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屬于中國領土的5個國家,有希望回歸嗎?如今的發展讓人意外
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三,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從清朝開始,有5個國家相繼從中國脫離了出去,他們早就建立了各自的政權,至今都沒有收回。那麼這5個國家都是誰?如今的發展情況如何?在曆史中經過了怎樣的變遷,它們又是怎樣被分離出去的呢?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并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蒙古
第一個國家就是在北方離我們很近的蒙古,雙方擁有着大面積的交界處,這是一個被我國和俄羅斯夾在中間的純内陸國家。事實上,蒙古和中原的曆史上一度十分緊密,雙方有好有壞,在曆史發展的長河中也曾一度相伴相生,絕大多數的時候它都屬于中國。不過它的脫離過程是比較緩慢的,經過漫長的發展,從清末開始一點點地正式脫離了我們。
我們都知道蒙元政權的建立就是成吉思汗的後人在中原地區建立的政權,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中國的領土幾乎擴充到了歐洲。被朱元璋推翻後,蒙古内部也開始向北向西發展并逐漸開始分裂成鞑靼和瓦剌,和大明朝有來有往打了很多年。
到了清朝後,蒙古的政權逐漸演變成準噶爾,它對大清的幹擾也是讓人不厭其煩。當然了直到這一時期,他們在大多數時候也都是歸順的,直到清朝末年,各種各樣的問題開始出現,才導緻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結局。首先是清政府内部的原因,他們頒布的一些政策和規定與蒙古的實際情況相悖,引起了他們的不滿。其次當時的清政府軟弱無力自身難保,再加上列強入侵,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國力也進一步衰減,再也無法掌控蒙古了。
而蒙古人也利用這個時機和沙俄加強了聯系,決心要搞獨立。武昌起義爆發當年,沙俄抓住援助蒙古武器彈藥的機會,出兵趕走了駐紮在當地的清兵,在其支援下,外蒙古宣布獨立。雖然我們始終沒有承認名,但依舊無法阻擋蒙古的脫離趨勢。最終在沙俄的逼迫下,北洋政府隻得被迫承認外蒙古獨立。
時間發展到現在,蒙古國成為了一個面積比較大,但經濟模式單一的國家,他們延續着以往的遊牧風格,卻難以形成完整的生産鍊,由于是純内陸國家,缺少相應對外貿易的機會,一度陷入發展的窘境。
不過幸運的是蒙古國的礦産資源十分豐富,儲量驚人,像稀土這樣的礦産更是令很多國家趨之若鹜,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蒙古憑借着吸引進來的外資采礦企業,賺了大量外彙,人均GDP 一度位于世界前列,不過這種好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很快生産結構不合理的弊病暴露了出來,蒙古缺乏自有技術,是以很多時候就不得不局限于外資和國外技術,再加上為了發展開采大量舉債等諸多因素,其國内礦産開采業也不得不停下了發展的腳步。
其實蒙古的經濟發展環境并不理想,雖然地盤大,但很多東西都比較缺少,地理環境的無法更改性也限制了其工業的發展,這也造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坐擁無數礦産卻無法持續發展經濟的局面。如今的蒙古發展在很多時候都依托于兩個鄰國,至于經濟複蘇或者再次回到90年代的水準,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越南
越南在曆史上也基本屬于中國,其他的時間則屬于我們的藩屬國,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後不久,就派遣了大量的軍隊一路向南,占領了今天的廣西、廣東以及福建等地區地區,征服了百越,并在當地建立了三個歸國家管理的郡,同時又遷徙了大量移民前往該地戍邊開墾,進行了一系列的融合發展,其中越南的大部分地區就屬于當時的象郡。
到了秦朝末年的時候,天下戰亂再起,各地又開始征戰,當時政權根本無暇南顧,越南得到了機會,趁着動亂自立為王建立了新的政權。而這種快樂也沒有持續很久,漢朝時期,國家政權基本穩定後,統治者也并沒有忘了這個在百越地區的“小弟”,在屢次叛亂後,大漢天子開始派遣部隊前往越南算總賬,幾經征戰,再次恢複了對越南地區的控制,越南也再次劃回我們的領土。
不過在之後的時間裡,越南由于距離政權中心較遠,又十分偏遠,當地土著和民族較多,很多方式和中原完全不一樣,不僅管理上有困難,而且也很難被同化,是以這片地區也一直都不太平。不過即便如此,越南和我們的關系也始終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也屬于宗藩關系,保持了幾個世紀之久。
