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75家創業公司,沒撐過2021年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一刻商業,作者 | 雲夢澤,編輯 | 周烨

2021年,創業公司依舊在“冰與火”中跑馬進場。

在經曆了掌聲如雷的短暫輝煌後,很多創業公司沒能聽到新年的鐘聲敲響,終止在了舊歲的曆史篇章裡。

根據時代資料創業公司資料庫統計,截至12月22日,2021年一共有775家創業公司關閉,還有更多創業公司在寒冬中苦苦支撐。

物流運輸、社群團購、直播帶貨、造車新勢力、線上教育……各行各業都有倒下的創業公司,有的甚至還沒“火”上一把就直接跌入冰點。

775家創業公司,沒撐過2021年

775家創業失敗公司關閉時間,圖/時代資料

2021年以來,站在新能源風口的拜騰汽車,就因燒錢的資本打法最終陷入資金鍊斷裂困境,宣布破産重整;共享衣櫥賽道頭部企業衣二三也因市場需求紅利的流失而迎來了終局;教培行業獨角獸學霸君則因相關監管政策間接走進了至暗時刻。

有的跟随行業蕭條而落敗出局,有的在燒錢的資本打法中沉淪,面對波詭雲谲的創業寒潮,創業公司消失的原因多種多樣。

這775家創業公司雖然賽道類别不同,但都釋放着創業寒潮多重影響的信号,翻開倒閉名錄,我們不難發現,洶湧的寒潮下隐藏的風險還有很多。

社群團購獨角獸同程生活就在與巨頭的角力中無奈倒閉,哪怕有同程資本、騰訊以及金沙江創投等投資方近 4 億美元總融資額的加持也無法絕境逢生,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直接造成了滿盤皆輸的局面。

商業模式和造血能力的适配,是支撐創業公司走下去的不竭動力。

消失的創業公司往往都不是突然暴斃,隻是在波詭雲谲的創業寒潮之下,政策監管、市場競争、融資困難、疫情沖擊等隐患都随潮而動,而創業公司如果在後疫情時代的寒潮中找不到合适的發展路徑,出局也是早晚的事。

01 2021年,哪些公司倒閉了?

2021年,衆多創業公司難逃夭折的命運。

據時代資料創業公司資料庫統計,2021年一共有775家創業公司關閉,單單一季度就累計關閉了創業公司725家,占全年的93.55%。

而在應聲倒下的775家創業公司中,不乏有學霸君、兄弟連、拜騰汽車、衣二三和同程生活之類曾經跑外賽道前列的明星公司。

衣二三作為共享衣櫥賽道活得最久的最後一位玩家,慘烈的出局也标志着共享衣櫥模式在當下中國市場的團滅。

775家創業公司,沒撐過2021年

圖/衣二三官方微網誌

“共享衣櫥”在共享經濟的創業大潮下應運而生,衣二三也深受資本的青睐,但平價高品質國貨品牌讓共享衣櫥賽道失去了發力點,疫情下共享衣服消毒清潔問題也進一步擠壓了使用者需求空間。

雙重打擊之下,去年8月,衣二三正式關閉服務結束營運,共享衣櫥賽道活得最久的一個玩家也最終倒下。

有的創業公司堅守到最後一刻,有的卻在開始就出局,同程生活就沒有那麼“抗打”了。

在社群團購賽道上,同程生活并不是第一家宣布破産的企業,但因其“小而美”的存在,它的破産被業内稱為“社群團購破産第一案”。

成立于2018年1月的同程生活在社群團購賽道的躍進頗受資本青睐,短短三年半時間就獲得8輪投資,總融資額近4億美元。

但在去年7月6日,同程生活創始人、CEO何鵬宇宣布同程生活放棄原有社群團購業務,啟用新品牌名“蜜橙生活”,切入團長供應鍊服務端。

可就在第二日晚,蜜橙生活釋出公告稱:因公司幾年來經營不善,雖經曆多方努力,仍無法擺脫經營困境,是以公司決定申請破産。曾經的明星創業公司,就此倒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雙減”政策的利劍下,K12教育公司也難逃厄運。

