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流和懷孕,到底哪個對身體傷害大?

圖檔: 黃仔 | 撰稿: 六層樓 | 責編: 阿月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Hello大家好,我是萬千女性的婦産科老棉褲六層樓,歡迎來到#老六瞎聊#欄目。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關于我收到的一封私信,有個姑娘說:懷孕後家長們特别抗拒打胎,都會建議把孩子生下來,理由是他們覺得打胎對身體傷害很大。

▲圖檔來源:讀者私信

我相信很多女孩都聽過類似的說法,是以她想問一問:做人流和懷孕之間,到底哪個對身體傷害大?

(很抱歉,我必須向各位承認,僅依靠科普去探讨生理層面的損傷和對比,并不能解決私信裡存在的問題,因為那背後涉及到女性自己、父母、社會這三者對于「女性價值」的認知沖突,這與我與科普而言,都是長久存在的難題。)

懷孕 VS 人流,哪個傷害更大?

我們要探讨這件事情其實比較難,因為這兩件事情對于女性來講,都有身體損傷,也都有風險。是以,我們在這探讨的,僅僅是這兩件事情,哪個傷害更小一些。

如果有機會避免傷害,作出正确的選擇,那當然是更好的,隻不過很多情況下,我們不得不陷入一種「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情況。

那麼首先我們還是回到私信本身:人流有沒有手術風險?答案是有的。子宮破裂穿孔、大出血、内膜損傷、粘連,導緻影響宮腔形态等一系列損傷,這都是手術本身存在的風險。

而這樣的一台手術對女性内心、情緒的影響,又會持續多久?

我在臨床上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人覺得自己做過人流,就貶值了,不配得到愛情和婚姻、不配擁有好的工作、好的人生,甚至認為自己是殘缺的或是低人一等的。而女性隻要陷入到這樣的情緒中,往往很難脫離出來,每每遇到我都會覺得很痛心。

人流和懷孕,到底哪個對身體傷害大?

▲圖檔來源:截取自本期視訊

接着我們再來說懷孕生孩子有可能帶來的風險、傷害。

首先整個孕期時間很長,在懷孕期間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生完孩子之後繼續帶來更長久的影響跟損傷,這也是客觀存在的,而這些還都是僅從生理層面來講的。

那麼,在一個不太恰當的人生階段把孩子生下來,無論對于大人還是孩子,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我無法評判。但其實有很多人就是因為在某個時機生下孩子,人生軌迹發生了變化,我們也很難評價這之後的人生是好是壞。

因為人生是一條單行道,我們隻能在無數個岔路口作出選擇,而不能因為已經走過的這條路走的不好,就退回來重新走。

是以,僅從生理層面看,做人流造成的損傷跟風險要比懷孕本身要少很多。但是從心理層面上來講,做人流對心理造成的創傷跟影響與懷孕相比,至少從我的角度是沒有辦法衡量的,隻能落到具體個人身上去判斷了。

▲圖檔來源:截取自本期視訊

那麼至于對人生路徑的變化或影響,也是因人而異。

人流 VS 緊急避孕藥,哪個傷害更大?

還有人會提出另外的問題,比如:緊急避孕藥跟做藥流哪個傷害大?

▲圖檔來源:讀者私信

其實還是一個對比的問題,因為這也是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抉擇問題。

懷孕後再去做藥流,藥流本身是存在風險的,比如:剝脫不全、有的需要二次清宮,還有大出血的風險,是以可能需要住院、密切觀察等。

而吃緊急避孕藥對身體也是有影響的,由于大量攝入雌孕激素,未來幾個月的月經會發生變化,皮膚狀态、飲食、情緒等都會産生影響。

你看,我們在探讨這些時,其實基本上都是在探讨哪個傷害更輕、哪個傷害更重,因為傷害始終都是存在的。

▲圖檔來源:截取自本期視訊

是以我們要去對比的話,傷害最大的、生理層面上影響更深遠更長久的、影響的髒器及身體的範圍更廣的,其實都是懷孕。

其次是人工手術的流産,因為手術本身是存在風險的。

最後是藥流,藥流的風險其實比手術風險要小一點,但是它對于人的時機選擇、自身身體條件和醫療水準也有要求。

而藥流的風險又比緊急避孕藥要大一些……但是如果有機會做好避孕措施,完全沒有必要去吃緊急避孕藥。

▲圖檔來源:截取自本期視訊

隻要在性生活中正确使用避孕套或短效避孕藥等這些正常有效的避孕方式,那麼損害要比緊急避孕藥小很多,在做好這些之後,女性所承受的風險就會大大下降。是以,把這些選擇都放在面前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如何去規避風險,避免讓自己陷入到更大的風險及問題當中。

當有一天,有人真正要面臨生育的選擇時,就能夠充分地了解各種利弊,各種風險及問題,是否有辦法、有政策、有邏輯地解決或預防那些風險,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努力的方向。

我不是隻把風險放在大家面前就不管了,還是要跟大家講如何規避風險,如何預防風險,如何保護自己,就像不能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周遭有很多細菌、微生物,我們就不呼吸了。

▲圖檔來源:截取自本期視訊

總之通過這樣的探讨,我希望大家承受的風險越輕越好,如果非要在兩個傷害當中選一個的話,我也把這個「對比公式」放在面前,讓大家都能夠判斷。但請務必衡量清楚風險,再理性地做出自己的判斷,承擔選擇之後的結果。

好了,這期我們就講到這裡,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因為現實生活中這些問題,我看到的時候往往都是束手無策的,因為我已經使不上勁了,是以我希望能夠在大家真正陷入風險之前,先做好一些基本的知識儲備或風險評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