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祁钰不想還政,為何不将朱祁鎮殺了,避免奪門之變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禦駕親征,結果被瓦剌俘虜。吏部尚書王直、兵部侍郎于謙等大臣認為,國不可一日無君,但皇子朱見深才兩歲,實在無法主持大局。于是在商議之下,他們決定擁立郕王朱祁钰為帝。

朱祁钰登基後,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同時展開一系列的清算行動,第一個處置的就是宦官王振的黨羽。之後,他升任于謙為兵部尚書,主要負責京城的防禦工作。

同年十一月,瓦剌被正式擊退,這場保衛京師的戰争宣告勝利。朱祁钰臨危受命,重用于謙等大臣,打赢了這場保衛戰,不僅收獲了人心,也讓他體驗到君臨天下的快感。

一年之後,瓦剌見朝廷不肯妥協,認為明英宗在手裡沒什麼用,便有意放他回去,與明朝求和。朱祁钰不想還政,也就不願意接回明英宗,更是對大臣說:“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

朱祁钰不想還政,為何不将朱祁鎮殺了,避免奪門之變

王直和于謙等人,苦口婆心哄了朱祁钰很久,他這才答應接回明英宗。在宮門口,朱祁钰拉着皇兄的手,安慰了半天,兩人哭得衣服都濕了。然而等明英宗進宮以後,朱祁钰便立馬将其一家幽禁起來。

明英宗被幽禁了七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朱祁钰廢掉了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表面上看,朱祁钰已經掌握了大權,明英宗想複位已是難上加難。

誰知朱祁钰易儲的第二年,朱見濟就夭折了。景泰八年,朱祁钰自己也病重了,于是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一起發動了奪門之變,幫助朱祁鎮重奪皇位。

想不到朱祁钰的苦心經營,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既然如此,當初他為何不将朱祁鎮殺了,避免奪門之變的發生呢?

朱祁钰不想還政,為何不将朱祁鎮殺了,避免奪門之變

首先朱祁钰對哥哥不存在多大的恨意,反而朱祁鎮對弟弟是恨之入骨。朱祁钰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能夠登基純屬僥幸,而他一開始也并不在乎皇位,隻是想着作為朱家子孫,保衛大明江山是義不容辭。

結果沒想到,當皇帝的感覺這麼好,讓朱祁钰開始留戀皇權。朱祁鎮被放回來後,還沒等别人請求,還政于明英宗,他就将哥哥幽禁起來了。是以朱祁钰對哥哥沒什麼恨意,反而有些愧疚之情。

相反,朱祁鎮對他是恨之入骨的,畢竟他不僅搶了皇位,還廢掉太子,奪走了原本不屬于他的一切。如果朱祁鎮有機會的話,他是一定會殺了弟弟的。

朱祁钰既然是虧欠了哥哥,自然也不會想要斬盡殺絕。在他心裡,自己的地位已經穩固,隻要将哥哥幽禁起來,将來再廢掉太子,便沒有後顧之憂了。至于兒子夭折,自己重病的事,并不在他意料之中。

朱祁钰不想還政,為何不将朱祁鎮殺了,避免奪門之變

其次明英宗被俘虜,群臣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擁立朱祁钰的。明英宗再怎麼說,也是正統的天子,而朱見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即使朱祁钰功勞再大,在不少大臣心中,仍是尊崇朱祁鎮的。

此時不管朱祁鎮因為什麼死亡,衆人都會将矛頭指向朱祁钰。他本就不是正常繼位,如果再加上殺害正統皇帝的罪名,很快就會失去人心。

最後我們在感歎他為何不殺朱祁鎮時,是基于已知後事的情況下。由于奪門之變,朱祁鎮成功複位,他削奪了朱祁钰的帝号,還派人毀了他修建的帝陵。是以我們才會想,為何當初朱祁钰不殺了朱祁鎮。

但事實朱祁钰根本不會知道,後來自己的兒子會夭折,而沒當幾年皇帝,自己就病重了。不管他殺不殺朱祁鎮,這個結局是不會改變的。

朱祁钰不想還政,為何不将朱祁鎮殺了,避免奪門之變

就算他當初殺了朱祁鎮,後面朱見濟一樣會夭折,他自己仍會在景泰八年病逝。甚至說不定在此之前,就已經因失去人心被趕下台了。如此一來,繼承皇位的還是朱見深。而朱見深即位後,肯定會恢複父親的帝号。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至少朱祁钰不會被廢,但衆所周知,朱見深即位後,還是恢複了叔叔的帝号。也就是說,不管殺不殺朱祁鎮,也不會改變朱見深即位的事實。相反,如果真的殺了朱祁鎮,才會對朱祁钰更加不利。

(參考文獻《明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