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雖動蕩不安,各類能人志士卻是多不勝數。
在國家危難的時期,有許多江湖人士為國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成為當之無愧的英雄。
民國二十六年,就有一位算命先生,年幼時雖家境清貧,但其父對他的教育非常重視,努力打拼讓他讀書,這位算命先生也确實是個讀書的材料,可後來遇到一些“江湖術士”,學了些 “看相算命”,便成了實打實的算命先生了。

此人膽大心細,能說回道,察言觀色的能力更是不錯,又加上學了些“江湖術法”,在上海不久便闖出了門頭,來客不斷,江湖人稱“管半仙”。
後經管文蔚引薦,與陳毅元帥相識,自此“管半仙”的命運被徹底扭轉。
一、從教書到看相
“管半仙”真名叫管有為,小名清麟,江蘇省丹陽人。其父管鶴雲因不識字常遭人欺侮,是以即使家境清貧,管鶴雲還是盡力創造條件讓兒子管有為念書,并對管有為寄予厚望。
管有為也不負父親期望,認真念書頗有成果,二十一歲時便在吳家巷做了塾師。如無意外,管有為的一生應該就是教書育人,一直做一位私塾先生。
但人的命運往往與人的預料不同。
兩年後,二十三歲的管有為結識了位江湖相師,深覺二人有緣分,遂拜師學藝,是以掌握了“相術”,并于32歲時來到上海城隍廟,挂牌為人算命,自号“卧月山人”。
管有為師承江湖相師,小有所得。此人膽大心細、天資聰穎,善于揣摩人心所想且早年讀了不少書,所言之語得了不少問卦人的歡心,是以“管半仙”的綽号是越叫越響,慕名來找他算命的人越來越多,生意紅火,日子過的也不錯。
管有為在上海初露頭角,在城隍廟周邊頗有名氣。但好景不長,1937年底日軍攻陷上海,管有為不滿日本人所為,回到了家鄉丹陽。繼續為人看相、拆字。
雖能繼續生活,但他内心依舊對日本人充滿了憤怒與怨恨。
二、與元帥相識
管有為有個朋友叫管文蔚,此人極有軍事才華,多次組織革命隊伍,在當地頗有影響。1938年陳毅到達丹陽一帶,管文蔚獲知消息後興奮不已,并在1938年6月中旬派人尋新四軍,成功見到陳毅,并帶回陳毅關于組織行動的訓示。
收到訓示的管文蔚即刻動筆寫了封信差人送給陳毅,誠心表示要将丹北抗日武裝交給黨。
陳毅與管文蔚是以相識,自此以後管文蔚成為陳毅元帥的得力部下。
管有為與管文蔚頗有往來,管有為曾要求加入管文蔚的革命隊伍,但因其“江湖術士”的身份被拒絕,管有為繼續在家中為人拆字、相面,繼續當他的算命先生。
一次管文蔚與陳毅聊天,聊起了家中的這位算命先生,
陳毅對此頗感興趣,并提議讓管文蔚将管有為帶過來給他算一算命,并特别提醒管文蔚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
管文蔚内心頗為驚訝,但最後仍照着陳毅的要求去做。
“管半仙”打量眼前的男人,氣宇軒昂,心中略微緊張。陳毅向他打了招呼,寒暄幾句,得知他以看手相為主,又看他面色有些緊張便開玩笑說:“你看看我這個大頭兵的‘手相’如何,将來能不能封王封侯?”
管有為認真端詳陳毅一番,許是覺得不夠細緻竟又從口袋中掏出一把七八寸長的小尺子,将陳毅手的大小長短仔細量了量,而後再把貼身帶的相書小冊翻了翻,随即便道出陳毅的生辰,又将陳毅稱贊了一番。
這些話一出,在場衆人驚訝萬分,都驚訝于“管半仙”的“相術”。其實哪裡能算的那麼準,隻是管有為常年為人“觀面”積累頗豐,他自能看出陳毅不同常人,而且管文蔚也不至于為個小人物把自己特地喊過來。
陳毅元帥自能看出其中門道,他還佯裝不滿對“管半仙”開起玩笑,屋内衆人哄笑一片。“管半仙”看着笑成一片的衆人,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說道:“瞎說,瞎說,江湖訣,混飯吃……”衆人看着他這個樣子更是笑聲不斷。
三、接受任務為國獻身
“管半仙”離開後,陳毅立刻就對管文蔚說:此人有用。
原來組織需要有人去鎮江打探日軍消息,日軍對于此類“奇術”十分好奇。管有為這套本領更容易赢得日方的信任,若他能打進敵人内部,就可搜集到敵人的戰略情報,且管有為的江湖術士的身份也不易引起敵人注意。
陳毅還特别對管文蔚說明戰略情報,其中包括敵人的政策、兵力部署,而不是其他一些
容易暴露身份的戰術情報。
陳毅的顧慮很對,從長遠看,不讓管有為清楚戰術情報既有利于組織對消息的掌握,也有利于保護管有為的安全。
陳毅還叮囑管文蔚說給管有為一些銀元作為活動經費。
随後管文蔚便按照陳毅訓示與管有為談話,管有為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但事關家國,管有為沒再猶豫接受了任務。
管文蔚将任務細節一一告知管有為,并交予管有為二百銀元。1939年春,管有為化名張大同來到鎮江。為在鎮江立足,他将銀元入股當地的輪船運輸公司,以該公司副經理的名頭和他算卦的能力為掩護開展工作。他先結識各界名流,後頻繁活動于鎮江和長江兩岸敵人駐地。
“管半仙”的名号很快再次打響,從僞軍官兵和日軍翻譯再到日軍聯隊長都來找他“問卦”,問卦後都對“管半仙”贊歎有加,最後名号傳到日軍駐地頭目那裡,頭目也找他算,高興之下還請管半仙在軍中任職,并給了管有為個參謀的職位。
平時,日本人除了讓“管半仙”算算個人的命外,就連日軍何時掃蕩,帶多少兵力,向哪個方向出動最“合适”這樣關鍵的問題,都讓這位“參謀”算一算。
管有為每逢到這種機會就開始了與敵巧妙地周旋,摸清日寇底細送出情報,把日軍作戰相關消息及時地遞交給新四軍,配合我軍有力地打擊敵人。
管有為在複雜的對敵鬥争中,沉着冷靜,多次為我方提供了情報資訊,立下功勞。
但由于他未對一般情報和重要情報進行差別,且對于情報消息的傳遞太過頻密,日軍的侵略屢遭挫敗後,便對他們信任的“參謀”産生懷疑。又加之叛徒告密,日寇随即逮捕管有為。
日軍對管有為施以電刑等慘無人道的酷刑,在常人難以想象的折磨下,管有為甯死不屈。管有為于3月9日慘遭殺害為國獻身,他的身軀被剁成6段,頭顱被懸挂于鎮江南門城樓上,犧牲時年僅40歲。
四、總結
從教書先生到江湖術士再到革命烈士,管有為的人生短暫卻豐富,他的死是光榮的,也應該被人民記住,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為國家做出了貢獻,他的人生可敬可歌。
像管有為這樣的烈士還有很多,他們受過的苦痛常人難以想象,應向革命烈士緻以崇高的敬意,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所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