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作者:心

導語

盡管2019年人類首次拍攝到黑洞的照片,但從外觀上來看,黑洞隻是虛空中閃爍着漆黑的一個小碗,白色的圓環,就像燃燒的蜂窩煤一般,從中也無法看出更多有價值的資訊來。

實際上這張照片隻是證明了黑洞确實是如同現有理論所描述的那樣,它無法為科學家提供更多關于黑洞的有價值重要資訊。

對于黑洞科學家也隻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沒有見過真正的生物體時,黑洞對于科學家來說也是一個未知的領域,人們對于黑洞所知甚少。

對于黑洞的内部狀态、數量、分布密度都是一無所知,根據現今最新的估計,宇宙中存在着至少40萬億個黑洞,這個數量還會随着技術的不斷提升而逐漸增多。

那麼這40萬億黑洞又占據着宇宙品質的多少呢?

這40萬億個黑洞的總品質能占宇宙總品質的多少呢?

同時他們還有着怎樣的分布數量?

如今最新發現一顆距離地球5000光年的流浪黑洞,他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它又對人們所熟知的黑洞有着怎樣的差別?

又有着怎樣的特殊之處?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一、宇宙中40萬億黑洞。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宇宙中40萬億黑洞又是怎麼來的?

宇宙中不同大小的黑洞數量是什麼?

黑洞數量是怎麼來的?

宇宙中的黑洞我們一般認為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黑洞就是我們熟知的那種,品質隻有3.6億噸,卻占據着太陽大小,密度極其之大,無法從實體學進行解釋的中微子黑洞以及更重一些的黑洞;第二類黑洞就是太陽的10倍到幾十倍到百倍品質的中等品質黑洞;第三類就是品質小于太陽品質,幾倍品質到太陽品質不等的小黑洞,它們的品質更為微小。

小黑洞,也就是第三類黑洞是數量最多的,他們的數量也占據了所有恒星級黑洞數量的99.9%的比例,他們品質小,是以難辨識并且也是以很難被識别,科學家一直對于最小的黑洞有着切實的證據,是以對于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小黑洞幾乎是毫無疑問的。

那麼小黑洞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宇宙中恒星的發生和死亡可以說是一切的起源,自然界萬物的循環都是從恒星開始的。

在宇宙誕生之初大量的氫氣開始在空間中發生聚集,然後在這種聚集的過程中開始産生核聚變,自然界就此誕生了第一輪恒星的誕生。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在這一輪恒星誕生之後,它們就開始如同和其它的物體一樣,不斷發生碰撞,并且聚集,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更為巨大的物體。

當這些恒星經過漫長的歲月,終于耗盡了自身的能量和物質之後,就會發生向内部坍縮的現象,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的物都會發生黑洞的形成。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但是對于這些形成的黑洞又會根據其所形成的恒星的品質和大小,形成不同規模和類型的黑洞。

具體的來說,當恒星的品質大于太陽品質的幾倍的時候,這顆恒星就會形成超新星爆炸,然後在這個爆炸的過程中形成一個新的黑洞。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這個黑洞就是我們熟知的中等品質黑洞,此時中等品質黑洞所形成的品質可以說是相當的巨大,那麼此時中等品質黑洞所形成的品質還是相當的巨大,這顆黑洞所要吸收的物質數量還是相當的多,是以在它的路徑上的所有互相引的恒星都會被吸入其中。

就是這樣一直重複,直到這顆黑洞變成了一個巨大的中等品質黑洞。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二、恒星級黑洞占1%品質。

是以,這個中等品質黑洞就有能力吸引周圍更遠距離的物體,一直吸引到周圍的所有星系和恒星都被吸入其中,最後這顆黑洞所具有的品質就會變成一個極大值,同時也是以形成了超大品質黑洞。

