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發生的第一次鴉片戰争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從那時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任人宰割了約一個世紀後,中國人才擺脫這個屈辱的局面。
這是曆史教科書告訴我們的事情,講述了我們國家在步入近代以後,曾經經曆過多少屈辱。到底屈辱到什麼地步呢?連一個彈丸小國都敢騎到中國脖子上拉屎,而中國依然忍氣吞聲,什麼要求都答應。

第一次鴉片戰争後簽訂南京條約
這個彈丸小國就是喜馬拉雅山南面的那個尼泊爾。如果中國地圖是一隻公雞,尼泊爾的大小連雞蛋都比不上。然而,自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尼泊爾就跟打了雞血一樣,頻頻向西藏派兵,跟大清王朝拼命。
尼泊爾之是以在乾隆朝突然變得好鬥,是因為當時的尼泊爾發生了改朝換代。1769年,廓爾喀人起兵造反,推翻了尼泊爾的瑪拉王朝,建立了廓爾喀王朝。
看看尼泊爾有多小
廓爾喀人好勇善戰,掌握尼泊爾政權不久,就盯上了西藏。尤其是西藏的各種廟宇,因為宗教的關系,西藏各大廟宇往往擁有大量财物。1788年,尼泊爾大軍入侵西藏,宣稱要把西藏所有的寺廟都搶劫一空。
清朝駐藏軍隊與西藏噶廈政府立刻發兵對抗。1789年,清朝駐藏将軍巴忠與噶廈政府首腦丹津班珠爾私下與尼泊爾軍隊議和,答應将部分西藏領土割讓給對方,還承諾每年向尼泊爾繳納300個銀元寶,每個重32兩,尼泊爾這才退兵。
第二年,尼泊爾人前來索要銀元寶,噶廈政府翻臉不認賬,尼泊爾人再度大舉入侵。這一下終于驚動了大清最高上司人乾隆皇帝,乾隆派福康安和海蘭察率軍進入西藏,直接把尼泊爾人趕回老家,還逼迫他們每五年向中國進貢,尼泊爾這才老實了。
清軍戰勝尼泊爾
此後半個多世紀,尼泊爾不敢再惹中國。中國從乾隆皇帝過渡到嘉慶皇帝,尼泊爾政壇卻發生了大地震。1814年,英國入侵尼泊爾,尼泊爾厚着臉皮向清政府求救。嘉慶皇帝說了一句“大皇帝撫育萬國,一視同仁”,不管。尼泊爾淪為英國保護國。
1846年,江格·巴哈都爾·拉納出任廓爾喀王朝首相,在英國人的同意下,拉納架空王室,成為尼泊爾的實際控制人。拉納将自己的親信安排到尼泊爾各個部門,實作首相官職世襲,建立了拉納王朝。
江格·巴哈都爾·拉納
就在拉納上台不久,鹹豐皇帝主政大清王朝,中國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生存。拉納瞅準機會,開始對西藏動手動腳。最初,尼泊爾向清朝提出,幫助清政府對付太平天國。這真是精神可嘉啊,從喜馬拉雅山南麓一路殺到長江中下遊。
清政府搖搖頭,表示心領了。不敢讓他們來,怕他們比太平天國搶先一步把天下搶走。轉年,尼泊爾人誣陷中國人不講信用,違規向尼泊爾人收稅,還搶劫打死了許多尼泊爾平民。以此為借口,尼泊爾大舉出兵攻打西藏。
鹹豐皇帝畫像
1855年3月,尼泊爾軍隊占領了濟嚨(今西藏自治區吉隆縣吉隆鎮)、聶拉木、補人宗(今西藏自治區普蘭縣)、絨轄(今西藏自治區定日縣絨轄鄉)。
這麼大的事,尼泊爾的主子英國人不管嗎?這是英國人的主意嗎?還真不是。此時英國也沒空搭理尼泊爾,在遙遠的西北方向上,第九次俄土戰争爆發,英國加入土耳其陣營,跟俄羅斯帝國正在克裡米亞半島決戰,無暇顧及遠東。
而此時的清政府已經與乾隆時期大不一樣。經曆過1840年鴉片戰争後,朝廷上下聽到外國人都膽戰心驚。尼泊爾雖然是小國,但他們也是外國人,鹹豐皇帝不敢像乾隆那樣對付尼泊爾軍隊。況且,即便鹹豐皇帝有心與尼泊爾決一死戰,他也派不出兵馬來。大量的軍隊都集結江南,與太平天國作戰。
到了1855年底,清政府總算湊出一支兩千多人的軍隊前往西藏。尼泊爾軍隊就坡下驢,與清朝議和。清政府非常高興,雙方商議之下,達成了一個不平等條約叫《藏尼條約》。對清政府不平等。
條約一共十條,主要的條款是:中國每年向尼泊爾支付一萬盧比;尼泊爾人可以随意在西藏經商,一律免稅;尼泊爾人如果在西藏與當地人起沖突或者犯罪,中國人無權審判。
藏尼條約原件
又是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還要跟尼泊爾這種小國點頭哈腰。清政府也是萬般無奈,如果沒有太平天國這檔子事,可能還會跟尼泊爾打一打,但是現在隻能先認慫。
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居然向尼泊爾這種小弱國服軟,這在人類曆史上也是罕見的事。今天,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相信在今後也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遙遠的年代,屈辱的曆史,永遠會讓我們知恥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