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随着

國民黨

軍隊當中的人數不斷增多,

蔣介石

決定進行軍銜制度改革。但是沒有想到經過他的四次神改革之後,國民黨軍隊當中的中将越來越多,到後期甚至達到了900人,出現了中将遍地走的情況。

第一次改革是突出了軍隊當中的

等級

制度。而第二次改革是針對軍隊當中的晉升問題,第三次改革是通過籠絡

軍閥

和不斷征兵,擴大了國民黨軍隊編制。最後一次改革是對于國民黨軍隊的退休年齡問題。這次改革之後,軍銜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使得中将多得爛大街。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一、突出等級

軍銜

制度對于一個國家的軍隊而言特别重要,而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國的軍銜制并不十分完善。随着不同性質的隊伍開始組建軍隊進行革命,他們也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建立他們自己的軍銜制度。而軍銜制度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也困擾着

和國民黨高層。

蔣介石是因為得到了

孫中山

的賞識和提拔才開始接觸到了國民黨的核心權力。但是沒有想到在那之後,他卻和孫中山本來的意願背道而馳。但不管怎樣,他都統治了國民黨隊伍長達

半個世紀

的時間,是以對國民黨這支隊伍的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其中就包括軍銜制度。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蔣介石正式成為國民黨的黨首之後,随着國民黨軍隊當中人數增多,蔣介石意識到了有必要進行軍銜制度的改革。這也是讓國民黨軍隊成為一支正規又成熟的軍隊的前提條件。蔣介石最早的一次

改革

是基于

中國舊式軍制

的基礎上。

蔣介石在這次

過程當中強調,在軍隊當中軍銜一定要能分出

。上級對下級有絕對的指導權和控制權。而他這一次改革也是有利有弊。好的影響是,國民黨軍隊當中的軍職和權力不再像之前那麼混亂。而不好的影響是,加重了國民黨軍隊當中獨裁的性質。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雖然蔣介石也強調過,上級對下級的絕對控制是在

軍事

指令上,而不是在

人格

上。但是,對于這些長期生活在軍隊當中的軍人而言,軍事指令占據了他們生活當中的絕大部分,是以還是有很多軍人拼命往上爬,想要在軍銜上獲得晉升。

二、晉升問題

蔣介石對國民黨的隊伍當中軍銜制度的第二次改革開展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由于那個時候國内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了

抗日

,是以不管是共産黨還是國民黨,軍隊當中會有很多立下了戰功的将領或者是士兵。而要想

嘉獎

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他們的軍銜。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是以在那期間,國民黨軍隊當中突然增多了很多軍官,其中就包括很多

中将

。這樣的情形持續沒有多長時間之後,蔣介石就覺得這樣的晉升太容易了。于是他就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除非特殊情況下立下的特大軍功,否則一定要到達規定的年限才能夠有

晉升

而且涉及到軍銜

也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要對軍官進行

資曆

評定以及相應的考核。但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中将。中将是不需要湊滿規定年限才能升遷的,隻要有實實在在的軍功在身就可以升遷到中将。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是以國民黨隊伍當中,那些不願意花費很長時間去等待

升遷

的軍官就會努力的在

戰場

上争取機會。而這也是國民黨軍隊當中有很多中将的原因之一。

三、軍隊擴編

而導緻國民黨軍隊當中有很多中将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國民黨軍隊不斷

擴充

軍隊的

編制

。蔣介石一直以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想把日本人打出中國的土地,也想打敗中國共産黨。蔣介石想讓他所上司的國民黨隊伍或者是說他自己成為中國的獨裁者。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為了滿足他自己的這些

野心

,蔣介石就四處

征兵

。有的時候甚至是強搶一些青壯年勞動力到國民黨的隊伍當中,讓他們成為軍人,逼他們上戰場打仗。而長此以往國民黨軍隊當中的人越來越多,這樣一來就需要有更多的軍官去管理新兵新人。

是以,國民黨隊伍當中就會不斷出現新的軍官、新的中将。而且蔣介石雖然想要讓國民黨成為一支

制度很完備的軍隊,但是他卻一直沒有做到。其實這也可以了解,因為從清朝末年開始,中國社會一直處在一個很動蕩的環境下,而國民黨軍隊本來就是有很多

組成的。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這就導緻

隊伍當中雖然一直在進行軍銜改革,但是其實他們的軍銜管理制度一直都很混亂。隊伍當中的中将不但很多而且還很亂,雖然都是

,但是不同中将的

含金量

也是不一樣的。

有的中将他們的成績是實打實從

上獲得的,而還有的中将是舊軍閥當中嫡系的隻會

溜須拍馬

的人混來的。國民黨軍隊當中來自不同軍閥的士兵們關系分款錯雜、很難理清。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四、退伍問題

蔣介石在處理軍銜制度上還有一處

敗筆

,那就是他沒有處理好國民黨軍隊當中的

退伍

問題。到了抗日戰争後期,中将人數甚至達到了900人。在蔣介石所制定的軍銜體制當中,中将退休的年紀是65歲。這個年齡制定的不是很合理,因為很少有65歲還能上戰場的将領。

一個隊伍中,有新人來又老人走,這樣才能維持人數的平衡、穩定。但蔣介石把中将的退休年齡定在

65歲

,很明顯新人進的多老人走得慢,他的這種做法其實變相加劇了國民黨隊伍當中官員過多的問題。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五、總結

國民黨隊伍當中一直以來

體系都比較混亂,而這背後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包括蔣介石不斷增加軍隊人數,也包括蔣介石為了籠絡人心輕易的就許給舊軍閥當中的官員軍銜。而國民黨當中的中将尤其多,因為

是所有軍銜當中,唯一沒有任職年限要求的一個軍銜。

各種各樣的原因加在一起,導緻了國民黨軍隊後期出現了

中将遍地走

的情況。更何況這些中将的品質還參差不齊,有的是真刀真槍上戰場的人,有的卻隻會溜須拍馬。總的來說,這樣的局面是由

的一系列改革造成的。

國民黨軍為何是“中将遍地走”?老蔣四波神操作,兩星從此臭大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