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副經典對聯,句句至理,道盡人生百态

七副經典對聯,句句至理,道盡人生百态

01

若不撇開終是苦

各自捺住即成名

這是一副拆字聯,“若”字的“丿”,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丶”,守住了,就是“名”字。

人字有兩筆。一撇寫放下:無能為力的事,當斷;揮之不去的執念,當舍;有緣無分的感情,當離。一捺寫堅守:推杯換盞時守住底線,喧嚣紛擾間守住初心,物欲橫流前守住原則。

不計較,不攀比,不盲從,放下欲念,守住底線,才能活好一個“人”字。

02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蘇東坡曾去拜訪王安石,在書房裡,他看到了一首還沒寫完的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當時就笑道,一個大宰相,怎麼不知道黃花是枯萎卻不落瓣的啊,便提筆回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後來,蘇東坡被貶黃州,有位朋友邀他去賞花喝酒,他看到了滿地的菊花瓣驚訝地問道:“菊花不是不落瓣嗎?”

朋友說:“其他地方的菊花不落瓣,可我們黃州的菊花,那可是會落瓣的。”蘇東坡聽完後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無知啊!

我們的認知,就像是一座圍城,困在裡面的人,無法看清外面的世界。很多時候,我們堅信的真理,也可能是錯的。是以每次在評價别人前,先學會審視自己。

03

何無忌,魏無忌,

長孫無忌,彼無忌,爾亦無忌

張相如,蔺相如,

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于謙14歲時進京趕考,遇到的主考官叫虞謙,與他同音。點名的時候,主考官連叫三次“于謙”,無人回答。問他為何不答,他說:“我和主考同名,是以不敢回答。”

主考官說道:“何無忌,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爾亦無忌。”這三個曆史名人都沒有忌諱,是以你呀,也不必忌諱。

于謙聽了,從容回答:“張相如,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雖然張相如,蔺相如,司馬相如,名字都叫相如,可實際上,我比起您可差遠了!

主考官虞謙的可貴之處,就在于雖身居高位,卻能待人謙遜。而考生于謙的涵養在于,在老師面前,始終能保持謙卑。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做人,最不該有的,就是身份感,最應該保有的,是一顆謙卑心。

七副經典對聯,句句至理,道盡人生百态

04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這副對聯,出自晚清名将左宗棠。

要有遠大抱負,順應人生的際遇,享受平淡的生活;做事要高瞻遠矚,做人要腳踏實地,給别人留有餘地。

擡頭能仰望星空,埋頭能一心趕路。有如此格局,面對複雜的局勢,才能處變不驚,泰然處之。

05

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宜

世事多因忙裡錯,且更從容

曆經徹骨寒的成長,才是真正的成長。不要怕錯,隻怕不做。越挫越勇,才是人生的正确打開方式。

“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顔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心靜使人理智,在冷靜的觀察中審時度勢,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斷,而急中生智,也隻不過将腦中一切無關的事,快速調整為“靜音”狀态,頓時生出化解危難的智慧。

穩住心緒,摒棄雜亂,沉住氣,方能應對萬難。

06

大處着眼,小處着手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這是曾國藩最經典的對聯之一。

不要好高骛遠,但是要高瞻遠矚;不要锱铢必較,但是要腳踏實地。“大處難處看修養,小處細處看态度”,有時候決定成敗的,往往是細節。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所謂禍從口出,不該問的事不要問,不該說的話不要說。用心聆聽,守住本心,更能以管窺豹,洞察秋毫。

07

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

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天地間的事,沒有絕對的福與禍,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同理,難境與易境,樂處與憂處,從來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兩面。樂極生悲,否極泰來,二者總是在互相轉化。人要有憂患意識,明白身上職責,莫要貪圖享樂。所謂“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這些對聯,濃縮前人的智慧,說盡了人生百态,願能帶給諸君以啟迪。

◎本文轉載自“國學知識院”,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