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壓力:用好,提升戰力。用不好,心髒奔停

壓力表現出的效應,是一個“倒U”。就是說,如果壓力适中下,能力表現是最佳的。多一分則滿,少一份則虧。這個是由大腦的前額葉負責。

當壓力太少太少時,就會産生厭倦,麻痹無聊。

當壓力太大,我們今天主要聊聊。心理社會壓力如工作或家庭條件引起的易怒、焦慮或睡眠困難,或是生活事件如失業、退休、生意失敗、離婚、配偶或近親死亡或重大疾病等。

1

壓力太大,心髒崩塌。

有一個名“PURE”的研究。11.8萬人,随訪10年,發生了5934例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梗、中風或心力衰竭。看裡面,壓力重大的,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22%,中風風險增加30%。而輕度和中度壓力沒有風險增加。

壓力:用好,提升戰力。用不好,心髒奔停

自己認為壓力大的急性心梗風險高1.45倍,而在工作中長期有壓力心梗風險高2.17倍。7.3%說有重度壓力,18.4%中度壓力,29.4%為輕度壓力。

一些壓力大的事情,使得情緒刺激,激活交感神經系統腎上腺素分泌,導心率加快、血壓上升、血管收縮等,已經有冠狀動脈病變的會氧失調,緻心梗。

JAMA有研究,對于穩定型冠心病患者,與運動或藥物負荷試驗誘發的缺血相比,精神壓力誘發的心肌缺血,5年下來,死亡、心梗或心衰住院風險更高,高出來1倍。如果運動,或精神壓力都能誘發缺血的,風險增加2.8倍。

強調下,心髒不是僅僅一個能跳的“機械泵”,特定的性格、不良情緒、抑郁、焦慮等以及壓力的生活事件等,都會影響着心血管病。

2

那麼,我們怎麼看待壓力呢?

真是“思路”決定出路啊。

有人看過3萬人,8年,承受着壓力,且認為壓力會阻礙健康的,死亡風險增加了43%。而奇怪的是,覺得承受極大壓力,但是不把壓力看作是損害健康的,死亡風險沒有增加。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如果說面對壓力的時候,認為自己是為此身體在做準備迎接。

将視作為助力表現,心跳、呼吸增加是為應對壓力。心血管更像是感受到興奮的樣子。

不要想擺脫壓力,而是正确面對壓力。下次壓力大的時候,身體是準備迎接挑戰。身體會相信你,壓力健康反應。

壓力反應容易忽略的是讓人社會交往。身體相信壓力是迎接挑戰的準備。會産生有催産素,也叫做擁抱激素或壓力激素。

催産素,會促使社交能力和傾訴,渴望親密接觸,包括希望有親人的肢體接觸,獲得周圍的援助之手。

催産素,不僅是在大腦,也在心血管有保護作用,是天然抗炎,保護血管壓力下收縮。心髒有催産素受體,心髒細胞壓力下恢複。

壓力:用好,提升戰力。用不好,心髒奔停

另外有意思的是,無論求助或給予支援,都會增加催産素。看,壓力本身含有的減壓機制,對于改善人際關系還有幫助呢。

另外,有1千人的34-93歲,面對大危機的死亡風險增加30%,而那些伸手或者花時間關心他人的,會更有韌性,緻命的風險也不大受到壓力影響。奇怪吧。可能援助本身也會有産生更多的催産素,而不僅僅是腎上腺素。

3

好嘞。怎麼搞定壓力。

首先認知到身體的感受,是為了應對壓力而來。相信這種準備是有助于解決問題的。

然後可以下來,優先解決最大壓力事件,分析資訊以及處理過程。

發揮催産素的作用,求助或尋找社會支援系統,提升解決壓力的能級。

如果壓力問題遠超出範圍,及時放棄、或求助是一種理性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