知名教育項目 IT 教育訓練機構兄弟連就因融資困難、現金流斷裂而宣布倒閉。

2021 年初,教育獨角獸學霸君也轟然倒下了,曾經依靠融資成為獨角獸的學霸君最終也因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習慣于燒錢的玩法,面臨兩難的困境,不得已也隻能選擇關停。

同樣受融資困難、資金鍊重創的還有造車新勢力——拜騰汽車。

775家創業公司,沒撐過2021年

拜騰量産預覽版M-byte,圖/BYTON拜騰官方微網誌

國内新能源車企的格局已經是蔚來、理想、小鵬争霸的局面,而短短4年時間就捧獲6輪融資,共計84億元的拜騰還是沒能破局。疫情之下,拜騰汽車更是陷入資金鍊斷裂的局面,去年7月拜騰汽車關聯公司正式宣布破産重整。

數百家創業公司,無論是老牌企業還是獨角獸企業,都沒能撐過2021年。

據時代資料披露的資訊來看,2021年創業公司關閉最多的是企業服務類公司,有103家;其次是電子商務類公司,有101家關閉;第三的是教育教育訓練類公司,為81家;金融類和本地生活類公司并列第四,均有58家關閉。

商業模式、市場環境、行業政策、資本喜好……創業公司面臨重重挑戰,練好内功,加強自身造血能力,才是最堅強的壁壘。

02 775家創業公司,為什麼沒撐過去?

創業公司艱難爬坡,而能撐過來的,也是過五關斬六将。

行業政策首當其沖成為了刺向創業公司最鋒利的一把利劍。

去年“雙減”政策一出,整個教培行業就引發了大動蕩,創業公司也是戰戰兢兢。據時代資料來看,今年有近90家教育公司宣布死亡,其中不乏獨角獸、大公司,甚至在“雙減”釋出後的50天内,每3天就有一家教育公司宣布倒閉。

學霸君、兄弟連、柚子練琴、快陪練等近90家K12教育公司在創業寒潮中溺亡。

在社群團購行業,創業公司最大的競争對手則是巨頭。疫情帶來的線上買菜需求,創業公司看到了,巨頭們也入場了。巨頭的進入打破了整個社群團購賽道的發展節奏,可以說直接導緻了同程生活的倒下。

社群團購競争最激烈的時期,同程生活單筆融資就能拿到2億美金,發展勢頭迅猛。同程生活從江蘇起家,但并不甘于偏安一隅,在融資燒錢的拓展下,通過收購其他企業快速實作擴張,但這帶來了隐患。在客單價極低的情況下,還要面臨生鮮損耗、退款等問題,導緻利潤極低,持續虧損成為常态,而“巨頭”們在社群團購的賽道上的内卷,更讓同程生活命懸一線。

“巨頭”們将行業遊戲規則從“拼創新”“拼執行”轉向成了“拼資本”“拼補貼”,阿裡、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巨頭紛紛祭出價格戰“大殺器”,“1分錢買菜”大行其道,連菜市場的攤販都感受到了壓力,社群團購成為了一場持久戰,資本隻能押注行業頭部玩家,而逐漸放棄中腰部企業,同程生活這樣的創業公司自然耗不起。

外部因素固然有影響,然而練不好内功更無法支撐創業公司走下去。

2021年倒閉的創業公司中,融資最多的當屬汽車交通行業的拜騰汽車,融資額達到了84億元。

作為曾與蔚來、小鵬、威馬并列的造車新勢力“四小龍”,拜騰汽車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拜騰汽車首款量産車型M-Byte于2019年在美國電子消費展上亮相,戴雷曾在接受采訪時稱,該款車型将于2020年中正式投入量産。不過,拜騰汽車在燒光了84億融資後,M-Byte車型仍未實作量産傳遞,可見自身沒有造血能力。

去年初,苟延殘喘的拜騰汽車還曾迎來過轉機。

當時,富士康宣布投資2億美元入局拜騰,合力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産制造工作,力争2022年第一季度前量産,加快推動拜騰汽車早日成為新能源汽車一線品牌。

775家創業公司,沒撐過2021年

拜騰與富士康簽約儀式,圖/拜騰汽車官網

富士康的入局,給深陷困局的拜騰點燃了希望,畢竟彼時的拜騰雖然造血能力不足,但實際距離量産汽車僅有一步之遙,工廠、樣車都已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然而經過了半年的磨合之後,拜騰内部股東複雜的博弈和持續的宮鬥,讓富士康心灰意冷,轉身自己開啟了造車之路。

