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跑的總是“第三者”,東風退出東風悅達起亞

去年12月,因王力宏前妻控訴其私生活混亂,英菲尼迪在宣布王力宏成為其品牌代言人的第二天,光速與其解約。為此我們還盤點了這幾年英菲尼迪深陷醜聞的代言人,為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先跑的總是“第三者”,東風退出東風悅達起亞

其中就包括了吳秀波,但實際上,吳秀波最知名的汽車代言還是起亞K5,而吳秀波最後一次出現在公共視野中,也是因為将其“小三”送進了監獄。

先跑的總是“第三者”,東風退出東風悅達起亞

最近,就像吳秀波抛棄“小三”一樣,東風面對起亞在國内一潭死水般的業績,也選擇一走了之,退出了合資公司東風悅達起亞。

1

東風拿錢2.97億跑路

實際上我們對東風退出東風悅達起亞并不感到意外。早在2021年8月,就已經有消息表示東風悅達起亞三方股東簽署了東風退股的備忘錄。

這裡需要插一句,東風悅達起亞是國内少有的三方合資車企,東風汽車、悅達投資各持股25%,起亞持股50%,其中悅達投資的母公司悅達集團的實控人是鹽城市國資委。

而在此次的股權結構調整中,東風的訴求是退股,起亞的訴求則是希望擴大占股。

2021年11月,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挂出了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資訊: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以2.97億元的價格,向悅達汽車集團轉讓了其持有的東風悅達起亞的全部股權。

先跑的總是“第三者”,東風退出東風悅達起亞

從名字就能知道,這裡的悅達汽車和前面的悅達投資都是悅達集團的子公司,也就是說東風汽車退出後,合資公司中悅達集團與起亞的股權占比為50:50。

至于起亞會不會趁着今年将開放合資車企中外資的占比限制,提高在新公司中的合資占比,悅達起亞表示将在今年四月公布。

那麼東風悅達起亞的銷有多差呢?畢竟東風标緻和東風雪鐵龍的銷量也不算好看,東風還是沒有抛棄他們。

實際情況是,東風标緻和東風雪鐵龍兩個品牌2021年的合計銷量剛剛突破十萬,而東風悅達起亞2021年前11個月的銷量就已經超過12萬。雖然東風悅達起亞的銷量更高,但東風還是選擇了跑路。

先跑的總是“第三者”,東風退出東風悅達起亞

這是因為東風的這次跑路和2020年雷諾退出東風雷諾不同,在東風悅達起亞中,東風本就不參與實際的營運。拿錢跑路,及時止損是東風最好的選擇。

不過回想起東風悅達起亞合資初期,悅達集團與東風汽車之間對合資公司的争奪戰,這次東風的主動退出令人感到唏噓。

2

“第三者”東風

雖然東風悅達起亞成立于2001年,但悅達與起亞的合作時間要來得更早。早在1996年,鹽城的國資企業悅達集團就已經開始和南韓起亞合作生産悅達牌普萊特。

先跑的總是“第三者”,東風退出東風悅達起亞

在普萊特上的成功使得二者更進一步地成立了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不過此時的悅達沒有乘用車生産資質,是以他們必須為合資公司引入一家擁有乘用車資質的車企,而這家車企就是東風。

引入東風後,合資公司中東風、悅達、起亞方的占股分别為25%、25%、50%。其中東風的25%的股份,僅用4000萬元現金和乘用車生産資質取得,對此起亞和悅達頗為不滿。

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擡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東風與悅達對公司控制權的争奪一直是東風悅達起亞的主旋律。

2005年,雙方的争奪達到了最高峰。悅達與起亞計劃以2億元回購東風所持有的25%股份,或将其轉化為10年期隻分紅不參與管理的優先股,但東風毫不退讓,甚至說出了那句著名的“絕不退出”。

東風還一直希望追加投資,增大合資公司的占股,對此不僅是悅達不同意,連南韓人也不同意。

沒想到15年過去,那個曾經說絕不退出,追加投資的東風卻是最早離開的,簡直就像愛情一樣。

3

悅達起亞還能煥發第二春嗎?

2016年,東風悅達起亞在國内賣了65萬輛新車,之後便陷入了衰退,到2021年的前11個月,起亞在國内隻賣了12.24萬輛新策劃。财務上也不容樂觀,2020年全年淨虧損47.5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虧損也達到了26億元。

但這能證明起亞不行了嗎?

恐怖并不能,雖然起亞2021年在華銷量還未公布,但全球銷量已經公布,起亞在全球範圍内賣277萬輛,現代甚至達到了389萬輛。可以看到,雖然現代起亞在國内深陷泥潭,在全球市場的銷量卻非常不錯。

先跑的總是“第三者”,東風退出東風悅達起亞

也就是說,起亞的技術沒有問題,問題在于産品的引進和銷售政策,而這些在過去的東風悅達起亞中,一直都由起亞方面負責。直到2019年,這家已經成立快20年的合資車企才迎來第一位中國籍總經理李峰。

不過這位東風悅達起亞的第一位中國籍總經理已經在去年離職,并且從2015至今,東風悅達起亞幾乎每年都要更換一次總經理,動蕩的人事更換,也正映射了企業管理的混亂。

如果悅達起亞能在接下來确定一個正确的銷售政策,并同步引進海外車型,煥發第二春也不是沒有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