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檢發現無症狀的“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是“誰”的錯?!

【分享甲狀腺癌病例體會】

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癌,雖然沒有症狀,但是你查或者不查,它就在那裡。尤其是甲狀腺癌,一旦有症狀,比如“憋氣、聲音嘶啞啞、吞咽困難 ”,那問題就嚴重了。

雖然“甲狀腺癌”預後好,但前提是要積極治療。而且,在臨床上也發現,有些甲狀腺雖然無症狀,但它早早就出現淋巴結等轉移了。

可以這麼說,“甲狀腺癌”對身體的危害是“螞蟻啃骨頭、溫水煮青蛙式”的,故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視“甲狀腺”體檢。

患者女,44歲,來自外地,以前從未進行甲狀腺方面的檢查。但是,患者于2021年12月10日參加機關組織的體檢,第一次做甲狀腺彩超就查出“大問題”:甲狀腺左葉有一枚結節形态不好,體檢大夫建議患者到大醫院進一步複查。

于是,患者來到當地的“省立醫院”複查甲狀腺彩超提示:甲狀腺多發結節,其中甲狀腺左葉上極有一枚結節約1.2厘米,邊界不清,形态不規則,結節縱橫比大于1,不能排除惡性;甲狀腺右葉最大結節約2.6厘米,邊界清。當地醫院大夫建議手術,患者因沒有什麼不适症狀,故有些不放心,來京求治。

經檢查:雙側甲狀腺可以觸及多發結節,其中右葉最大結節約3厘米,左葉最大結節約1.5厘米,結節稍硬,活動。複查彩超結果與患者在當地醫院彩超結果幾乎一緻。

雖然多次甲狀腺彩超提示甲狀腺結節為惡性形态,但這隻是形态學診斷,它不是病理診斷。為了慎重起見,患者又做了甲穿确診為“甲狀腺左葉乳頭狀癌”。

2021年12月下旬,患者在全麻下手術。手術順利,術後恢複良好!

【醫學知識延伸閱讀】

為什麼近年來甲腺癌越來越多?

近年來,對于甲狀腺癌檢出水準的提高,成為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的重要輔因,尤其是以超聲影像技術為代表的影像學診斷技術,同時為臨床發現更多的早期甲狀腺癌患者提供可能。

特别是乳頭狀甲狀腺癌發病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甲狀腺癌的發病因素并不十分明确,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發現,甲狀腺

癌的發病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檢診水準及技術的提高,使更多的甲狀腺癌得以發現

近年來,随着體檢逐漸廣泛應用新型的彩色多普勒、 PET-CT等檢診裝置及診斷醫生水準的提高,使甲狀腺癌的檢出率增加,檢出惡性良性腫瘤直徑最小達2mm。

同時,随着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各種形式的體檢,使得越來越多的“隐匿性”甲狀腺癌或乳頭狀甲狀腺微小癌得以早期發現。

2、碘攝入量增多

很多研究認為,甲狀腺癌發病率的增多與碘營養狀況關系密切。

目前,國際關于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癌之間比較一緻的觀點為:碘的攝入量與乳頭狀甲狀腺癌的增加存在正相關性,而濾泡性甲狀腺癌和未分化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則降低。

3、碘缺乏

研究證明,碘缺乏是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

甲狀腺是内分泌系統的重要器官,甲狀腺細胞攝取碘并合成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甲狀腺激素具有促生長和發育、影響能量代謝和營養物質代謝維持神經系統興奮性的功能。膳食中碘不足或生理上碘運輸缺陷可導緻碘缺乏。

4、化學緻癌物

化學緻癌是環境緻癌中的最主要因素,主要來自于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

指能誘發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形成的有機或無機化學物質。少數化學緻癌物可直接與染色體DNA作用,通過對DNA分子的修飾導緻遺傳基因突變或表觀遺傳學改變,進而導緻基因表達水準異常,激活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失活,進而導緻癌變,其稱為直接緻癌物。

多數化學物質為前緻癌物,經體内代謝酶(如細胞色素P450)活化成為終緻癌物,也稱間接緻癌物。

有些化學物質本身并不緻癌,但可顯著增加緻癌物的緻癌作用(如免疫抑制、刺激細胞增殖),稱為促癌物。

直接緻癌物多為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天然的包括亞硝胺、内酯、硫酸酯、烯化環氧化物、芥子氣和氮芥、活性鹵代烴等。

前緻癌物中,天然的包括黃曲黴毒素、環孢素、煙草、槟榔、酒類飲品等,人工合成的包括多環或雜環芳烴、單環或多環芳香胺、喹啉、硝基呋喃硝基雜環、烷基肼等。

另外,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都有促癌作用。

5、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被認為是甲狀腺癌發病的主要緻病因素,特别是早年接受電離輻射者。

電離輻射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直接接觸高劑量的電離輻射可導緻骨髓抑制而緻死,而低劑量輻射可随機性對人體産生影響,包括增加自身患癌的風險和可遺傳的基因缺陷。

電離輻射的來源主要包括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療、非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接受放射性診斷、職業性或生活環境長期暴露于電離輻射中、吸入放射性核素等。

雖然電離輻射緻癌是“低劑量、低風險”,但是低劑量輻射緻癌的量值和暴露的頻次尚難以确定。

極低劑量攝取放射性碘是流行性甲狀腺癌的主要決定性因素,但是童年時期暴露于諸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者,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更高。

6、遺傳因素

甲狀腺癌的發生和進展與多種遺傳和表觀遺傳改變相關,基因突變導緻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P3K-Akt信号通路激活在其中起關鍵作用。

BRAF和RAS基因突變以及 RET/PIC和PAX8/ PPARY染色體重排是甲狀腺癌普遍存在的遺傳學改變。

7、甲狀腺癌發病與激素有關

甲狀腺癌發病率女性明顯高于男性。近年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影響甲狀腺的生長,主要是促進垂體釋放TSH而作用于甲狀腺,因而當血清雌激素水準升高時,TSH水準也升高。至于雌激素是否直接作用于甲狀腺尚不明确。

8、其它原因

肥胖、壓力、不良情緒及生活習慣等都與甲狀腺癌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魯瑤醫生簡介

魯瑤醫生,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教授。

在中日醫院率先開展了頸部無瘢痕腔鏡甲狀腺手術、腔鏡下甲狀腺癌根治術、腔鏡下甲亢及甲狀旁腺手術,已積累10000餘例甲狀腺手術、2000餘例腔鏡甲狀腺手術,以及600餘例原發、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手術的臨床經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