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藥物塗層球囊和支架,選哪個更好?

新年新氣象,來關注我們最重要的髒器之一——心髒。

藥物塗層球囊和支架,都是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方法。

支架,大家都比較了解了。那藥物塗層球囊是啥?

藥物塗層球囊(簡稱藥物球囊)是一種新的介入治療技術。近年來,藥物球囊的使用量大幅增加,似乎有取代支架的趨勢。

好多患者都有這樣的疑惑:藥物球囊和支架,哪個更好呢?

支架,是這樣

裝入體内的

藥物塗層球囊和支架,選哪個更好?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支架是藥物洗脫支架,其包括三個部分:金屬支架平台、聚合物載體和抗增殖藥物。抗增殖藥物主要包括雷帕黴素和紫杉醇兩大類。

安裝支架時,醫生通過微創方式把藥物支架放入冠狀動脈裡面。放置完成後,支架如同一把小小的傘,撐起狹窄的血管,使冠狀動脈的血供恢複正常。同時,包被于金屬支架表面的聚合物載體所攜帶的抗增殖藥物,有控制地釋放于冠狀動脈的局部病變組織。

雖然與傳統的金屬裸支架相比,藥物洗脫支架的支架内再狹窄率明顯下降,但随着支架使用數量的增加,支架内再狹窄問題日益突出,而再次植入支架則可能引發再次支架内狹窄和其他風險;且支架植入體内後,也作為異物留在體内。

藥物球囊,

治療理念完全不同

藥物塗層球囊和支架,選哪個更好?

藥物球囊是在普通擴張球囊塗上抗增殖藥物(目前主要是紫杉醇),然後将藥物球囊輸送至冠脈狹窄處。球囊擴張時緊貼血管内壁,持續時間30~60秒,這時藥物就會滲入血管内皮下組織細胞内,起到預防血管再狹窄的作用。藥物球囊藥物釋放後即刻被撤出血管,無異物殘留體内,避免了支架再次植入,仿佛為患者植入了“隐形的支架”。

藥物球囊

能否替代支架

藥物塗層球囊和支架,選哪個更好?

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支架植入仍是冠心病介入治療的主流。在國家對支架進行集中采購後,無論是國産支架還是進口支架,價格都更加合理,成本效益高。而藥物球囊目前僅适用于一小部分人群,且價格是支架價格的10倍左右,在臨床實踐中仍較為局限。但随着藥物球囊應用指征的不斷擴大,以及國家集中采購後價格進一步下降,藥物球囊也将日益成為冠心病介入優化治療的主流。

支架和藥物球囊

各有各的适用人群

藥物塗層球囊和支架,選哪個更好?

心髒支架主要适用人群

心髒支架主要适用于經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冠脈血管有75%以上狹窄的中重度穩定性心絞痛患者,或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不穩定心絞痛患者,也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時間就是生命。使用支架快速開通已經閉塞的血管,其心功能恢複的效果比溶栓和藥物治療都好。

當然,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支架治療,還要根據冠脈病變的類型。如果是簡單病變(1~2處狹窄),才适合接受支架植入;如果是嚴重病變,如左主幹病變、彌漫病變、鈣化嚴重病變,還是接受冠脈搭橋手術更好。

藥物球囊主要适用人群

1

支架内再狹窄

藥物球囊最早被準許用于支架内再狹窄患者。與藥物支架相比,藥物球囊無聚合物基質,又無金屬支架殘留,進而減少了血管内膜發炎的反應,大大降低了血栓形成的風險,并可縮短雙聯抗血小闆治療的時間(藥物支架術後常需要雙聯抗血小闆治療12個月,而藥物球囊術後僅需1~3個月雙聯抗血小闆治療)。簡單來說,支架套支架更容易再堵,是以,藥物球囊是支架内再狹窄患者的最佳選擇。

2

小血管病變

目前市場上最細的支架直徑為2.25毫米,對于小于這一直徑的血管則無支架可選。藥物球囊可填補小血管病變介入治療的空白。

3

分叉病變

分叉病變的雙支架技術操作複雜,花費時間較長,易形成支架金屬重疊及分支口部支架擴張不充分,容易造成近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分支處再狹窄。藥物球囊則大大簡化了分叉病變處理,而且長期預後更好。

4

對于有出血風險的患者

長期使用阿司匹林或對氯吡格雷有禁忌的患者,更适合選擇藥物球囊。出血高危患者包括那些長期接受口服抗凝劑(華法林等)治療的機械人工心髒瓣膜、心房顫動和肺動脈栓塞患者。

總結重點:藥物球囊和支架,

這樣選擇

到底是選擇支架還是球囊呢?主要看适應證。根據前文所述,對于支架内再狹窄、分叉病變、小血管病變及出血高危的患者,選擇藥物球囊更好。

此外,藥物球囊推進了介入無植入理念,術後無異物殘留體内,可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藥物球囊還适合一些心理抗拒裝支架的患者:雖然内心拒支架于門外,但還留有一扇藥物球囊之窗。

另外,藥物球囊也為患者後續治療留有更大的操作空間,一旦出現再狹窄可以再植入支架,或者為冠脈搭橋預留橋血管的落腳點。

話說回來,大部分需要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可能并不需要面對這種選擇。因為,支架的适應證更廣,價格更便宜。沒有以上特殊情況的患者,可以放心地選擇支架。

藥物球囊也并不是沒有缺點。比如在主支血管或優勢血管内使用藥物球囊時,要特别謹慎。在主支血管或優勢血管内使用藥物球囊時,要求術者的經驗豐富一些,這樣出現意外情況的機率低一些。

任何一個治療手段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藥物支架如此,藥物球囊也不例外。随着冠脈介入治療新技術的不斷研發,冠心病患者一定有更多的選擇和更美好的明天。

來源 |《大衆健康》雜志

作者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心血管内科 公瑤瑤

稽核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北京醫院心内科 汪芳

策劃 |吳衛紅 譚嘉

編輯 |栾兆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