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曆皇帝真的被文官逼迫,不能決定立儲一事?他是有别的心思

說起明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不知道大家對他的印象怎麼樣?可能不少人都知道他30年不上朝的事,後來證明他确實是行動不便,加上不耐煩那些大臣,才做出了30年不上朝這樣驚人的事情。也因為這件事,對于萬曆的評價一直飽受争議。其實不僅如此,明末三大案和國本之争也和他離不開關系。

萬曆皇帝真的被文官逼迫,不能決定立儲一事?他是有别的心思

萬曆親政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和大臣的争鬥一直圍繞着立儲一事展開,這就是國本之争。“國本”二子代表的就是太子,古代一直有“太子者,國之根本”的說法。從表面上來看,就是萬曆偏愛皇三子朱常洵而不喜皇長子朱常洛,是以他想立朱常洵。大臣們立足“立嫡立長”的祖宗禮法,一步也不退讓,就是要萬曆立朱常洛,雙方就圍繞着這個問題鬥争了15年之久。看到這裡,大家的心裡可能有個疑問,皇帝真的想要立誰當太子,還要經過大臣的同意?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對于一個真正掌握實權的皇帝來說,立誰當太子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像什麼嫡庶之别和長幼有序等說法,通通不管用。頂多隻會給皇帝帶來一點麻煩,但他擁有着至高無上的皇權加持,能把他怎麼樣?

萬曆皇帝真的被文官逼迫,不能決定立儲一事?他是有别的心思

如果萬曆真的鐵了心的想要立皇三子朱常洵,他大可以把朱常洵的生母鄭貴妃立為皇後,這樣朱常洵就成了嫡長子,正好王皇後膝下無子,脾氣也不怎麼樣,他怎麼就不這麼做?種種迹象表明,萬曆明面上裝作要立朱常洵,背地裡卻有其他打算。他打算的就是借助立儲一事,分化文官集團,這才是國本之争的真正目的。當時的文官集團,内部鬥争已經趨于白熱化,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加之萬曆手段差了點,是以文官集團和他對着幹是沒問題的。就這一點來說,萬曆比他爺爺嘉靖帝差遠了。嘉靖帝一邊煉丹修仙,一邊處理政事,照樣把嚴嵩等官場老油條玩弄于股掌之間。

萬曆皇帝真的被文官逼迫,不能決定立儲一事?他是有别的心思

可是他小看了這幫文官,他們已經吸取了“大禮議事件”的教訓,誰也不去當出頭鳥。就是一口咬定“立嫡立長”的祖宗禮法,光明正大的對抗皇權。哦不,準确的說,是對抗萬曆企圖破壞祖宗禮法的用心。在“大禮議事件”中,文官集團分化成兩派,一派是以首輔楊廷和為首的“護禮派”,一派是以張璁為首的“議禮派”。雙方就嘉靖帝要不要改認親爹這個問題争論不休,實際卻是新皇派系和舊派系的争鬥,最後新皇派系大勝,嘉靖帝成功把持大權。

萬曆皇帝真的被文官逼迫,不能決定立儲一事?他是有别的心思

萬曆也想效仿他爺爺,培養出一批真正效忠自己的文官。可惜如意算盤還是打輸了,東林黨人一個比一個狡猾奸詐,在不明形勢的情況下,都抱團行動,以集體和大義的力量讓萬曆吃癟。國本之争的結果,是萬曆認栽,在萬曆二十九年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也沒能培養出真正效忠自己的文官集團。

萬曆皇帝真的被文官逼迫,不能決定立儲一事?他是有别的心思

不過後來萬曆的孫子天啟帝朱由校完成了他的心願,朱由校重用魏忠賢,以宦官集團來對抗文官集團。同時也給了魏忠賢極大的權力,讓他呼風喚雨,門下聚集了不少沒臉沒皮文官。隻不過這樣一來,明末的官場基本可以說完蛋了,一群唯利是圖不顧家國大義的人,能治理好這個國家嗎?等到闖王李自成和滿清八旗兵攻入北京城的時候,他們自然不會挺身而出。既然能為老朱家賣命,那換個主子自然也可以,反正他們也不會有心理負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