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民国时期虽动荡不安,各类能人志士却是多不胜数。

在国家危难的时期,有许多江湖人士为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成为当之无愧的英雄。

民国二十六年,就有一位算命先生,年幼时虽家境清贫,但其父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努力打拼让他读书,这位算命先生也确实是个读书的材料,可后来遇到一些“江湖术士”,学了些 “看相算命”,便成了实打实的算命先生了。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此人胆大心细,能说回道,察言观色的能力更是不错,又加上学了些“江湖术法”,在上海不久便闯出了门头,来客不断,江湖人称“管半仙”。

后经管文蔚引荐,与陈毅元帅相识,自此“管半仙”的命运被彻底扭转。

一、从教书到看相

“管半仙”真名叫管有为,小名清麟,江苏省丹阳人。其父管鹤云因不识字常遭人欺侮,因此即使家境清贫,管鹤云还是尽力创造条件让儿子管有为念书,并对管有为寄予厚望。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管有为也不负父亲期望,认真念书颇有成果,二十一岁时便在吴家巷做了塾师。如无意外,管有为的一生应该就是教书育人,一直做一位私塾先生。

但人的命运往往与人的预料不同。

两年后,二十三岁的管有为结识了位江湖相师,深觉二人有缘分,遂拜师学艺,因此掌握了“相术”,并于32岁时来到上海城隍庙,挂牌为人算命,自号“卧月山人”。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管有为师承江湖相师,小有所得。此人胆大心细、天资聪颖,善于揣摩人心所想且早年读了不少书,所言之语得了不少问卦人的欢心,因此“管半仙”的绰号是越叫越响,慕名来找他算命的人越来越多,生意红火,日子过的也不错。

管有为在上海初露头角,在城隍庙周边颇有名气。但好景不长,1937年底日军攻陷上海,管有为不满日本人所为,回到了家乡丹阳。继续为人看相、拆字。

虽能继续生活,但他内心依旧对日本人充满了愤怒与怨恨。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二、与元帅相识

管有为有个朋友叫管文蔚,此人极有军事才华,多次组织革命队伍,在当地颇有影响。1938年陈毅到达丹阳一带,管文蔚获知消息后兴奋不已,并在1938年6月中旬派人寻新四军,成功见到陈毅,并带回陈毅关于组织行动的指示。

收到指示的管文蔚即刻动笔写了封信差人送给陈毅,诚心表示要将丹北抗日武装交给党。

陈毅与管文蔚因此相识,自此以后管文蔚成为陈毅元帅的得力部下。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管有为与管文蔚颇有往来,管有为曾要求加入管文蔚的革命队伍,但因其“江湖术士”的身份被拒绝,管有为继续在家中为人拆字、相面,继续当他的算命先生。

一次管文蔚与陈毅聊天,聊起了家中的这位算命先生,

陈毅对此颇感兴趣,并提议让管文蔚将管有为带过来给他算一算命,并特别提醒管文蔚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

管文蔚内心颇为惊讶,但最后仍照着陈毅的要求去做。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管半仙”打量眼前的男人,气宇轩昂,心中略微紧张。陈毅向他打了招呼,寒暄几句,得知他以看手相为主,又看他面色有些紧张便开玩笑说:“你看看我这个大头兵的‘手相’如何,将来能不能封王封侯?”

管有为认真端详陈毅一番,许是觉得不够细致竟又从口袋中掏出一把七八寸长的小尺子,将陈毅手的大小长短仔细量了量,而后再把贴身带的相书小册翻了翻,随即便道出陈毅的生辰,又将陈毅称赞了一番。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这些话一出,在场众人惊讶万分,都惊讶于“管半仙”的“相术”。其实哪里能算的那么准,只是管有为常年为人“观面”积累颇丰,他自能看出陈毅不同常人,而且管文蔚也不至于为个小人物把自己特地喊过来。

陈毅元帅自能看出其中门道,他还佯装不满对“管半仙”开起玩笑,屋内众人哄笑一片。“管半仙”看着笑成一片的众人,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说道:“瞎说,瞎说,江湖诀,混饭吃……”众人看着他这个样子更是笑声不断。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三、接受任务为国献身

“管半仙”离开后,陈毅立刻就对管文蔚说:此人有用。

原来组织需要有人去镇江打探日军消息,日军对于此类“奇术”十分好奇。管有为这套本领更容易赢得日方的信任,若他能打进敌人内部,就可搜集到敌人的战略情报,且管有为的江湖术士的身份也不易引起敌人注意。

陈毅还特别对管文蔚说明战略情报,其中包括敌人的政策、兵力部署,而不是其他一些

容易暴露身份的战术情报。

陈毅的顾虑很对,从长远看,不让管有为清楚战术情报既有利于组织对消息的掌握,也有利于保护管有为的安全。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陈毅还叮嘱管文蔚说给管有为一些银元作为活动经费。

随后管文蔚便按照陈毅指示与管有为谈话,管有为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但事关家国,管有为没再犹豫接受了任务。

管文蔚将任务细节一一告知管有为,并交予管有为二百银元。1939年春,管有为化名张大同来到镇江。为在镇江立足,他将银元入股当地的轮船运输公司,以该公司副经理的名头和他算卦的能力为掩护开展工作。他先结识各界名流,后频繁活动于镇江和长江两岸敌人驻地。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管半仙”的名号很快再次打响,从伪军官兵和日军翻译再到日军联队长都来找他“问卦”,问卦后都对“管半仙”赞叹有加,最后名号传到日军驻地头目那里,头目也找他算,高兴之下还请管半仙在军中任职,并给了管有为个参谋的职位。

平时,日本人除了让“管半仙”算算个人的命外,就连日军何时扫荡,带多少兵力,向哪个方向出动最“合适”这样关键的问题,都让这位“参谋”算一算。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管有为每逢到这种机会就开始了与敌巧妙地周旋,摸清日寇底细送出情报,把日军作战相关消息及时地递交给新四军,配合我军有力地打击敌人。

管有为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沉着冷静,多次为我方提供了情报信息,立下功劳。

但由于他未对一般情报和重要情报进行区别,且对于情报消息的传递太过频密,日军的侵略屡遭挫败后,便对他们信任的“参谋”产生怀疑。又加之叛徒告密,日寇随即逮捕管有为。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日军对管有为施以电刑等惨无人道的酷刑,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下,管有为宁死不屈。管有为于3月9日惨遭杀害为国献身,他的身躯被剁成6段,头颅被悬挂于镇江南门城楼上,牺牲时年仅40岁。

四、总结

从教书先生到江湖术士再到革命烈士,管有为的人生短暂却丰富,他的死是光荣的,也应该被人民记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他的人生可敬可歌。

1938年,陈毅请一算命先生“看手相”,事后感叹:此人有用

像管有为这样的烈士还有很多,他们受过的苦痛常人难以想象,应向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