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自古以來,遊牧民族和中原民族之間的戰争就從未停歇,雙方為了生存空間大打出手,自秦始皇修築長城防線以來,曆代中原王朝都在長城沿線屯駐大軍,以此為抵擋或進攻遊牧民族的主要方式,但實際效果卻未必盡如人意,西晉、北宋、明朝都還因遊牧民族的進攻而亡國。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明軍抵抗蒙古軍隊

除北宋的情況比較特殊外,西晉和明朝都還掌握着整個長城防線,明朝還專門設立九邊防線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可萬裡長城也沒有給他們多少安全感,每年消耗掉的軍費拖累财政不說,實力足夠的遊牧民族依舊視長城為無物,可見,單純的軍事防禦或進攻都不是消除遊牧民族隐患的好辦法。

曆史上真正開始做到不再擔心遊牧民族軍事威脅這一點的是清朝,清朝的統治者本身就來自于和遊牧民族類似的漁獵民族,入關一統天下前,也和蒙古人關系密切,是以,清朝的統治者對遊牧民族的習性知之甚深,并且,對如何管理他們也有着豐富的經驗。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清朝

清朝能懾服從藏區到蒙區這一大片的遊牧民族部落和人民,除了絕對的武力威懾外,也采用了很多以前朝代沒有想到過的辦法。本文就主要講講清高宗乾隆皇帝是如何不駐紮大軍,卻依舊對藏、蒙部落和教派實施有效管理和威懾的辦法。

乾隆皇帝在清朝的十幾位皇帝中間是有名的有錢人,他的父親雍正皇帝去世時給他在國庫中存下了幾千萬兩白銀,乾隆登基後,自己也通過皇莊的經營,以及鹽、鐵、茶、海關等稅務部門額外抽取稅收,包括屬國的進貢,有罪官員的罰款,甚至放貸等等方式給内庫積存了大量的錢财。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乾隆皇帝

有資料顯示,乾隆在位期間,幫助皇家内庫掙下來的錢财超過白銀8000萬兩,等同于當時清朝兩年多的田稅,乾隆掙這麼多錢當然不是為了做守财奴,他在位的時候,小日子過得是很奢侈的,多次下江南遊玩,還包括整修皇家園林供自己和太後賞玩,乾隆不差錢。

但乾隆内庫的錢财最主要的花費方向卻不僅僅隻是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根據清朝内務府的清單統計顯示,從乾隆八年到乾隆退位時,總共開銷計4.5萬筆左右,其中涉及到和藏、蒙地區的宗教相關的費用就達到了2萬多筆,占據總開銷的一半。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清朝内務府大臣奏折

乾隆為何會如此大方地在宗教方面花費這麼多的錢财?他想要做的事也很簡單,就是修廟宇。早在康熙年間,有大臣上奏說要修長城了,康熙直接駁回,說以前各朝代都修長城,也沒見誰擋住關外的鐵騎,咱們不修長城,直接武力威服。

到乾隆時,通過幾場戰争後,從藏區到維吾爾區,再到蒙區,試圖反抗清朝的敵人,該打敗的都打敗了,剩下的就是安撫和治理,這一片龐大區域的各民族人民到清朝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絕大多數人信仰從藏傳佛教發源起來的黃教。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黃教僧侶

乾隆就從以前明朝屯駐大軍的九邊防線開始,一路沿着甘肅、青海,一直到藏區邊緣,所有的和蒙區、維吾爾區、藏區接壤的地方大修黃教廟宇,用廟宇築起一座長城,替代了原本是由軍隊守衛的長城,用尊重各民族信仰的方式收攏他們的心。

用這種方式還有個好處就是,各族信教的信徒就沒必要到處亂竄了,全部可以就近找到合适的廟宇參拜,或者組織相應的宗教活動,以免他們互相之間搞串聯,比如蒙區的教民沒有廟宇祭拜怎麼辦?隻能長途跋涉跑到藏區去參拜,反之亦然。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黃教紀念活動

乾隆也擔心藏、蒙之間太熟絡了,畢竟他們的信仰一緻,幹脆出錢修廟,讓他們在各自地域附近就能搞活動,隔開他們。大量的修築廟宇也顯示了清朝政府和乾隆皇帝對藏、維、蒙等地人民信仰的尊重和重視,毫無疑問能博得他們的好感,消除他們的反抗心理。

除此之外,乾隆還在廟宇長城的兩個節點上大做文章,這兩個點是靠近蒙古的熱河以及清朝的首都北京。乾隆在熱河這個節點上修築更高端的廟宇,比如仿照藏區的布達拉宮修築了一座普陀宗乘之廟,被稱之為"小布達拉宮"。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熱河普陀宗乘之廟,号稱"小布達拉宮"

修築"小布達拉宮"的目的是為了讓蒙古貴族能就近朝觐和禮佛,讓他們不用跑到遙遠的拉薩也能享受到高端的禮佛效果和成就感,當然,最主要的是避免藏、蒙貴族因為這個而長期碰頭,靠近蒙區有這麼一座建築,蒙古貴族就老老實實的在熱河禮佛吧。

而在北京,乾隆除修築部分廟宇外,還把"金瓶掣簽制度"設立在北京的雍和宮,在此确定藏區的班禅等宗教領袖,後來還把蒙古宗教領袖"呼畢勒罕 "的确立儀式也設立在雍和宮。規定兩地以後的宗教領袖就在北京抽取,别自己亂搞了,北京有合适的廟宇幫你們辦這事。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北京雍和宮

而藏區喇嘛的等級設定(根據等級的不同享受不同的待遇)也規定就在北京來舉辦晉升儀式,花錢請有名望的喇嘛到北京來作法和祈福,想晉升的喇嘛就必須要來北京一趟,基本上形成了藏區的喇嘛到北京,蒙區的貴族到熱河的形式。

掌握着宗教領袖的選擇權,清朝皇帝在這些民族人民心中的威望就更不一般了,更别提乾隆還花費自己的私财在交界地區修築的大量廟宇,包括乾隆本人也以身作則,接受藏傳佛教活佛章嘉國師(乾隆十六年被授予黃教大慈大國師)的灌頂,自己也在學習佛法。

乾隆除在北京主持各種宗教活動外,還多次巡幸熱河,在位期間去熱河的次數多達49次,主要就是為了參加和主持在熱河舉辦的各種宗教活動。并且安排畫師給自己專門畫有佛裝像,大緻内容是藏、蒙地區的宗教領袖圍繞着中間的乾隆佛像,以示乾隆的主導地位。

明朝在九邊駐紮大軍防備外敵?專家:乾隆不需要士兵,一招搞定

乾隆皇帝佛裝像

乾隆花費這麼多心思和大量的錢财,個人信仰其實是次要的,他是皇帝,不可能專注某個教派的信仰,一切一切的行為都是為了穩定和安撫藏區、蒙區的貴族和人民,而且他所實行的辦法達成的效果也很不錯,至少一直到清末,除外部勢力介入引起的糾紛外,這些地方都沒有給清朝帶來過什麼大麻煩,乾隆用掉的數千萬兩白銀沒有白花,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