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邊境線:清朝末期被多國瓜分,新中國成立後才争取收回土地權益

導語:一直以來中華民族對于領土疆域都十分重視,作為一個以農業生産作為主要主要經濟來源的國家,國家的領土就意味着更多的糧食,更多的人口。另外很多君王也會将一個國家的領土範圍當做是自己的權力影響範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領土的大小在一定的程度上彰顯着帝王的強大與否。

是以在很多鼎盛的王朝,君王都會展開對外的擴張,一個是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另一個則是保衛邊境的安全。隻是那時候中國還沒有明顯的邊境線意識,直到近代歐洲列強對中國領土展開侵略的時候,我國才被迫劃分了邊境線。

邊境線:清朝末期被多國瓜分,新中國成立後才争取收回土地權益

十七八世紀當清王朝還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的時候,遠在大西洋彼岸的西方國家進入到了“工業革命”時期,憑借着先進的技術西方國家國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但這些國家狹小的國土面積與自身的生産力不比對,為了擴大市場進行資本原始積累與掠奪,西方列強開始了自己的殖民道路。

邊境線:清朝末期被多國瓜分,新中國成立後才争取收回土地權益

在最開始的時候,這些列強隻将自己的目标鎖定了距離自己比較近且比較弱小的國家,建立一系列殖民地之後,列強的實力如同滾雪球一般壯大,最終他們将目标鎖定在了中國身上。很快在英國強大的實力面前,腐朽無能的清王朝根本無法抵擋,接下來的就是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

邊境線:清朝末期被多國瓜分,新中國成立後才争取收回土地權益

在英國簽訂的條約當中除了要賠償對方大量的黃金白銀之外,還有大量的土地,許多地方紛紛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這也導緻香港一度脫離中國大陸。有了英國的示範之後,其他的帝國列強也紛紛對中國展開了侵略,最終的結局均以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結束。

邊境線:清朝末期被多國瓜分,新中國成立後才争取收回土地權益

在這些侵略我國的帝國列強當中,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就是俄國,通過諸多不平等條約俄國一度侵占了中國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如此龐大的面積比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領土面積都要大,此外英國、法國等國也侵占了領土。

邊境線:清朝末期被多國瓜分,新中國成立後才争取收回土地權益

因為這些帝國列強的侵略,許多藩屬國抓住機會獨立出去,我國領土面積進一步遭到削弱。同時這些列強侵占的領土也給我國帶來了諸多問題,哪怕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也有一些周邊國家和我國關系并不太好,這也是領土被侵占帶來的後果。

邊境線:清朝末期被多國瓜分,新中國成立後才争取收回土地權益

随着新中國的成立我國實力得到了不斷增強,而抗日戰争、抗美援朝等諸多戰争的勝利也讓我國國際地位得到提高。此時我國開始在國際上争取原本屬于自己的領土權益,在六十年代初我國便與緬甸、尼泊爾、蒙古、阿富汗等國簽訂了一系列邊境條約。

這些條約的簽訂讓我國在邊境領土上維護了自己的權益,但是還有蘇聯、印度、越南等國的邊境線還未确定,并且這個談判過程要比之前的更加艱難。即使存在着再大的困難,我國也沒有放棄,在六十年代之後中蘇雙方關系不斷惡化,雙方之間的談判也進入了僵局。

邊境線:清朝末期被多國瓜分,新中國成立後才争取收回土地權益

同時蘇聯自身身為世界強國之一,對于中國并沒有太大的畏懼,為了彰顯自己在亞洲的地位,蘇聯還企圖幹涉中國主權,這樣的舉動也讓中蘇之間一度爆發了一系列沖突。

但随着蘇聯實力的不斷下降,而中國國力卻不斷增強,急于在國家上拉攏盟友的蘇聯最終選擇和中國和解,雙方之間重拾邊境線談判,很快雙方在東段邊界線達成了一緻的觀點。

在蘇聯與中國簽訂邊界條約之後,一直負隅頑抗的越南也慌了神,最終也選擇與中國簽訂了邊界條約。到此為止中國的大部分邊界線以及确定,此後中國便在邊境設立防衛力量,保衛我國邊境領土安全。

邊境線:清朝末期被多國瓜分,新中國成立後才争取收回土地權益

總結:從清朝末期不斷丢失領土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不斷争取自己的權益,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得到了不斷提高,國内的局勢也越發安定和平。這樣的成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經曆了戰争之後,中國已經深刻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這個道理,進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一個民主繁榮的新中國。

全國人民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不斷努力,自然而然國家的實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中國在外交方面秉承的“和平共處”原則也得到了諸多國家的認同,在這樣的共識下自然能夠達成協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