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戰争勝利後,日本并未全部撤軍,殘餘勢力最終結局如何

1945年8月15日這一天對于我國人民而言,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值得慶賀的日子。因為就在這一天,日本侵略軍正式做出了無條件投降的舉動來。按道理來講,日本既然選擇了投降,那他們在戰後就應該都被遣送回國才是。可是實際上,當時真正被遣送回國的日本人,隻能算是當初參與了侵華戰争的日本人中的一大部分,還有一小部分日本人在接到投降指令後,因為不願意接受戰敗的事實而想方設法藏匿了起來。

抗日戰争勝利後,日本并未全部撤軍,殘餘勢力最終結局如何

關于标志着抗戰結束的事件的說法

本來日本投降的那一天,就該标志着我國的抗日戰争的結束。但是實際上,由于日本投降後,依然有部分日軍想方設法隐藏在我國境内負隅頑抗,企圖有朝一日能夠死灰複燃。是以關于标志着抗戰結束的事件的說法,曾經就流傳着很多個不同的版本。

首先,虎頭要塞一役。日本将投降的決定以無線電訊息的形式傳遞給當時依然還霸占着虎頭要塞的日本關東軍後,并未令對方乖乖聽命。為了讓上級上司收回成命,這裡的關東軍與蘇聯紅軍展開了激戰。不過,最終以關東軍失敗告終。是以,虎頭要塞一役曾被稱為是标志抗戰結束的事件。

抗日戰争勝利後,日本并未全部撤軍,殘餘勢力最終結局如何

其次,高郵戰役。這場戰役發生在日本無條件投降以後,主戰場就是高郵城。因為當時盤踞在高郵城内的日軍非常占據地形地勢和軍事裝置的優勢,是以即便他們國家已經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他們依然死活不肯繳械投降。

本來他們以為自己能夠憑借相關方面的優勢來一直控制着高郵城,但是在粟裕将軍帶領的華中野戰軍真的打過來後,他們就不得不選擇乖乖投降了。是以,也有人認為,高郵城一役才算得上是能标志着抗戰結束的事件。

抗日戰争勝利後,日本并未全部撤軍,殘餘勢力最終結局如何

閻錫山召叢集組編了日本侵華殘餘勢力

如果說上述兩個事件中的其中一個真的能夠算得上是抗戰結束的标志的話,那在這些事件結束之後,日本軍隊就不該繼續出現在我們國家的領土上。但是實際上,直到新中國成立的前夕,我國境内還有部分日本侵華軍隊的殘餘勢力存在。而他們之是以能夠繼續存在那麼久,主要是因為他們得到了閻錫山的幫扶和利用。

原來,在日本投降之後,閻錫山這個大軍閥偷偷将堅持不接受被遣傳回國的要求的日本軍人都召集了起來。然後給予他們非常好的待遇,打着幫他們隐藏實力的幌子,企圖利用他們來幫助他攻打共産黨的軍隊。

抗日戰争勝利後,日本并未全部撤軍,殘餘勢力最終結局如何

而閻錫山之是以能夠辦成這件事,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原因是他曾經在日本留過學,是以對日本和日本人非常了解。這樣一來,他就能充分利用日本軍人,當時的不願意接受戰敗事實的頑固心理,來達到将他們收歸己用的目的。

另一個原因是這些日本侵略軍的殘餘勢力确實很不甘心,他們迫切希望繼續藏匿在中國國境範圍内,以便日後日軍能夠卷土重來,重新發動侵華戰争。于是,在雙方達成了一緻協定後,日本的這些殘餘勢力,便被組編進了閻錫山統領的晉軍中為他和國民黨服務。而且,當時這些殘餘勢力還有個非常形象的名稱,那就是“螞蟻部隊”。

抗日戰争勝利後,日本并未全部撤軍,殘餘勢力最終結局如何

當然了,之是以稱呼他們為螞蟻部隊,不僅因為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可悲的,還因為他們在為閻錫山效力期間,一直處于替他殺人和被他殺的處境之中。當他們有利用價值的時候,閻錫山就會充分讓他們發揮作用。一旦他們的身份暴露了,為了自己的利益,閻錫山則會立即将矛頭調轉過來對準他們。因為隻有這樣,他才不會給蔣介石找麻煩。

閻錫山收編的那些日軍殘餘勢力也有比較大的私心存在。他們并非真的為了效忠閻錫山才特意留下來的,而隻不過是利用閻錫山的勢力,來給自己找個可以繼續藏匿于中國境内的護身符罷了。

抗日戰争勝利後,日本并未全部撤軍,殘餘勢力最終結局如何

然而即便這些日軍的殘餘勢力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也終歸是沒有能夠實作他們的心願。因為他們既沒有螞蟻那麼強大的生命力,也沒有螞蟻那麼團結的精神。

在閻錫山将日軍殘餘勢力組編進晉軍的事實被曝光後,等待這些日軍殘餘勢力的命運,就隻能是被消滅或者被遣送回國,1949年4月,解放軍在解放山西太原時,順手就将這群滞留在我中國土地上的“螞蟻”們收拾幹淨。而這些日本軍人的“付出”并未得到他們國家的回報。甚至在他們被遣送回國後,還跟自己的國家政府打起了官司,窩裡鬥的樣子實在讓人覺得可笑至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