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像照顧一棵幼苗那樣,照料你的情緒

“心理咨詢像是給了我一張通往内心的通行證。”

這裡是我們的#來訪者說#欄目。在這裡你将讀到發生在心理咨詢室裡的真實經曆,通過來訪者的第一視角叙述,我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咨詢如何作用于一個個努力尋求幫助的個體。

今天的文章來自前段時間我們發起的一次征集,我們整理了一些朋友的答卷,希望ta們真誠的分享與講述,可以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以啟示與力量。

這份問卷長期開放,如果你也有想要分享給更多人的感受,歡迎點選心理咨詢給你帶來了哪些改變?我們會定期整理并推送。

01

開始接觸心理咨詢的契機:被自己喜歡的男生拒絕

@胡蘿北

開始接觸心理咨詢,起源于被自己很喜歡的男生拒絕,這件事讓我突然發現,我在感情方面總是特别患得患失,很想改變自己這種情緒不穩定。後來逐漸了解到,心理咨詢可以幫我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便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咨詢的旅途。

通過咨詢讓我意識到,我的問題主要來自于依戀模式,我是很少見的「沖突型依戀」——高焦慮、高回避,這讓我總是遇人不淑,倍受感情問題的煎熬,永遠在沒有勇氣、沖動、後悔之間不斷徘徊。我羨慕那些敢愛敢恨的人,而心理咨詢讓我看到了希望。

我當時選的是心理動力取向的咨詢師,在追溯問題根源的過程中,讓我發現原來爸爸一直很愛我,他隻是急躁且嚴厲了一點,他一直很尊重我的每一個決定,并且會為我的決定做很多功課,給予很多幫助。反倒是我一直很信任的媽媽,讓我無數次崩潰和遭受到情緒對身體的攻擊。

我知道,被攻擊了對當時的我來說也是件好事,說明有情緒來了,需要被覺察了,我又可以學習和表達新的情緒了。在咨詢師的幫助下,我知道了每種情緒都需要被表達,情緒會來也會走,而且他們都是中性的。

現在做咨詢已經三個月了,對我的改變很大。這個過程裡,咨詢師帶着我一點點認識自己,讓我變得越來越自信、自愛。

像照顧一棵幼苗那樣,照料你的情緒

圖檔來源:《叛逆邊緣》

以前我總是很關注别人,總想活成别人的樣子,不敢拒絕、不敢反抗。現在的我已經能和身邊的人建立基礎的邊界了,不再活在他人的眼光裡,開始尋找自己人生真正想要的東西,并且努力去争取。

我發現,當我不再那麼苛責自己之後,也能更好的包容他人了,這讓我變得更舒服,也讓我身邊的人感覺更舒服,讓我的人際關系變得更良好了。

咨詢師就像太陽一樣,讓我内心曾經陰暗貧瘠的土地,有陽光照進來,讓我變得越來越有能量。而我,也在把心中的陽光繼續傳遞給他人,這個過程真的很好。

心理咨詢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痛苦與喜悅并存。痛苦于不斷直面過去,喜悅于每次都能收獲成長,都能更加學會愛自己。

現在的自己盡管還會有些問題需要解決,但是,我很喜歡還有問題的自己,因為這些問題是當下我的一部分,我愛我自己,是以我接納它們的存在,這也是我的咨詢師教會我最重要的人生哲學。

最後分享一句在簡單心理的公衆号上看到一句話吧「也許長大就是個學着自己照顧自己的過程,把愛别人的方式,換成愛自己的方式。」

02

心理咨詢教我關注痛苦本身

@匿名

看待事情的思維方式變了,以前更關注事情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事件本身),當期待與現實有落差的時候,我會因為無法調和而感到很痛苦。