但是這種大于太陽品質3.6倍的研究起來非常艱難,并且也是以研究的不夠透徹,是以小黑洞則成為科學家研究的重點。

小黑洞數量極為龐大,是以科學家對于小黑洞的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中存在着40萬億黑洞,也就無法知道宇宙的構成以及宇宙的規模,是以這40萬億個小黑洞對于宇宙的研究有着關鍵性的作用。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同時這40萬億小黑洞也對于宇宙的品質有着不小的作用,是以科學家開始對于小黑洞的數量以及品質進行研究。

在最新的研究顯示,如果要對小黑洞的數量和品質進行一個大緻的估計,那麼按照現在宇宙中的構造來看,那麼它們所占據的宇宙的總品質大概就占據着1%的比例。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對于40萬億小黑洞所占據的品質也基本就占據宇宙總品質的80%左右的比例,是以這40萬億小黑洞對于宇宙來說的分量還是微不足道的,并且根據現在對于小黑洞的估計,小黑洞的品質也基本均勻分布在10個太陽品質左右,是以小黑洞可以說是宇宙中的重要物體。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在小黑洞的數量和品質的估計中,盡管有一定的誤差,在未來對于黑洞的研究過程中,還應該随着科技的不斷提升,這個數量還會不斷的增加。

同時随着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科學家還有可能探索到人類未知的小黑洞。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三、流浪黑洞。

就在近日,來自歐洲空間局和美國國家航空中心的一組天文學家就在收集了世界各地30多個望遠鏡的資料之後,一次性發現了339個新的黑洞,其中最大的那個黑洞也就品質超過了若幹個太陽品質,它們的規模都不大,也不是什麼雷射黑洞,這顆黑洞甚至還離地球最近,隻有5000光年的距離。

這顆黑洞并不是一顆普通的黑洞,而是一顆叫做流浪黑洞。

在宇宙中,黑洞是一個特别吸引人的物體,我們一直都認為黑洞有一個特别恒常的屬性,那就是一旦黑洞形成之後,就再也不會移動,并且不會離開原來所出現的位置。

然而就在不久之前,科學家就發現了一顆流浪在宇宙中的黑洞,這顆黑洞每秒就能夠移動45公裡。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流浪黑洞在我們的認知中是沒有的,流浪黑洞就是一顆解脫的黑洞,在宇宙中有無數的黑洞,有的黑洞是巨大的物體形成的,是以萬物都會被吸入其中,而有的黑洞則是比較小的恒星級别的物體形成的。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小黑洞的通常還會在它的原始位置上穩定存在,很少進行移動,但是如果是中等品質黑洞還會進行一定的移動,但是這也是非常少見的,是以很少在人們的視野之中看到這樣的黑洞。

但是這顆黑洞是一顆流浪黑洞,那麼它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其實科學家在發現這顆流浪黑洞的時候是從黑洞身邊的恒星來進行識别的。

黑洞的速度要比光速還快600萬米,這樣一來就會産生“引力透鏡”的現象,當黑洞走到一定的位置足夠的近的時候,它就會釋放出強烈的引力,這樣一來,周圍所有的物體都會被捕獲在黑洞所釋放的引力場當中,就好像光在折射壁的時候,就會被純水當中的顔料所吸引,那麼黑洞就是純水,吸引物體就是光道。

史上首次!天文學家發現流浪黑洞,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

當光道經過黑洞之後,光就會産生彎曲,這樣一來,我們從地球的角度上看到的物體就會變形,站在黑洞的角度上,就會看到這個光道變成了一個圓環,這個圓環就是光道當中的所有物質在黑洞周圍形成的場,是以我們可以從這個圓環上看到黑洞當中的所有物質的分量,此時就可以通過這個分量精确的定位黑洞的位置。

結語

同時在科學家對于這顆流浪黑洞上的研究還沒有完全的結束,因為這顆流浪黑洞的精确品質并沒有被計算出來,甚至對于流浪黑洞的分量以及數量都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研究。

在2025年,歐洲航天局的蓋亞衛星地圖将會被發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将來蓋亞衛星地圖一定還會發現很多流浪黑洞,甚至還有可能發現更多的黑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