截至目前,拜騰汽車依舊無人接盤,據中國執行資訊公開網顯示消息,拜騰汽車關聯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企業遭強制執行超1430萬,并且破産清算案件也已經開始執行。

外因也好,内因也罷,創業公司的倒塌都有迹可循。

值得注意的是,據時代資料顯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倒下的創業公司僅有2家,這也可以看出,疫情并不是創業公司在創業寒潮中折戟的最大因素。

燒錢、行業競争、融資能力不足、現金流斷裂、政策監管是創業失敗的5大主因,據時代資料顯示,這5大主因分别波及了436家、428家、277家、231家、84家創業公司。

隕落的創業公司已經成為曆史,還在堅持的創業公司也在艱難求生。

03 2021,創業寒潮加劇

後疫情時代,創業寒潮還在加劇,還活着的公司日子也并不好過。

回過頭看,倒下的獨角獸不少是資本的寵兒,隻是燒錢的資本打法已經不太行得通了。

在曾經教育行業投融資高峰期如火如荼的融資和投放大戰中,據黑闆洞察資料顯示,全年投融資事件數曾達到了886起,K12線上大班課模式以其商業模式和剛需程度獲得了資本空前的熱情。

而在教育市場的迅速膨脹和資本頭部政策的影響下,廣告投放“融資一個億,廣告投放花兩億”的燒錢大戰愈演愈烈。

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透露,2020年全年,資本向線上教育領域輸入近150億美元,但線上教育的收入隻有幾百億元人民币,意味着“每收一分錢,先花掉兩塊錢”。

事實上,自2019年3月港交所上市以來,新東方線上的虧損便持續擴大。在激烈競争的市場環境下,線上教育同質化愈發嚴重的局勢下,持續燒錢的狀态同樣拖累着新東方。

據新東方2021财年上半年财報顯示,新東方線上總營收成本為5.23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505億元同比增加109.0%,銷售費用也同比增長了76.7%至5.153億元。這些居高不下的費用支出,燒錢打法直接将新東方拖入泥潭。

而如今,因為監管原因,新東方關掉了大部分業務,艱難尋求新的生路。

就在近日,俞敏洪在其個人微信号上釋出了題為《老俞閑話丨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努力尋找新的方向!》的一則推文,迅速在網絡上刷屏,新浪微網誌話題#新東方辭退6萬員工#也火速登上熱搜。

在文章中俞敏洪提到,如今新東方的市值跌去了90%,營業收入減少80%,員工辭退六萬人,退學費、員工辭退N+1、教學點退租等現金支出近二百億。

如今新東方在嘗試轉型直播帶貨業務,掙紮求生。這也是教培行業很多公司的縮影,新的一年,它們依然要在寒潮中尋求一線生機。

而同樣在創業寒潮加劇下苦苦支撐的,還有社群團購賽道的老牌企業十荟團。

775家創業公司,沒撐過2021年

圖/十荟團官網

在同程生活宣告破産後,同屬“老三團”之一的十荟團勉強撐過了2021年的創業寒潮,但在近日,也被曝将在未來兩三周之内關停湖南所有網格倉,預計年底關閉長沙市所有業務,同時傳出員工數量驟降80%。

十荟團對此回應稱:湖南業務“不存在全部關停”,員工數驟降說法“不符合事實”。

但事實上,十荟團發家的長沙大學營情況不容樂觀,部分十荟團長沙本地供應商面臨賬款提現變慢尾款持續拖欠不得不上門“讨債”的情況。

近期,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團購平台十荟團所屬公司北京十荟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品質問題、商家上架商品數量錯誤、商家庫存數量設定錯誤、在包裝及運輸中損耗等原因未給消費者發貨,也未補發并取消訂單,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0萬元。

曾經的十荟團也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僅2020年内便獲得4輪注資,總金額超4億美元。而如今卻持續在關倉撤站,節節敗退。

2021年的寒潮,“卷”走了775家創業公司後,不同行業的洗牌還在繼續,那些還在苦苦支撐的公司們,能夠等來春天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