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術室内她感覺有人一直喊她,睡一個好覺這麼難麼?!

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規律的現象:40歲上下的女性,體質遠遠不如20多歲、30來歲的,甚至還不如歲數大的。

讨論起這個話題,是源于前幾天的一次門診麻醉值班。

手術室内她感覺有人一直喊她,睡一個好覺這麼難麼?!

麻醉的門診班,主要是負責無痛胃腸鏡以及人流等檢查或者小手術的麻醉。

原本以為這是一個無比輕松的活,但是事與願違,那天的患者非常多。是以,我們幾乎就是掐着點兒安排的患者。

看着電腦上長長的患者名單,預計到中午12點才能幹完所有的活。是以,所有人都積極行動起來,生怕哪個環節耽誤時間。一旦耽誤,就意味着中午僅有的吃飯時間就沒了。

一個、兩個、三個……,手術麻醉就像流水線一樣運作着。争分奪秒的細節,甚至要求下一個患者提前拿着點滴瓶在診室門口等候。

手術室内她感覺有人一直喊她,睡一個好覺這麼難麼?!

然而,那天我們麻醉卻拖了大家的後腿:一個40歲左右的人流手術,同樣的用藥,但是卻遲遲不見蘇醒。患者不蘇醒,就不能轉移患者。不能轉移患者,手術床就不能用了。

期間,手術大夫還想在另一個手術台上接下一個患者。但是考慮到安全問題,負責麻醉的李醫生斷然拒絕了。其實,他也沒想到這個患者會這麼難醒。術前如果考慮患者這麼難醒,他可能會再叫一個麻醉同僚來幫忙。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李醫生擡頭一看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

那時,他真的覺得大家的眼神火辣辣的,這可真的是“一個人壞了大家的好事”。這耽誤的半小時,很有可能導緻大家都吃不上飯。

又打了一針催醒藥,終于能微微睜開眼睛了。

在大家的一頓呼叫下,她終于有氣無力的能說話了。

見狀,大家趕緊把她轉移到了蘇醒室。

手術室内她感覺有人一直喊她,睡一個好覺這麼難麼?!

把患者送到了蘇醒室,李醫生也不太放心,因為這個患者實在太難醒了。一再叮囑負責監護的護士:一定要重點監護這個患者。

十分鐘後,又一個人流做完了,她依然昏昏沉沉。

之後,做完一個,李醫生就去看一下。

直到快中午的時候,這個患者才徹底清醒過來。

期間,也和她丈夫了解了情況,分析各種可能的原因。其中最有可能的是,這個患者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身體不好,孩子在上初三。

再看一下其他20多歲的人流,不說幾分鐘就能醒,也不會差太多。

20-30歲的女人,可能也不乏勞累的,但多數身體還年輕,而40歲的女人已經到了身體健康的分水嶺。也許,這就是蘇醒延遲的真正原因吧。

如果你的另一半到了這個年齡段,請一定要多了解她。生活的艱辛不一定能壓倒她,就怕勞力又勞心!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