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固執的馬自達,艱難的自救路

馬自達曾經在《馬自達設計之魂》書中寫過:全世界隻要有2%的消費者認可馬自達汽車便足矣。這個2%數字看上去不大,但是乘以全球汽車總銷量也是不錯的銷量成績,據統計有1.1億使用者,該目标對于馬自達而言已經是不錯的成就。

放在現在,估計馬自達連1%的目标也不敢提。其在2021财年(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全球銷量僅有128.7萬輛。如今在最大的市場——中國,銷量也是節節敗退。

不過近兩年馬自達也開始了自救,去年在國内合并了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并且計劃帶來5款跨界SUV車型,其中全新CX-60和CX-90還在今年進行量産,那麼馬自達的自救之路,成功的希望性有多大呢?

國内市場銷量低迷,但不想放棄

早前馬自達已經公布了2021年在中國市場的成績,僅有183,953台,不及主流日系品牌一款車型的銷量數。這份成績單中,昂克賽拉就貢獻了一半,這款車在2021年的累計銷量達到90,667台,其次是CX-5的26,125台,以及CX-30的17,297台。三款主力車型的成績都非常低。

固執的馬自達,艱難的自救路

長期以來,馬自達在華的銷量都不高,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多個方面,比如車型布局少、服務網點少、車輛品質問題多等,這些因素可以歸納為馬自達不認真對待中國市場。

在車型布局方面,馬自達的态度一直是比較怠慢,在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合并前,馬自達推出的新車也不多,總共有7款車型在售,反觀同為日系品牌的豐田和本田在華的合資公司,一個品牌在售車型數已經不止7款,再加上馬自達的車型更新速度慢,長期以往,馬自達逐漸被消費者忘記,國内消費者購車也更偏向于品牌聲量較大的車企。而在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合并之後,截至目前也沒有帶來新車型,2021年度銷量低迷實屬正常。

對于車型更新速度慢的原因,馬自達曾經給過的理由是為了省資金來研發新一代車型架構,是以近兩年僅推出年度款和小改款車型。而豐田、本田、大衆等頭部車企卻在積極推新車,一退一進,最終結果已經清晰明了,馬自達市場佔有率持續下跌。

固執的馬自達,艱難的自救路

馬自達在國内市場還有一個緻命政策是堅持價值營銷,車型終端售價非常堅挺。确實,這種做法能很好地保持品牌形象和地位,同時也能維護使用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但是難以獲得其它消費者的好感,因為其它品牌紛紛采用以價換量政策,消費者用更低的費用就能購買更好體驗的車型。

在買車君看來,馬自達的車型優惠幅度少,更多是因為品牌體系力太弱,研發新車型速度太慢,如果在售車型的讓利幅度大,沒有新車型來彌補馬自達的損失,最終結果同樣是虧損。而價格堅挺,還能保證每一輛車都有足夠的利潤。

總的來說,緻使馬自達在中國市場一步一步走向深淵的原因主要是品牌定位小衆、營銷政策單一、車型更新速度慢等。然而中國市場對于馬自達而言又是銷量大頭,2021财年還實作了 7.8% 的銷量同比增長,是全球增速最高的市場。這種情況下,馬自達并不想放棄中國市場。

固執的馬自達,艱難的自救路

自救政策難改固執本性

中國市場對于馬自達來說很重要,而馬自達也通過一系列調整來拯救中國市場的銷量成績,但是從馬自達的戰略規劃來看,拯救計劃的成功率并不高。

馬自達在中國市場較大的變動就是将一汽馬自達并入長安馬自達,此次調整會壯大長安馬自達的實力,豐富了産品線布局,同時經銷商網絡也得到進一步聚攏,能讓馬自達的發力點更加聚焦。

不僅如此,馬自達還加大了新車布局力度,計劃在2022年至2023年間推出CX-50、CX-60、CX-70、CX-80以及CX-90共5款跨界SUV車型,其中全新CX-60有望于2022年1月份開始量産,而定位更高的全新CX-90預計會在2022年底前量産,是馬自達CX-9的換代車型。而在這5款新車中,除了全新CX-60和全新CX-50,其它車型都有可能引入國内市場。

固執的馬自達,艱難的自救路

顯然,在這些戰略布局下,馬自達的服務管道和産品矩陣都更趨完善,但是面對早已遙遙領先的競争對手,馬自達仍顯吃力。首先,馬自達布局的車型較為單一,并且旗下SUV車型在國内一直不吃香,即便推出全新SUV也不一定能獲得大量使用者認可。

然後是馬自達沒有能打的新能源車型。馬自達表示會針對CX-60、CX-70、CX-80、CX-90四款SUV推出電動化動力總成供選擇。但馬自達的做法是将主要投入直列四缸燃油發動機與電機驅動相結合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同步推出搭載新一代直列六缸發動機SKYACTIV-X及直列六缸柴油發動機SKYACTIV-D的車型,以及加入48V混合動力系統。簡單來說,馬自達隻帶來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車型與專屬平台新能源車相比存在更多劣勢,行駛質感較差,同時安全性也不一定靠譜,那麼在其它車企大力發展專屬平台的純電動車時,馬自達的油改電車型會像燃油車一樣被冷落。而馬自達計劃在2025年左右推出EV專用平台的車型産品。但是以馬自達逐漸惡化的銷量,以及競争激烈的市場環境來看,馬自達能否平穩走到2025年還是一個問題。

固執的馬自達,艱難的自救路

可以看到,盡管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新四化時代,但馬自達對于内燃機技術依然是執着追求,而新能源技術和智能技術的研發步伐依然很慢,這與汽車市場發展趨勢背道而馳,也不利于馬自達獲得更高的市場佔有率。

固執的馬自達,艱難的自救路

汽車市場正處于變革時期,難以适應的車企就會錯失良機,而馬自達在前些年已經嘗到了苦頭。如今馬自達也進行了一系列政策調整,在中國市場合并品牌,同時還在全球市場加大新車型研發,這是好事。

但即便如此,馬自達的固執基因始終沒變化,依然在深鑽發動機技術,反而更迎合市場發展的電動技術和智能技術無大作為,推出的新能源車放在現在的汽車市場可以說是落後産品,這并不利于馬自達拯救市場銷量,更難以助力品牌向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