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1月10日,2021年(第六屆)收獲文學榜揭曉。榜單釋出之後,浙江省作協主席艾偉連夜發了一條朋友圈:

“特别要祝賀舟山黃立宇,喜歡他的短片。他的小說裡存在一種喑啞的獨自偷樂的聲音,我經常聽到他小說的某個角落發出嘎嘎嘎鴨子般的笑聲。他有十多年沒寫了,期待他多寫一些。一位優秀的小說家。”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一覺醒來,他又發了一條:

“一點感想:對我來說,《收獲》這個排行榜的最讓人高興的事是評委們發現了舟山黃立宇,這是文學的光榮,可以讓一個在邊地的、并不那麼‘知名’的、同時發表在一個不那麼‘知名’的刊物上的小說家出現在榜單上,位列中篇第二。同時我還覺得初評委很牛,在全國那麼多小說中挑出了黃立宇,讓他進入入圍名單。”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中篇小說榜上,黃立宇的《制琴師》排第二,艾偉的《過往》排第三,艾偉非常開心這位不那麼“知名”作家受到肯定。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黃立宇的《制琴師》刊發在《野草》雜志2021年第6期,圍繞臯城裡制小提琴的師傅展開一段故事、一出“羅曼蒂克消亡史”。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1997年黃立宇就在《收獲》上發表過短篇小說《一槍斃了你》

早在1997年黃立宇就在《收獲》上發表過短篇小說《一槍斃了你》,一時名聲鵲起。1999年同名小說集出版。

“新小說論壇”的文壇傳說

網上媒體采訪寥寥,很多讀者不知道他的名字,有一篇《老大黃立宇》為我們勾勒了這位作家的素描。作者是楊怡芬去年出版了長篇小說《離殇》,寫亂世下女性的命運,被媒體和讀者關注,小時新聞曾采訪。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離殇》錢報讀書會現場。

她說的這位老大、艾偉感歎的這位“十多年沒寫”的作家是何許人也?

楊怡芬2002年初次見到黃立宇,是在家附近的書店,黃立宇當時也在書店裡翻書。兩人聊了幾句,黃立宇問道:“你寫小說嗎?”

楊怡芬吃了一驚,自己剛買了電腦,在國稅系統内網的“藍色論壇”上更新,創作第一部小說。“這個人怎麼一眼就看出我在寫小說呢?”黃立宇說,我姓黃。

楊怡芬瞪大了眼睛:“黃立宇?”連忙自我介紹。

當時,黃立宇創立的“新小說論壇”在文學圈名氣不小。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評論家後來梳理1998到2003年文學在網絡上的發展曆程,曾說:“‘新小說’由浙江作家黃立宇創辦,其中往來者多為江浙作家,葉開、夏季風、艾偉、海力洪等優秀小說家雲集,該論壇年輕一代作家則以李修文和巴橋為最。2002年,因‘新小說’讨論風氣濃郁,論壇吸引來很多優秀小說家。”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徐則臣,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得主

圍繞“新小說論壇”的大佬們,還有徐則臣、田耳、斯繼東,當年都是30出頭的文學青年。多年以後,這批70後為主的作家成為文壇創作的中堅力量,成為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得主、作協主席、作協主席團成員。

作家張楚也回憶:“新小說論壇的聊天室估計是當時最火的文學聊天室了。每日人滿為患,去晚了根本進不去。黃立宇每周會舉行一次作品研讨,先把作品貼在論壇上,然後周五在聊天室舉行公開讨論。大家都特真誠實在,有說好話的,也有尖銳的批評。我覺得最難得的就是一個“真”字。那個時代,人樸素,人心也樸素,四海之内的兄弟們相遇在虛幻的網絡,情感卻無比真誠。”(《永遠的新小說論壇》,西湖微信号)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海中洲》雜志

楊怡芬當時在書店裡,見到了久仰大名的黃立宇,黃立宇當時已經擔任文學雜志《海中洲》的編輯,楊怡芬的第一部作品也從網絡論壇轉到了該雜志發表,被冠以文學“新銳”。“新小說論壇”和《海中洲》發現和陪伴了不少作家。

