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夷陵之戰之後,東吳不趁機吞并蜀國?北方曹魏也是按兵不動

三國之中有三場著名的戰役,徹徹底底的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礎,分别都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就是夷陵之戰,在已經夷陵之戰結束之後,劉備慘敗而歸,這個時候的蜀國更是風雨飄搖,那為什麼東吳不趁着打敗了劉備的時候,一鼓作氣給蜀國給直接拿下呢?就算是東吳沒有動手,為什麼北方的魏國也是根本不動手呢?

為何夷陵之戰之後,東吳不趁機吞并蜀國?北方曹魏也是按兵不動

首先咱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夷陵之戰,夷陵之戰,是發生在三國初期的一場由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帶動的一場大規模兇狠戰争,也是一場在中國古代戰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并且成功的典型戰例,同樣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這一年劉備剛剛稱帝,因為東吳殺了關羽并且占領了荊州,讓劉備失去了戰略空間,是以劉備想要把荊州給奪回來,是以劉備就以替名将關羽報仇為理由,帶領兵馬東征東吳孫權,面對來勢洶洶的劉備,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為何夷陵之戰之後,東吳不趁機吞并蜀國?北方曹魏也是按兵不動

夷陵之戰之中劉備的被軍隊被火燒連營,失敗了之後,劉備損失了大量的兵馬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将領,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之下,能力的問題也就發生了非常嚴重的改變,這個時候蜀漢可以說是最薄弱的時候,那為什麼這個時候,東吳不趁機一鼓作氣,而直接滅亡了蜀國呢?其實東吳就算是有這個想法,他也是一點能力,一點辦法都沒有,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為何夷陵之戰之後,東吳不趁機吞并蜀國?北方曹魏也是按兵不動

主要的一點原因就是因為東吳的情況實在是有點不太一樣,東吳本身的情況限制了他的發展,土地龐大但是有山越不服氣,他們很大一部分兵力就需要防範山越,而且在這場戰争之中,持續了将近一年多,之是以能夠持續一年,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東吳的戰鬥力并不是那麼的強悍,雖然蜀國失敗了,但是自身實力也是極大的損傷,根本沒有繼續動手的能力。

為何夷陵之戰之後,東吳不趁機吞并蜀國?北方曹魏也是按兵不動

而北方的魏國之是以不動手,也主要是因為國内的原因,魏文帝曹丕登基了之後,開始改革國家進行變法,這個時候正是瘋狂削弱宗室将領的時候,如果發生戰争,宗室将領可就再次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赢了戰争宗室将領做大,他的削弱可就更加沒有任何一點點的辦法對宗室将領下手了。

為何夷陵之戰之後,東吳不趁機吞并蜀國?北方曹魏也是按兵不動

是以這個時候的曹丕,是不想給宗室将領建功立業的機會,而且曹丕主張休養生息,再加上國内新政,都不适合發生戰争,更加主要的是這個時候正是魏國内部進行權力鬥争的時候,肯定不等發動戰争,是以蜀國可以說是逃過了一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