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馮唐之是以一生難以得志,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是在于他自己。因為他自己不會抓住機會,看時局的眼光也比較差。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如果我們簡單捋一下馮唐的人生,我們就會發現,馮唐的運氣其實并不算差,家世背景也都不錯。在他的一生當中,曾經有好幾次都遇到了好機會,可惜這些機會,他卻一個都沒能把握住。

馮唐的祖父,在戰國時曾做過趙國的将軍。而他的父親,則是在西漢建立之後,擔任過代國相。

代相這個職務,其實是相當特殊的。因為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之後,一共也沒封幾個王,這幾個王也都是他家親戚。而在這其中,代王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恒。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這段曆史說起來比較複雜,簡單來說,劉邦去世之後,嫡子劉盈即位。但僅僅數年之後,劉盈就死了,此後呂雉臨朝稱制。呂雉去世後,西漢的功臣們發動政變,重新擁立劉邦的兒子,也就是代王劉恒即位。

也就是說,馮唐的父親,當年在劉恒做代王的時候,曾經輔佐過劉恒。而且,那段歲月,對于劉恒來說,可以說是人生當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是以,這種時候的陪伴和輔佐,也就顯得格外珍貴。

而馮唐成年之後,則是被直接任命為中郎署長。所謂中郎署長,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劉恒身邊的護衛隊長。這個職位,同樣十分特殊。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父親曾在皇帝的少年時代,傾力輔佐;而馮唐成年之後,又被直接調到了皇帝身邊。這樣的履曆,顯然是漢文帝當時有意培養馮唐。正常情況下,馮唐以後的仕途,也絕對會一帆風順。

但有意思的是,後來的很多年裡,馮唐似乎一直都沒怎麼升過官。

當時馮唐身邊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一直升不上去?這段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但從後來的事情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馮唐極有可能是因為性格太過執拗,不會處理人際關系,是以才升不上去。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直到很多年以後,有一次,漢文帝經過馮唐任職的官署,看到了馮唐。然後,漢文帝找來了馮唐,問他:你怎麼還在這兒工作?

馮唐如實作答。

漢文帝又說:我在代郡的時候,身邊經常有人和我說,秦末的将軍李齊不錯,您知道這個人嗎?

馮唐回答:這個人比不上廉頗和李牧。我爺爺以前打仗的時候,和李牧關系不錯。後來我爹和李齊也認識,知道他們的為人。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漢文帝此時大為興奮,拍着大腿說:可惜我得不到廉頗和李牧這樣的名将。要是有這樣的名将,我哪還用擔心北方的匈奴呢?

從這段話當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來,漢文帝此時已經有了想要提拔馮唐的意思。如果馮唐夠聰明的話,接下來馮唐應該自我推薦,說自己還不錯,請求去北方任職。接下來漢文帝也就能順水推舟,拉馮唐上去。

但是,接下來馮唐的回答,卻讓人匪夷所思。

馮唐說:陛下你就算遇到了這樣的将軍,你也不會用他們。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聯系當時的語境,我們有理由相信,馮唐這話是有抱怨的意思。但他忘了,他此時對話的這個人,是皇帝。

漢文帝聽完之後,勃然大怒,差點就拂袖而去。不過,漢文帝到底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此時又有提拔之意。是以漢文帝強行壓下火氣,繼續問馮唐:你怎麼知道我不會用呢?

這一次,馮唐總算沒有再抱怨,而是開始幫漢文帝分析局勢。當時恰逢鎮守北方的将軍魏尚,因為錯報軍功,被漢文帝剝奪了官職和爵位,并且判刑。馮唐便以這件事為例子,勸谏漢文帝,不該刑罰太重,獎賞太輕。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馮唐的這個回答,一直被後世很多人所推崇,被認為是賞罰分明的思想。但是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馮唐這個思想是有問題的!

魏尚是鎮守北地的名将,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是不假。但他錯報軍功,也是事實。從國家管理的角度來講,功過是不能相抵的。尤其是在北方匈奴威脅極大的時候,邊軍的軍法必須要足夠嚴格才行。如果大家都像魏尚這樣做,虛報軍功,那漢朝北方邊境估計就崩了!

馮唐的這番見解,其實也讓漢文帝見識到,他到底有多少才能。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有理由相信,漢文帝此時其實已經有了赦免魏尚的意思。是以,馮唐勸谏之後,漢文帝幹脆順水推舟,讓馮唐作為使臣,去赦免魏尚,讓魏尚繼續擔任雲中郡的太守。與此同時,漢文帝還讓馮唐擔任車騎都尉,開始在邊境做将軍。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此後,馮唐去了邊境,開始了他的邊境從軍生涯。但是他的這段經曆,在史書上也沒有任何記載。顯然,馮唐到了邊境之後,也沒有立下過什麼大功。

這足以說明,馮唐本人的能力,或許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強。

又過了幾年之後,漢文帝去世,漢景帝即位。此後,馮唐被改任為楚國丞相。但是沒過多久,馮唐卻又被免職了。

對于馮唐為什麼被免職,史書上同樣沒有記載。但如果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其實能夠找到一些線索。漢景帝即位之後,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削藩的問題。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而漢朝時所封的楚國,初代楚王是劉邦的弟弟,到此時已經傳到了第三代楚王。在西漢所有諸侯國當中,楚國是實力較強的一個,而此時的楚王,和漢景帝的血緣關系又已經相對較遠。後來這位第三代楚王,也确實聯合其他諸侯王,發動了那場著名的‘七國之亂’。

對于這樣一位楚王,漢景帝的忌憚,自然是可想而知的。而派馮唐前去的意思,自然也不為過。可惜馮唐并沒有領會到漢景帝的意思,是以後來才會被撤職。

再之後,等到漢景帝去世,漢武帝即位并且掌權的時候。漢武帝在全國範圍内,征求賢良,大家一緻舉薦馮唐。但此時的馮唐,已經九十多歲了,根本不可能再出來做官。是以漢武帝最後隻能讓他的兒子馮遂,做了一個郎官。

這就是‘馮唐易老’這個典故的由來。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唐為何一生郁郁不得志?

馮唐最後的結局,聽上去似乎很美好。但其實大家可以想一下,當時馮唐已經九十多歲了,以古代人的生育年齡,他的兒子,此時估計也已經年齡不小了。是以漢武帝的這個舉動,其實更像是一種姿态,來表達自己求賢若渴。

至于馮唐的兒子,漢武帝恐怕也未必是真心提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