“新小說論壇”的興衰

“新小說論壇”誕生在世紀之交,網際網路在中國興起的時代。

1997年,黃立宇買了一台電腦。當時還沒有win作業系統,也沒有網絡,用的是dos系統,黃立宇後來覺得那就是個打字機。同時他認識了一堆青年同好,大家都寫小說,也不投稿,就在朋友圈傳閱。也以小說的名義聚會,喝酒聊天。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黃立宇

“當初建立新小說論壇,其實并沒有太多、太過遙遠的想法。隻是想弄這個地方,讓兄弟們寫了什麼,都在上面貼一貼,亮亮相,然後趁機聚一聚,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黃立宇在2001年上網的時候,看到了一個網站,在那裡可以建立自己的BBS論壇。半天的時間解決了技術問題,“新小說”的名字從黃立宇腦海閃現出來。

作為論壇的版主,他把朋友拉來成為駐會作家。後來浙江的艾偉、夏季風來了,湖北的李修文來了,“接着又來了《收獲》編輯葉開。葉開在這裡發現了曹寇,他的短篇小說《我和趙小兵》很快在《收獲》發表。然後曹寇又有了一堆文學的追随者。”

新小說論壇名氣大了,作品數量也多了,。讨論也越來越熱烈、越來越火爆:

“盛可以最初用的名字還是‘折荷’,她在新小說論壇貼了一篇小說之後,巴橋給她寫了一篇評論。巴橋提到了語言,他舉了個例子,他說盛可以的‘鷹在天上飛’,他會這樣寫:‘鷹在天上移來移去。’”

随後,作家們開始召開作品研讨會,貼出某位作家的作品,大家一起來閱讀評論。隔着電腦螢幕,文學與網絡産生了緊密的關聯。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作家艾偉的青年時代

黃立宇回憶,艾偉作品研讨會人氣非常高,“那天晚上,我不知道這個小小的聊天室擠進了多少人,更多的人擠不進來。而裡面的人個個喜形于色,急于打招呼,噓寒問暖。”打招呼的、水樓的,熱鬧的氣氛下,艾偉看到這陣勢,隻冒了個泡,來跟黃立宇說了幾句提前溜了。

“他們當中絕大多數是70後作家。”黃立行說,“他們的寫作,更注重小城鎮的個人成長經曆和邊緣化的日常生活經驗,呈現與八十年代文學标本完全不同的非主流的面貌;

“他們都處在而立之年,處在中國巨大的變革時代,本身也被時代大潮所裹挾,甚至生存也成問題;

“他們南來北往,路途奔波,尋找生存和發展的可能。在聊天室裡,也有讨論去北京有沒有前途,廣州怎麼樣,出版社做臨時工掙多少錢,甚至私聊向我咨詢如何編好一本雜志。”

後來,因為主網站的沒落,依附于其上的論壇也沒落了。新小說論壇,在黃立宇看來,是70後作家崛起之前的一個客棧。

艾偉朋友圈提到的作家黃立宇是誰?他和“新小說論壇”是文壇一段傳說

作家馬叙說,“黃立宇多年前就已經這麼牛了,隻是量太少了。”大家紛紛贊譽之下,黃立行在艾偉朋友圈下回複:“過獎過獎,謝謝兄弟們。”仿佛還是在論壇時候發文章。

作家鐘松君(商略)1986年認識黃立宇,他有一篇評論《寫小說的黃立宇和黃立宇寫的小說》,在裡面他說:

“南帆在他的書話裡把成功的作家分為‘名作家’和‘好作家’兩類,名作家成功地成為明星,好作家成功地寫出好小說。魚與熊掌有時可以得兼,絕大多數時候,隻能有所取舍。

“一般來說,作家又被分為職業作家和業餘作家,一直來人們把職業作家當作真正的作家,業餘作家更重視寫作的藝術,直到他淪為職業作家。在我看來,黃立宇是那種好作家,業餘作家。”

“好作家、業餘作家”黃立宇,有點像金庸故事裡的覺遠禅師,菜園裡不知名的僧人,其實功力堪稱宗師。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