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萬日軍被俘,回國時僅剩下不到50萬,最怕的卻是蘇聯女護士

世界第二次大戰後期,1945年,美、英、蘇聯,三個國家元首在雅爾塔舉行了秘密會議,主要的目的就是對世界利益的重新瓜分。經過長時間的談判,經過一番密謀後這三個國家很快就各自拿到自己的利益。這個後世非常有名的協定中,約定了一旦德國戰敗,蘇聯必須盡快向日本宣戰,最遲不能超過三個,兵力就是從蘇聯的遠東軍區直接出兵到中國東北,以消除日本的關東軍精銳。利益就是中國東北将和沙俄時代一樣,重新回到蘇聯的控制之中,這三個列強根本沒有考慮過為反法西斯勝利作出重大貢獻和犧牲的中國。

70萬日軍被俘,回國時僅剩下不到50萬,最怕的卻是蘇聯女護士

雖然蘇聯已經志在必得,經過十多年的戰争,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精銳大多已經抽走,剩下的都是後來補充的,戰鬥力大不如以前,但是日軍統治東北數十年,修建了無數強大的防禦工事,加上日軍悍不畏死的作風,如果隻是防守,這些日軍的戰鬥力不會比精銳的關東軍差太多,是以蘇聯軍隊一點不敢小看這些補充兵。1945年8月8日,蘇聯做好充足準備後,正式向日本宣戰。同時,蘇聯100多萬軍隊越過中蘇邊界,按照作戰計劃兵分三路,在1200公裡前線同時對關東軍發動了進攻。在短短的22天之内,東北的關東軍隊全部潰敗交出武器投降,140萬人中幾乎有一半被摧毀,剩下的70萬關東軍隊變成了蘇聯俘虜。

70萬日軍被俘,回國時僅剩下不到50萬,最怕的卻是蘇聯女護士

然而當初被蘇聯俘獲日軍人數達70萬,回國時僅剩下不到50萬,最怕的卻是蘇聯女護士。最讓人驚奇的是,為何這些看似悍不畏死的日軍,在被俘期間最不敢得罪的竟是蘇聯的女護士們,原因究竟是怎樣的呢?戰後,如何管理近70萬日本戰犯成為蘇聯的當務之急。按照國際慣例,必須很好地對待被俘日軍,如果對方提出歸還戰俘的要求,隻要談判順利必須遣返。但是,被蘇聯俘虜的日軍并不是那麼幸運,為了懲處邪惡的日軍,蘇聯軍隊護送在遠東西伯利亞地區占領的70萬關東,使他們能夠在這裡進行繁重的工作,例如采礦,記錄等。在西伯利亞冰冷多雪的地區,被俘日本士兵的日子過得很艱難,他們經常遭受霜凍和饑餓,是以大多數日本士兵在幾年内就死亡了。

70萬日軍被俘,回國時僅剩下不到50萬,最怕的卻是蘇聯女護士

關東軍隊中尚存的一些士兵至今仍記得他們在西伯利亞那煉獄般的日子,這些經曆過戰争,又信奉武士道的士兵并不怕蘇聯士兵。蘇聯軍隊的護士反而讓他們感到很恐懼。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蘇聯當時有規定,如果日本囚犯病重且無法工作,他們可能會被遣送回日本,因為蘇聯不想花錢治療日本人,也不想看到他們在營地中死亡,畢竟這對蘇聯的國際聲譽不利。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被俘的日本士兵開始假裝生病,而能判斷日本士兵是否生病的則是戰俘營中的蘇聯護士。是以,日本士兵從不敢冒犯蘇聯護士。他們最擔心護士會進行報複說他們身體健康,進而使自己失去回家的機會。

70萬日軍被俘,回國時僅剩下不到50萬,最怕的卻是蘇聯女護士

二戰結束很多年後,有日本學者研究這段曆史時發現,在西伯利亞被俘的日軍不下于70萬人,但最終能回到日本的不到3萬,其他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死在西伯利亞的蘇聯戰俘營,但是具體真相如何不得而知,對于這些侵略中國,雙手沾滿中國人鮮血的日本戰俘,很多人都認為他們都是該死的,也有人說,戰争主要責任在于日本政府,現在戰争已經結束,這些戰俘已經投降了,就應該得到原諒。

70萬日軍被俘,回國時僅剩下不到50萬,最怕的卻是蘇聯女護士

然而相比較在蘇聯的日軍,被中國俘虜的日軍相對幸運太多,我國俘虜日軍後,并沒有報複日本俘虜,雖然他們在中國做了很多惡行,一視同仁地為俘虜們提供食物,還承擔通行費将其送回日本。這種方法當時很多人無法了解,其實當時我國也是被逼無奈,畢竟一旦我國殺害這些日本俘虜,那必然會被國際斥責,而我國當時最主要的任務是進行戰後重建,而不是去想怎麼處置殺死這些日本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