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敵國派談判天才來議和,文武百官無人敢應戰,皇帝:叫那個文盲來對付他

有一句話說得好,秀才遇到兵,那麼是有理也說不清。北宋皇帝趙匡胤就以此為策将敵國南朝的雄辯才子駁回了南唐。古時候,外交也是很激烈的戰場。有氣魄的國家都會互相約定,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外交場上,最講究的便是一個人的思維與才學,辯論不是一門國小問。

敵國派談判天才來議和,文武百官無人敢應戰,皇帝:叫那個文盲來對付他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新立,一切的規矩都未成方圓。也是在這個時候,趙匡胤用盡全力收複各方獨立割據的勢力。趙匡胤其人我們都知道,有眼光又有謀略,能文善武。有這樣一位天子在,北宋王朝自當崛起。

北宋初期,火力集中在各地勢力身上。迫于壓力,南唐後主向北宋稱了臣,但是,這稱臣條件自然是要談。公元974年,南唐派出了江南三徐之一的徐铉,美名其曰上供。徐铉從小飽讀史書,十歲就能作文,雄才善辯。他講起道理來更是滔滔不絕,肚子裡有貨也一表人才。

敵國派談判天才來議和,文武百官無人敢應戰,皇帝:叫那個文盲來對付他

北宋要盡顯王朝風範,自然要找個來頭相稱的人去迎接。但是,公堂之上卻無人敢應答。因為這徐铉才幹善辯的名氣十分之大,沒有個口如懸河根本說不過他。大家都怕自己貿然去迎接他,出了岔子事小,丢了面子事大。一時之間,群臣都有些尴尬。

徐铉長了一張嘴不止用來吃飯,幾次三番讓迎接的人吃個有苦難言。宰相别無他法,就把這事上報給了皇帝趙匡胤。趙匡胤也不是善主,他轉念一想,這使臣能言善辯,那北宋一定要找一個比他更能的嗎?答案當然是不必,趙匡胤回頭看到了立在門口的大高個子傻侍衛,頓時有了注意。

敵國派談判天才來議和,文武百官無人敢應戰,皇帝:叫那個文盲來對付他

趙匡胤随手一指門口的侍衛,就對宰相爺說,讓文盲去接待。宰相一時有些懵住,心裡疑問萬千卻不敢質疑皇帝的決定。就這樣,侍衛接待了南唐才子徐铉。徐铉一見來者便先入為主,意圖讓侍衛跟着他的思路走。一開始,侍衛接了這天大的任務,心裡有些發怵。

是以侍衛聽了半天也沒懂這徐铉說的是啥,縱使徐铉說的驚濤駭浪,侍衛也是不動如山。徐铉說了半天,也沒有見侍衛搭腔,便漸漸發現自己做的是無用之功。他就是說得口幹舌燥,對方也不會給他半點回應。

敵國派談判天才來議和,文武百官無人敢應戰,皇帝:叫那個文盲來對付他

徐铉終于知道自己再說下去會變得和跳梁小醜一般,于是,也就不說話了。在這一場談判中,沉默是最好的結果。這計策趙匡胤是用的極妙的,這也真實的反映了趙匡胤的逆向思維能力非常人能及。有了趙匡胤,才有了北宋王朝。

敵國派談判天才來議和,文武百官無人敢應戰,皇帝:叫那個文盲來對付他

秀才與兵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是以他們之間難以溝通。如果趙匡胤一開始就選擇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去與徐铉硬碰硬,那麼很有可能,徐铉會将黑的說成白的。而适當的避其長處,中其短處。這正是皇帝的智慧所在。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思考,益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