事實上,越南脫離我們的時間相對較早,19世紀時法國為了建立一個中轉站,進而占領了越南,而當時的清政府回身乏術也無力管控,最終隻得看着越南被法國占領,1855年的《中法新約》中清政府簽字放棄了藩屬國越南的主權,被迫承認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此後的越南被法國殖民近百年的時間。
近代時期,越南為了獨立,為了脫離法國也經過了不少的戰争,尤其是二戰後,越南的環境一度更加惡化,好不容易趕走了法國又有美國接盤,随後南北越并立幾十年的時間,幾經戰亂越南最終完成了統一。之後越南大多數地方借鑒了我們的發展模式,各個領域都呈現出了不同的氣象,如今的他們的加工生産業已經成為了亞洲不可替代的經濟發展環境。
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内陸國,領土面積大緻算起來和印度差不多,但是在人口上相距甚遠,雖然現在是和我們并肩相連的好鄰居,但在曆史上哈薩克斯坦多數時候都是我們的屬地。早在漢朝時候我們就在當地的大片區域設立的西域都護府,之後長達8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西域一直接受着華夏王朝的統治。
不過這之後的哈薩克斯坦也并不算平靜穩定,一直都在被外族入侵和反抗的道路上來回掙紮,直到18世紀中期,才再次正式納入我們的版圖,并歸屬伊犁将軍管轄長達百年的時間。随着清政府政權的衰弱,沙俄趁機入侵哈薩克斯坦。并在鴉片戰争後,沙俄以武力威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塔城協定書》,拿下了哈薩克斯坦大部分領土控制權。
十月革命後,哈薩克斯坦得到了脫離沙俄統治的機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屬于蘇聯。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斯坦迎來了自己獨立的機會,宣布成了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在發展上,哈薩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區仍然十分依賴畜牧業,在脫離蘇聯後的那段時間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不過它和蒙古一樣都有着儲量不錯的礦産資源,尤其是在石油、天然氣上,和我們建立和長期的合作關系,得益于發展東風,如今的哈薩克斯坦在發展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新氣象。
吉爾吉斯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也是個内陸國家,最早是西漢時期納入中國版圖的,和哈薩克斯坦一樣,鴉片戰争後在沙俄的武力威脅下,清政府和沙俄被迫簽訂了《中俄堪分西北邊記》條約,将曾經屬于我們的吉爾吉斯斯坦大片地區割讓給了蘇聯,并持續了百年的時間,在蘇聯解體後最終抓住機會宣布了獨立。
吉爾吉斯斯坦大部分國土面積海拔較高,處于亞歐大陸的中心地塊,水資源豐富,這也就意味着其在梳理發電領域有着很大的潛力和優勢。同時吉爾吉斯斯坦的植物資源也很豐富,目前記載的3000多種植物中有超過1600多種具有經濟價值。不過在脫離蘇聯後,吉爾吉斯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給俄羅斯打工,近幾年雖然發展相對緩慢但也在不斷地調整,未來還是有很大發展潛力的。
圖瓦
圖瓦共和國位于蒙古西北方向,從唐朝開始就一直屬于我國領土,并在之後的千年歲月裡一直保持着這樣的關系,雖然經過朝代變遷,但圖瓦在我們版圖中的地位始終都沒有變換,直到19世紀中期,清政府與沙俄簽訂喪權辱國條約,才将圖瓦從西北割讓了出去。
民國時期,我們曾一度想要收回圖瓦,但最終沒有成功,現在的圖瓦是屬于俄羅斯的聯邦的一個機關。不過直到1994年,圖瓦的版圖才正式從我國劃分了出去。現在的圖瓦發展也算是順利經濟發展形勢也還算不錯。
現在這五個國家在曆史上都與我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或是我們的藩屬國或者從千年前就是我們的領土的一部分,發展到現在,他們早就成為了獨立的國家,不管是經濟還是其他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發展,或許在不遠的将來,我們都将乘着時代風帆,迎來自己的大好發展形勢,而維持目前的形勢或許也是恰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