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魏延獨創一珍貴戰術,可保蜀國萬世千秋,姜維棄而不用,蜀漢滅亡

三國是一個将星閃耀的曆史時期,名将層出不窮,他們出身各異,精通的武功也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憑借着自己強大的武功,在那樣一個戰亂之世中,建立起了屬于自己強大的名聲,讓人們在提到三國的第一時間,就會想起萬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的呂布、關羽、張飛等人。

魏延獨創一珍貴戰術,可保蜀國萬世千秋,姜維棄而不用,蜀漢滅亡

魏延與呂布、關羽等人比起來,相對名聲不是那麼大,甚至于還有人會懷疑魏延也算得上是名将,不過曆史上的魏延确實很厲害,隻是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太過出色,以至于顯得他有點黯淡,但其他人哪怕是姜維之類的人物相比,魏延都是毫不遜色的。

在建安十六年(211年)之前,魏延在劉備的親兵隊中幹活,始終籍籍無名,直到那一年他跟随着劉備入蜀作戰,在鎮守葭萌關的時候立下大功,從此聲名鵲起,次年又幫住劉備大破劉璋,平定了廣漢郡,是以而升職成為牙門将軍,此後參與多次大戰,累有戰功,成為當世名将之一。

魏延獨創一珍貴戰術,可保蜀國萬世千秋,姜維棄而不用,蜀漢滅亡

劉備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自稱漢中王,對麾下各大官員将領也是各有進封,結義兄弟關羽被任命為前将軍,派他去鎮守戰略要地荊州,所有人都認為另一處戰略要地漢中,将會由同樣是劉備結義兄弟的張飛前去鎮守,張飛本人也做好了這個準備,隻是最終擔當這個大任的人卻是魏延。

在魏延去赴任之前,劉備問他對于這個職務有何看法,倘若遭到曹魏攻擊會怎麼辦,魏延胸有成竹地回答說:“倘若曹操傾巢而出,那麼我會為您擋住他,若僅僅是一員将領率十萬大軍而來,那麼我會為您吞并他……”劉備對魏延的回答十分滿意,而群臣也是以而認可魏延,隻是也有人認定魏延是在胡吹大氣。

魏延獨創一珍貴戰術,可保蜀國萬世千秋,姜維棄而不用,蜀漢滅亡

不過魏延很快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了他并沒有胡吹大氣,在去到漢中以後,魏延結合當地的實際形勢,從人口、地形出發,獨創了一個珍貴戰術,那就是“重門戰術”,顧名思義就是将重兵把守在門口,也就是地形險要之處,讓敵軍無法進入。

魏延獨創一珍貴戰術,可保蜀國萬世千秋,姜維棄而不用,蜀漢滅亡

這與漢中的地形密切相關,大家都知道蜀地占據了易守難攻的地利之便,蜀道那是相當難走,哪怕是在三國數百年後的唐朝,李白在過蜀道的時候依然不免高唱“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是以魏延就将兵力分别布置在蜀道的艱險要塞之處,讓曹魏大軍難以進攻。

魏延獨創一珍貴戰術,可保蜀國萬世千秋,姜維棄而不用,蜀漢滅亡

在建興八年(230年)的時候,曹魏有三路大軍大舉進攻蜀漢,首當其沖的便是魏延所鎮守的漢中,而在魏延這種“重門戰術”之下,曹魏兩路大軍不得寸進,另一路大軍被全殲,保全蜀漢國境的同時,魏延本人也被提拔為征西大将軍,也可見這種戰術的有效性,可保蜀國萬世千秋。

隻是當魏延去世以後,執掌蜀漢軍事權力的姜維将“重門戰術”棄而不用,因為他覺得這個戰術“隻可禦敵,不獲大利”,雖然可以保境安民,但是卻無法消滅對手,為了能夠有效消滅敵軍有生力量,姜維采取了“斂兵聚谷”的政策,将那一些分散在戰略要地的士兵都集中起來,将敵軍放入腹地,然後再一舉圍而殲之,“可獲大利”。

魏延獨創一珍貴戰術,可保蜀國萬世千秋,姜維棄而不用,蜀漢滅亡

姜維的這個想法确實是非常美好的,隻是在景耀六年(263年)的時候,曹魏大軍直撲蜀漢腹地,而蜀漢軍隊卻沒來得及圍而殲之,因為敵軍直接打進成都,皇帝劉禅已經投降,而蜀漢也就此滅亡了,是以宋朝的郭允蹈等曆史學家,都認定是姜維滅亡了蜀國。對此,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