中遇到沿路的劫道土匪,無論是否與自己有關,每次都會行俠仗義,出手打跑。不久,年紀不大的他便有了“南陽大俠”的稱号。
随着年齡的增長,許子和的心智和思想也在不斷地成熟和發展。長大後的他不僅有着行俠正義的品質,還有着深沉的愛國情懷。
成年以後,他想要用自己的一身武藝和聰明才智幫助更多的人,于是便投身于馮玉祥部隊當兵,通過磨煉,任職特務排長,這也為他後續投入抗日戰争奠定了基礎。
02愛國情深,投身救國大業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争爆發。許子和懷揣愛國情懷,投身于救國大業,與張樹廉同志一起被派遣到他的家鄉南陽執行重要的任務--動員抗日,籌集糧食。
為了激勵南陽縣人民的抗日熱情,動員大家行動,他們在當地創辦了“話劇團”,通過大家最樂于接受的方式去宣傳抗日,《盧溝橋的槍聲》、《放下你的鞭子》都是他們排練創作的話劇。
通過他們多種方式的動員和鼓舞,在南陽當地,不僅快速地籌集到他們最需要的糧食,而且也使得更多的熱血青年投身于抗日戰争之中,壯大當地的抗日力量。
1945年春天,日本的侵略行為擴充到了南陽縣。日軍侵略勢力不斷深入,戰争範圍也逐漸擴大。一時百姓慌亂逃亡,群眾痛苦不堪。
許子和反應迅速,随即聯系了陳金福、李宏合、許文舉等人,經過他們商讨,成立了一個南陽當地的抗日隊伍--“宛南抗日遊擊隊”,由許子和來擔任隊長一職。
局勢艱難,武器落後,這個抗日隊伍隻有百餘人和百餘杆槍,但隊伍中的每個人都有着視死如歸的堅強意志和犧牲奉獻的勇敢精神,他們用自己的最大力量守護當地人民的安全。
03圍追日寇,最終英勇殉國
在南陽這個不大的地方,也爆發了大大小小的戰争。但無論是哪次戰争,許子和都帶領着他們自己成立的遊擊隊沖在最前邊。每一次隊伍的前排都少不了許子和的身影。
每次戰争之後,許子和都會帶領自己的部隊進行商讨和總結,他們研究新的作戰方法,新的作戰武器,使得日本軍隊在南陽戰場上連連失利,聽到“宛南抗日遊擊隊”就心生恐懼。
1945年4月14日,通過群眾的舉報和隊伍的偵查,許子和得知南陽縣玉皇廟附近有裝備精良30餘人的日軍隊伍在活動。通過商讨大家一緻認為,可以殲滅日軍隊伍,奪得他們最為需要的盡量武器。
在作戰之前,許子和安排了作戰方法,一方面派人尋求駐紮在附近的國民黨五十五軍五連長的幫助,由他們作為正面主攻;另一方面由許子和帶領遊擊隊側面進攻,配合作戰。
許子和先帶領遊擊隊到達玉皇廟附近,但同時也被日軍勢力發現。在未等到五十五軍援助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與日軍的激烈作戰。在他們将日本軍隊圍困在玉皇廟的過程中,許子和左手手腕受傷,但也無心顧及,依然投身作戰。
随後五十五軍吳連長帶着軍隊趕到玉皇廟支援,但由于日軍作戰武器先進,交戰火力兇猛,五十五軍也隻能起到分散日軍火力的作用,無法沉重打擊日軍隊伍的勢力。
許子和看見這種狀況,決定采取近身攻擊,于是他率領一小隊伍的人摸近玉皇廟,想在日軍疏忽的側面給予沉重一擊;但在摸進過程中被日軍發現,于是集中火力組織許子和等人的前進。
随着日軍機關槍的掃描,隊伍成員們不斷倒下。但許子和無法顧及,隻能強忍着内心和身體雙重疼痛,奮力沖到日軍側面,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砍翻10個日本軍人,但寡不敵衆,許子和在身中十槍之後倒下了。
這次圍剿日軍的消息快速在南陽城中傳開,随着大大小小隊伍的支援和人民群衆加入作戰,最終殲滅了這30餘人的日軍隊伍。但我們也失去了許子和這個為國犧牲的英雄和數個英勇獻身的烈士。
04結語
抗日戰争時期,無數英雄志士為國捐軀,才換來我們現在安定的生活環境,才造就我們現在強大的祖國。
大多數英雄都與許子和一樣在英勇作戰中犧牲,沒有為後世留下他們的照片,更有甚者,一些烈士都沒能留下自己的名字,但無論咋樣,這些英雄烈士與他們的事迹都值得我們銘記。
英雄,無論何時都不應該被我們遺忘;隻有牢記過去,感恩現在,我們才能在未來使得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