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氫燃料汽車開啟“綠色冬奧”之旅

氫燃料汽車開啟“綠色冬奧”之旅

北汽福田氫燃料客車在延慶賽區進行路試

“快來看,這輛車排氣管中排出的尾氣竟然是水蒸氣!”順着衆人驚訝的目光一路探去,一輛外形精緻的氫燃料大客車正安靜停靠在路邊,隻見後部的尾氣管光亮如新,絲毫沒有被一氧化碳等尾氣污染物熏黑的痕迹。

綠色辦奧是北京冬奧會四大辦奧理念之首,也是北京冬奧會向國際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種子選手與未來主力軍,氫燃料汽車利用氫氣和氧氣進行化學反應,在行駛過程中的生成物隻有水,因而能夠真正實作零污染和零排放。在雙碳目标驅動下,全球首次服務體育賽事的大批量氫燃料客車将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閃亮登場,目前正在加速開啟“綠色冬奧”之旅,為“綠色冬奧”插上科技“翅膀”。

碳排放量遠低于傳統客車

在很多人眼中,氫燃料汽車的應用似乎一直都有些“可望而不可及”,在帶給人們無數想象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落地難等問題。可喜的是,即将到來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氫燃料汽車搭建了大顯身手的舞台。現階段,一批服務于體育賽事的氫燃料客車已經邁着“矯健”的步伐從理想走進現實,加速駛向銀裝素裹的冬奧會賽場。

根據《中國電子報》記者了解,這批即将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投入使用的氫燃料大客車預計有800輛左右(具體數量待北京冬奧組委确認),是全球首次服務體育賽事的大批量氫燃料客車。據悉,這批氫燃料大客車将在張家口崇禮、北京延慶、北京市區的冬奧會場館之間提供接駁服務,續航裡程達到600公裡以上,氫氣加注時間僅為15至20分鐘。

當“氫意滿滿”的氫燃料客車漸行漸近,“碳排放量為零”已成為氫燃料汽車最亮眼的标簽之一。

“因為主要采用綠氫或藍氫,氫燃料大客車的碳排放數量遠遠低于傳統客車,從車輛排放端實作了零污染、零排放。”北汽福田歐輝客車事業部研發副總裁劉繼紅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氫燃料汽車通過管路和流道,将氫氣和氧氣輸送到燃料電池堆棧裡進行化學反應,通過電子不斷發生轉移形成驅動汽車所需的電流,整個過程的生成物隻有水,能夠大幅減少碳排放量。

福田歐輝BJ6122氫燃料客車承擔了本次北京冬奧會賽區的部分接駁工作。以這款氫燃料客車為例,該車每百公裡可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大約有57.86公斤。如果按每輛車每天行駛400公裡左右計算,每輛氫燃料客車可減少的碳排放量大約有231.44公斤。

這批即将在接駁工作中“大展拳腳”的氫燃料客車還搭載了國内首創的“U度”綜合熱管理技術。據了解,該技術可以将氫燃料電池所産生的“廢熱”進行循環利用,為車内采暖和前風窗除霜、除霧提供能量支援。在燃料電池功率達到75%時即可實作全餘熱供暖,使整車能耗降低7.6%,進一步降低了氫燃料客車的營運成本。

全天候極寒動力電池實作低溫啟動

一縷縷金燦燦的陽光已經為廣闊大地細細塗抹上一層金色,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的疾風之中卻依舊透着幾分凜冽寒意。在白雪皚皚的極端低溫環境下,幾輛氫燃料大客車沒有展示出任何“畏寒”之态,而是始終表現出十足動力,對即将到來的接駁任務熱情滿滿。

低溫啟動一向是車輛性能的硬名額。延慶和張家口賽區的冬季氣溫很低,承擔場館間接駁工作的氫燃料客車需要不斷在極寒環境中往來穿梭。是以,如何保證車輛在極低溫條件下“不趴窩”、“不當機”,就成為順利完成北京冬奧會接駁任務的關鍵。

應對“寒冷挑戰”的秘訣其實在于車輛電池。劉繼紅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談道,以BJ6122氫燃料客車為代表的歐輝氫燃料大客車采用全天候極寒動力電池,能夠讓車輛實作零下30度極寒低溫起動、零下40度極寒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功能。

在氫燃料大客車的接駁和停放過程中,氫燃料汽車電池的安全性同樣是衆人關注的焦點。為了避免潛在風險,這批氫燃料客車特别采用了氫電碰撞多重耦合技術。根據介紹,該技術能夠實時監控氫和電的即時狀态并保障碰撞安全,覆寫高壓儲氫瓶、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驅動電機、碰撞結構安全設計等諸多環節,具備多重預警功能,全面為氫燃料電池客車的安全性保駕護航。

未來,随着氫能産業鍊的進一步完善,氫燃料客車有望從“冬奧平台”出發,憑借安全、舒适、低碳的優勢,将應用場景拓展延伸至更多領域。

《中國電子報》記者了解到,在服務冬奧之後,氫燃料客車将繼續通過北京公交、張家口公交等各種客運服務商體系,為廣大群衆提供安全、舒适、環保的出行體驗。

“接下來,氫燃料客車将進一步加快推廣和普及的步伐,逐漸成為長行駛距離聯絡線—城郊公共交通,以及長續航裡程—城際間公共交通客車的主力選擇。”劉繼紅對記者表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