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肯德基盲盒套餐被指誘導食品過度消費 “快樂水”為何讓盲盒娃搶了風頭?

央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道,近日,快餐品牌肯德基推出了一套聯名款盲盒套餐——買快餐套餐可以得到一個盲盒玩偶。有消費者為得到盲盒雇人代買代吃。這當中也不排除有人直接将吃不完的食物丢棄。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發文表示,肯德基作為一家餐飲企業,其經營的快餐食品屬于限期使用的商品,通常消費者不會超量購買,以限量款盲盒銷售,則是以“饑餓營銷”手段刺激消費,并容易導緻消費者因超量購買造成無謂的食品浪費。

(來源:中消協管網)

可以說,如今我們對“盲盒”這類商品,或者說,這類銷售手段已經不再陌生。神秘感已經褪去的盲盒到底套牢了我們的哪根神經?“買椟還珠”式的盲盒消費中,快餐套餐裡的“快樂水”給不了人們盲盒所帶來的快樂嗎?

不确定性的魅力

買套餐送玩具,二十幾年前的快餐品牌就這麼做了。隻不過,那時候,他們通常有規律地每周推出一款。消費者連續幾周,每周吃一次,基本上就能湊齊全套。這樣的規則,放到現在,大概就是“讓人懷念的過往”。

因為,盲盒的規則出現了:努力路漫漫,機率說了算。

如今,人們可以說已經摸清了盲盒的套路,可是,為何卻仍被盲盒套路?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進中心常務副主任唐義誠解釋稱,人類總是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這種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感被稱為“潘多拉效應”(Pandora Effect)。未知的吸引力有多大?大到就算是不好的結果,比如,抽的盲盒又重複了,或者抽到了自己并不想要的一款,都不會降低人們探索的願望,還想看一看下一個打開的是什麼。

唐義誠介紹,有科學家使用腦部掃描技術發現,當人們不知道将要發生什麼事情時,大腦的紋狀體就會變得活躍,紋狀體活躍激勵人們去外界探索并期待這種探索能得到回報和獎勵。而結果怎樣,是好是壞,并不影響對于這種探索的渴求。

雖然抽到“隐藏款”的機率并不高,但是,偶爾獲得一次“隐藏款”的體驗卻讓人難以忘懷,唐義誠指出,這種不确定性導緻的“間歇性強化”,是種很好的獎賞和鼓勵,對于重複決策具有強化作用。

心理學家斯金納早年做過這樣一個動物實驗:将老鼠獲得食物所需要按控制杆的次數随機化——老鼠可能按1次就能得到食物,也可能需要按40次才能得到食物。斯金納對固定比例與不規則的間隙獎賞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在獎賞間隔不規則的情況下,消除既有行為需要的時間最久。

也就是說,非固定間隔強化使得人們對“隐藏款”盲盒的期待不易消退。

“快樂水”打不過盲盒娃?

快餐品牌盲盒套餐中,本來應該拿主角劇本的套餐本身,作為高熱量餐食,在過去也是掌握了“快樂密碼”的讨喜角色,沒想到如今卻被贈品搶了風頭。

從消費心理來看,吃炸雞、喝可樂的過程是一種功能性的消費——購買食物充饑。而買盲盒是一種悅己型消費,功能目的并不明确,隻為取悅自己。唐義誠表示,在心理學上,所謂的功能性消費有上限,吃飽了欲望就會消失,而悅己型消費的精神需求沒有上限。是以,人們可能通過不斷購買套餐獲得贈品盲盒來讓自己感到愉悅。

有人覺得購買盲盒是沖動消費。不過,有消費者為了得到盲盒而購買“代吃”服務,有些人去完這家店還要換一家店再試試,投入這樣的心力似乎并不是一時沖動。從消費心理方面分析,所謂的沖動消費是一種即時購買行為——随心情、憑沖動買了沒用的東西,而費盡心思得到盲盒則更符合強迫性購物。

雖然算不上沖動,但也同樣并不理性。

唐義誠在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中指出,相比于沖動消費,強迫性購物所潛藏的心理健康風險更值得警惕:“我們調查統計顯示,每10個人中就有1個會是強迫性的購物者。雖然,在某些程度上這還不會嚴重到影響到我們的社會功能,但是,包括大量債務、親密關系破裂等情形可能和強迫性購物是相關聯的。”

當盲盒這種形式和有食用期限的快餐綁到一起,除了一堆款式重複的玩偶外,還有可能因超量購買造成食品浪費。此時,人們或許需要一些适度的愧疚感。

唐義誠指出,适度的愧疚感可以讓人産生補償行為,在下一次可能會選擇不浪費或用更經濟、理性的行為模式消費:“其實,适度愧疚是一種有益情緒。”

監制:梁悅

記者:劉飛

編輯:楊揚、馬露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