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續文114:薛寶钗出嫁,賈母說了一句話,薛寶钗私下跟薛姨媽解釋過後,薛姨媽帶着一家人灰溜溜離開賈府。

(本文創作邏輯:婚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聯結方式,男女結婚後,雙方家庭的親人關系也随之發生變化,在世俗的禮節裡,有些原本親密的關系因為社會禮儀反而會變得疏遠。)
01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無論什麼時代,對于女人來說,婚姻都是一種重要的人生轉折。
如果一個女人出生得不好,完全可以通過婚姻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迹和命運。這就是不同社會裡,漂亮女人拼命想嫁入豪門或貴族的第一動因和推力。
薛寶钗本身就是豪門,但是同賈家相比,稍遜一籌。
為了改變自己皇上的命運,她進京參加選秀,最終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隻能寄居在賈府裡生活。直到過了十五歲該出嫁的年齡,也沒有找到合适的婆家。
在王夫人的幫助下,受寵封妃的賈元春通過賞賜端午節禮,給她指出了金玉良緣的人生之路。
薛寶钗在這條路的指引下,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别人的冷眼,寶玉的嫌棄,終于戰勝了林黛玉,成功嫁給寶玉。
婚禮結束後,大局已定。
薛姨媽比女兒薛寶钗還開心。雖然她有一兒一女,但是兒子薛蟠不學無術,無法依靠;從小家裡的大事小情,都依靠薛寶钗出主意,想辦法。如今薛寶钗嫁給寶玉,自己一個寡婦,現在可以名正言順同王夫人生活在一起,姐妹一體,彼此依靠,婆媳一心,女兒和王夫人的生活也會稱心如意。
02
面對這樣的結局,賈母向薛姨媽恭喜過後,說了一句話意味深長的話:“姨太太在這裡住下,大家親密些”。
賈母說這句話是舊話重提。
薛姨媽帶着兒子、女兒進京選秀,有三個去年可以選擇:
第一個去處,住進自己在京都的房子裡。對此,薛蟠在進京的路上,就明确說了出來:“咱們京中雖有幾處房舍,隻是這十來年沒人進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着租賃與人,須得先這幾個人去打掃收拾才好。”(《紅樓夢》第4回)
薛蟠所說透露,薛家在京都有自己的房子可以居住。
第二個去處,住進王子騰家裡。王家在京都最大的勢力是王子騰。薛家進京時,王子騰升了九省統制,奉旨出都查邊,家中閑置無數房産,勢力炙手可熱,回到自己的娘家,可以叙舊,可以借助王子騰的威名。
薛蟠被柳湘蓮打過之後,薛姨媽心疼兒子,就要找王子騰出面抓柳湘蓮問罪,最終被薛寶钗阻攔。
第三個去處,就是賈府。薛姨媽在選擇住處時,明确跟薛蟠說,“我和你姨娘,姊妹們别了這幾年,卻要厮守幾日,我帶了你妹子投你姨娘家去”。到了賈府,賈政主動出面挽留,派人跟薛姨媽說道:“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輕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們東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來間房,白空閑着,打掃了,請姨太太和姐兒哥兒住了甚好。”王夫人未及留,賈母就遣人來說“請姨太太就在這裡住下,大家親密些”等語。(《紅樓夢》第4回)
03
賈政主動挽留,賈母派人傳話,表面上親熱,實質是形勢使然。
四大家族之間彼此互有聯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薛寶钗進京,意圖非常明顯,就是參加選秀入宮。
賈家的大小姐賈元春入宮多年,一直擔任女史,沒有任何一絲被提拔重用的迹象。
薛寶钗性格賢淑,待人周到,一旦入宮,自然會與賈元春形成聯盟,在宮中彼此照應。
基于這種考慮,賈家盛意挽留薛家。
薛寶钗急于進宮,賈元春在宮裡多年,自然也是薛家認為可以依靠的力量,于是賈家邀請,薛家應和。雙方互有所求,是以一拍即合。
于是薛姨媽答應過後,找了一個長久之策:“一應日費供給一概免卻,方是處常之法。”
王夫人自然答應。
如今薛寶钗嫁給寶玉為妻,賈家和薛家關系更為融洽,在這種情況下,賈母重複以前說過的話,薛姨媽心裡高興,薛寶钗卻聽出弦外之音。
04
血濃于水,這種以血親關系為紐帶的社會生活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陌生男女結婚後,本來沒有任何血親關系,但是通過婚姻形式結合,建立家庭,生兒育女,就結成一種比原來家庭還要更親密的關系。
是以,就形成了一句流傳極廣的俗話,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薛寶钗出嫁後,再聽賈母說的這句話,心裡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薛姨媽高興之際,薛寶钗找到了母親,說了一句賈探春曾經對她說過的話:“親戚們好,也不再必要死住着才好。”
這句話發生在王熙鳳帶隊夜查大觀園之後,薛寶钗主動搬離大觀園後賈探春所說,薛寶钗此時套用她的原話,提醒薛姨媽,自己嫁給寶玉之後,她不能寄居賈府。
因為一般來說,母親不能寄居在女兒家裡。
甄士隐家中被燒,财産皆無,隻能回到娘家居住,但是不受人待見;劉外婆偌大年紀,投靠女兒,不僅帶了兩畝薄地,還要為家中出力,不顧尊嚴到賈府打秋風、要東西,才能在女兒家中立足。
薛姨媽有兒子,薛蟠已經成親;薛蝌與邢岫煙訂親,也該另立門戶;薛寶琴早已有了婆家,不能在賈家裡久居。這些原因疊加一起,薛姨媽沒有任何理由賴在賈府裡。
薛寶钗說完之後,薛姨媽恍然大悟,女在不中留,女兒出嫁後,胳膊往外拐,是不可逆的,女兒出嫁後,她隻剩下一條路可走,搬離賈府。
于是,薛寶钗成婚後不久,薛姨媽帶着兒子和薛蝌等人,灰溜溜地離開賈府。
作者:小涵讀書。一個有溫度的人,有一支帶溫情的筆,熟讀不同版本《紅樓夢》,我不挖熱點,不追八卦,隻求每天寫一個《紅樓夢》的新故事,在不斷探尋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學之美。
寫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關注、收藏、點贊、轉發,在一瞬間就能給予我一生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