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魏晉名士,曾影響了一個時代

南京博物院曾收藏了一幅著名的模印磚畫,磚畫由200多塊古墓磚組成,分為兩幅,竹林七賢中的嵇康、阮籍、山濤、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劉伶、阮鹹與榮啟期4人占一幅。人物之間以銀杏、槐樹、青松、垂柳、闊葉竹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現出一種最能展現個性的姿态, 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這塊畫像磚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現。

此外,關于竹林七賢的作品還有很多。但是,很多人會有不少問題,比如:

1、竹林七賢都是誰嗎?

2、他們為什麼被稱為“竹林七賢”?

3、竹林七賢有什麼特點?

這些魏晉名士,曾影響了一個時代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他們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鹹。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被稱為“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于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是以不得不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接下來,筆者将詳細解釋竹林七賢及其作品與特色。

1、嵇康

嵇康是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他曾娶魏武帝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司馬氏掌權後,嵇康隐居不仕,拒絕出仕。後因受司隸校尉鐘會構陷,遭到掌權的大将軍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這些魏晉名士,曾影響了一個時代

魏晉名士:嵇康

嵇康與阮籍等人共倡玄學新風,成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與遭遇對于後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着巨大影響。

嵇康工詩善文,作品風格清峻,反映出時代思想,并且給後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今有《嵇康集》傳世。

2、阮籍

阮籍是三國時期魏國詩人、竹林七賢之一。他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取謹慎避禍的态度。

作為“正始之音”的代表,阮籍著有《詠懷八十二首》、《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這些魏晉名士,曾影響了一個時代

魏晉名士:阮籍

曆代關于“竹林七賢”的排序,阮籍總是名列第一,可見阮籍的在士人中的名望之高。

魯迅先生就曾這樣評價阮籍:

阮籍做文章和詩都很好,他的詩文雖然也慷慨激昂,但許多意思都是隐而不顯的。宋的顔延之已經說不大能懂,我們自然更很難看得懂他的詩了。他詩裡也說神仙,但他其實是不相信的。

3、山濤

山濤是三國至西晉時期大臣、名士,“竹林七賢”之一。

山濤年少時,比較貧窮,喜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遊。四十歲時,才任郡主簿。大将軍司馬師執政時,山濤被舉為秀才,累遷尚書吏部郎。西晉建立後,升任大鴻胪。他每次選用官吏,皆先秉承晉武帝意旨,且親作評論,時人稱之為“山公啟事”。

這些魏晉名士,曾影響了一個時代

魏晉名士:山濤

山濤前後選舉百官,都能選賢用能。在武帝诏罷天下兵役時,他反對廢除州郡武備,此後局勢混亂,州郡無力鎮壓,果如其所言。

4、向秀

向秀是魏晉時期的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

向秀出身河内向氏,喜談老莊之學,曾注《莊子》,被贊為“妙析奇緻,大暢玄風(《世說新語·文學》)”,另有作品《思舊賦》、《難嵇叔夜養生論》。

這些魏晉名士,曾影響了一個時代

魏晉名士:向秀

向秀名列“竹林七賢”,向秀的逍遙新義及其《莊子注》裡所闡述的儒道精神相容的觀點,雖經千百年的歲月流逝卻無法抹去向秀的獨特光彩。

5、劉伶

劉伶是魏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一。嗜酒不羁,被稱為“醉侯”,好老莊之學,追求自由逍遙、無為而治。

劉伶現今存世的作品隻有《酒德頌》和《北芒客舍》。《酒德頌》對“禮法”表示蔑視,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生活。

這些魏晉名士,曾影響了一個時代

劉伶:《酒德頌》

《酒德頌》是劉伶所做文章,它是析出了幕天席地、怒目切齒、熟視無睹、大人先生、奮袂攘襟、熟視不睹六個成語的千古名篇,裡面熱情地歌頌了大人先生(竹林七賢的詩歌化身)。

6、王戎

王戎是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官員,“竹林七賢”之一,曹魏涼州刺史王渾的兒子。出身琅玡王氏。自少神采秀美,長于清談,以精辟的品評與識鑒而著稱。

王戎認為天下将亂,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遊玩為樂。

7、阮鹹

阮鹹是阮籍的侄子,與阮籍并稱“大小阮”,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并稱“竹林七賢”,是西晉時期著名的音樂家。他擅長彈琵琶,精通音律,著有《律議》。

這些魏晉名士,曾影響了一個時代

魏晉名士:阮鹹

後人對阮鹹有很多評價,比如:

山濤說:“阮鹹貞素寡欲,深識清濁,萬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職,必絕于時。”

杜甫說:“嗣宗諸子侄,早覺仲容賢。”

李商隐說:“仲容銅琵琶,項直聲凄凄。”

近期熱文:

在周原遺址,我們能探索到什麼樣的周文化?

漢代貴族的華麗時裝——黃紗地印花敷彩絲綿袍

中國古代書法種類都有哪些?

他們為什麼被稱為“六朝四大家”

汽車發展史上,每一個第一次都有典型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