心理咨詢教我關注痛苦本身,追問痛苦的根源,以局外人和上帝視角,讓自己置身事外地看待痛苦着的自己。痛苦就和我保持了距離,進而我不會再被痛苦主導。

像照顧一棵幼苗那樣,照料你的情緒

圖檔來源:《非自然死亡》

@唔錯

心理咨詢讓我認識到自己很多關系問題的根源在于害怕被抛棄。

數年來,我總是重複着相同的人際模式,但卻不自知。我總是會在關系裡選擇撤退,不管是普通的朋友關系還是親密關系,我總是在感受到一些什麼的時候就會撤退。

而且,我總是在試探對方,希望對方以我對待他們的方式對待我。被前男友指責的敏感、焦慮和抑郁,似乎都找到了根源。曾經有條件的愛,讓我沒有充足的安全感,我隻能在感受到自己似乎要被抛棄的時候,先抛棄他們。

同時,我也是一名在讀的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學生。學心理學快六年半了,嗨,我似乎才剛剛開始接觸深淵與痛苦。

03

我開始像照顧一棵幼苗那樣,照料自己的情緒

@hill

1.了解自己的處境

2.情緒更加穩定,以前情緒可以從峽谷到高山,現在是丘陵

3.對事物有了清晰,全面,客觀的認知

4.接受自己的特點,而不是批判自己的不同

5.對他人有了更強的依賴感,學會撒嬌了

6.變得好愛自己,和鏡子裡的自己貼的好近好近,覺得吻上去也沒關系

@阿白

我開始格外關注我的情緒,像照顧一棵幼苗那樣照料它。有必要的時候,我會主動“号啕大哭”一場,把我的委屈喊出來,然後再記下開心的事。

另外,我也變得更珍視家人和朋友了。

我很喜歡我現在的咨詢師,每周跟她見面,我就會感覺自己很“穩定”。

有一次我問她“這樣無縫銜接地談話不會感覺到累嗎?”,她回答我“這是我的工作。而且我們有自己的放松方式。” 我就感覺自己好像也松了一口氣。

像照顧一棵幼苗那樣,照料你的情緒

圖檔來源:《扪心問診》

@Lindsay

1.第一次踏進心理咨詢室所需要做的心理準備和勇氣,或許是之後幾年正視自己心理需求的第一步。

2.每次咨詢之前的自己是極度感性的,一心隻想傾倒情緒,但看到咨詢師的理性,也能漸漸以一個理性的态度去梳理自己的情緒。

3.并不是每次咨詢都是有用的,并不是每個咨詢師都是和我百分百契合的,不必強求。

4.讓我學會關注心理健康,現在在澳洲一個青少年心理健康機構實習,如果将來天時地利人和,甚至希望把這件事作為自己的職業。

@可頌

心理咨詢帶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一段關系,每當想到我的咨詢師我就覺得幸福踏實。

可能我移情太嚴重了……我現在還是不敢表現出最真實的一面,在意咨詢師對我的看法,擔心給她太多負面情緒,也覺得虧欠,但是想到開心的事我可以和她分享,難過的事情我們可以一起分擔,她會了解我幫助我,我覺得真的很幸福。

在心理咨詢的經曆中,我也越來越能夠去看到自己的内心、過去以及關系,去思考、去審視,也更加能夠深入地思考并了解他人的一些行為、情緒(甚至不滿、憤怒)背後的需求。

心理咨詢像是給了我一張通往内心的通行證,我可以去看看自己以及他人内心深處的感受,去盡力了解共情和思考,我覺得這是心理咨詢帶給我很大的财富。

像照顧一棵幼苗那樣,照料你的情緒

圖檔來源:《德雷爾一家》

你是否也曾在心理咨詢中得到過鼓舞和力量?

當時,是什麼促使你第一次走進咨詢室?在選擇你的咨詢師之前,你經曆了怎樣的内心活動?

在咨詢之中,有沒有讓你受益匪淺的瞬間?

歡迎點選心理咨詢給你帶來了哪些改變?,期待你的分享與講述。

如 Lindsay 的分享所言:第一次踏進心理咨詢室所需要做的心理準備和勇氣,或許是之後幾年正視自己心理需求的第一步。

能及時覺察到自己的感受,并對這些感受做出回應——我們的療愈可能就這樣開啟。如果你正在猶豫,不知自己的情況是否需要心理咨詢,不知該如何選擇咨詢師,那麼“心理評估“服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