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過目不忘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清明日對酒》

自古以來,我國就十分重視墓葬文化,在古人的思想中,死者将會進入另一個世界,是以,古人對待死者往往秉持着

事死如事生

的态度。在人死之後,一般都會為其随葬大量的器物,在更早的時候甚至還有用活人

殉葬

這樣的殘忍方法。而這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死者在“另一個世界”也能享受到生前能夠享受的一切。

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過目不忘

漢代“覆鬥式”墓葬

當然了,這些所謂的“另一個世界”都是

迷信的說法

,但這卻形成了我國獨有的

喪葬文化

。在古代,人們不僅重視死者的身後哀榮,對于死者的陵墓各個時期的人們也挺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秦漢時期,人們的墓葬多采用

覆鬥式

。這種樣式的墓葬就像是将當時人們常用的量米用的鬥倒扣起來一樣。這種形式的墓葬類似于人們所熟知的

埃及金字塔

,和

瑪雅人的金字塔

更是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到了魏晉時,墓葬的形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當時的人們采用巨大的山石砌成拱狀,然後在縫隙中填充麻魚膠。這種形式的墓葬多是為了适應當時北方的環境氣候。曾經有有一位來自歐洲的探險家這樣形容過他所見到的墓葬群:

“沙漠中随處可見的石墓,有大有小,數不勝數,有一多半埋在黃沙下面,露出外邊的黑色尖頂,如同縮小版的埃及金字塔。”

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過目不忘

唐代墓葬

唐代時起,國家一統,實力大增,陵墓的工程量明顯增加,建築工藝較之前都要複雜。這一時期,人們都喜歡開山為陵,将

陵墓與山石自然融為一體,

氣勢雄渾,處處透露着大唐盛世的風采。

而從南宋一直到清朝初年這一時期,少數民族相繼入主中原,兵連禍結,民不聊生,是以,這一時期的墓葬較唐代簡單了許多。但這種簡單也僅限于普通人家,而明清時期的皇陵依然是

氣勢恢宏

。明清時期的墓葬更加注重

地面建築

,各式各樣的宮殿都仿照生前修建,而地下陵寝也修建的更為堅固,

倘若是古代的盜墓賊僅靠簡單的工具想要挖穿明清兩朝的墓葬,幾乎是不可能的。

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過目不忘

古墓中的盜洞

自古以來,盜墓賊就是古墓儲存中最大的破壞者。他們往往采取暴力手段,進入古墓之中,将珍貴的文物盜走,甚至有一些盜墓賊的盜掘活動還會将古墓徹底的破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是以,盜墓與反盜墓就冊會給你了一對延續數千年的

“冤家”。

在我國的湖北襄陽,曾經就發現了這樣一座墓葬,這座古墓号稱是“中國第一兇墓”,前前後後共有

80名盜墓賊慘死其中

,并且這些人死去的時期各不相同,幾乎包括了所有的朝代。下面就讓我們去見識一下這座“兇墓”吧。

在上個世紀末,

湖北襄陽

的一處工地上,勞工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塊青石闆,人們将上面的覆土鏟除後,上面露出了許多古代的文字。

人們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為了保險起見,便通知了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

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過目不忘

考古現場

後來經過專家勘察,證明在工地的下方有一座古墓,而且是

五代時期

的墓葬。發現古墓讓專家們異常興奮,但這種情緒并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在接下來的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不斷發現

盜洞

,數量竟多達數十個。

随着發掘的進行,考古人員很快就挖到了墓室的盡頭。令人意外的是,在本該安放棺椁的墓室盡頭卻出現了一道深約7米的斷崖。稍不留神就會摔落其中。經驗豐富的專家敏銳的觀察出這是一座典型的

“流沙墓”。

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過目不忘

“流沙墓”結構圖

所謂流沙墓,其實就是古人防禦盜墓賊的一種機關。這種機關利用了沙子不穩定的特點,工匠們在墓室的上方儲存了大量的流沙,一旦有盜墓賊通過盜洞進入墓室中,這些夾雜着尖銳石頭的流沙會迅速将盜洞堵住,進而将盜墓賊砸死或者活活困死在墓葬之中。

為了應對這座流沙墓,專家調來了挖掘機械終于将流沙清理完畢,而随之出現的一幕更是令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就在墓室的底部,竟然有着80具屍體,經過專家考察,

這80名慘死于墓中的人都是盜墓賊。他們都是被回填的流沙活活困死在墓中的。

墓中的慘狀讓人過目不忘。

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過目不忘

古墓中的屍骨

雖然古代墓葬中發現死去盜墓賊的并不在少數,但像這樣一下子發現80個的還是第一個。這座墓葬也由此得名:

“中國第一兇墓”。

結語

流沙墓的機關雖然看上去十分的殘忍,但是盜墓行為本身就是不對的,這種

流沙墓

能夠很好的保護墓主人不受外界侵擾,同時也

保住了墓室中的珍貴文物

,讓人們在驚歎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參考資料:

劉毅:《中國古代陵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