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爆發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很多強大的國家沒落,而一些不起眼的國家崛起成為世界大國,就今天來說,英國可能不會被列入強國,隻是美國的一個小跟班,但是在十九世紀,或更早,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裡,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英軍像是強盜一樣瘋狂肆虐歐洲各國,到處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在鼎盛的時候,殖民面積達到三千多萬平方公裡,人口達到4.2億,是當時全球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

在英國衆多殖民地中,印度是最為璀璨的一個明珠,是當時英國最大的海外殖民地,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都占有英國很重的比例,英國在對印度長達數百年的統治中,不斷的吞噬印度的資源,印度經濟總量達到英國經濟的百分之四十,曾經丘吉爾說如果失去印度,英國也稱不上一個強國,可見印度對英國的重要性。
但是世界格局在不斷變化,曾經的武力占有已經不再是世界發展的主要政策,在二戰結束後,英國受到嚴重打擊,日益衰落,曾經那些殖民地紛紛抗議,要求獨立,此時的英國已經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抗壓這些殖民地,隻好放縱他們獨立。而印度這個最為璀璨的殖民地也發動了獨立戰争,最終在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和絕食下,英國最終屈服,讓印度獨立。
很多人不明白,印度對英國是非常重要的,雖說英國戰後損失慘重,但是在各殖民地所擁有的軍隊數量仍高大五百萬之多,這樣的武力去抗壓印度足以,可是英國為何隻是面對甘地的絕食就放棄了印度?二戰後英國曾經的盛名也崩塌了,各殖民地紛紛武裝起義,掀起一股獨立浪潮。
曾經英國為了能保住印度,訓練了一支二百多萬的印軍部隊。這支部隊在返工南亞日軍中的表現讓丘吉爾很是滿意,但是在二戰結束後這支部隊不願意再被殖民統治,加入印度激進派,向英國發起挑戰,讓丘吉爾感到危機。英國還需要面對國際山上的壓力,羅斯福曾經表态美國加入二戰并不是為了大英帝國的存在而戰鬥,而是為了整個國際的解放和自由,并且多次督促他在印度問題上表态。
而甘地的出現更是加速了印度人民自我意識的蘇醒,在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反英思想下,印度人民紛紛拿起武器站起來。甘地在印度人的心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他的絕食激化了印度人民的心底防線,給予了印度人民精神的激勵,最終英國無奈放棄印度。但是甘地的絕食運動并不是主要摧毀英國的力量,而是二戰導緻的世界格局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