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古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知恩圖報,也在各種故事的演繹中,潛移默化地被刻在了國人的骨子裡。比如秦穆公給殺了自己寶馬的人送酒,多年後反而在這群人的幫助下化解了國難;再比如韓信苦覓漂母,隻為回報當年的一飯之恩。

即便是争議如慈禧,她也深知知恩圖報的道理,是以當年庚子國難,慈禧在倉皇逃難的途中問喬家借了十萬兩銀子用作經費,也堅定表示了自己一定會回報的想法。隻是讓慈禧和衆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喬家人竟然不要高官厚祿,也不要豐富的錢财,而隻是跟慈禧要了簡簡單單的4個字,這是為什麼呢?

庚子國難,慈禧出逃

事情首先要從庚子國難講起,這也是清末恥辱史上一段難以抹去的黑曆史,很多人都認為,在庚子國變之下,清朝其實也就算是“滅亡”了。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庚子國難是怎麼爆發呢?這就離不開在教科書上留下濃重一筆的戊戌變法,隻可惜,這一變法堪堪推行了百日就遭到了阻斷,就連一國之君的光緒,也慘遭囚禁的命運。

慈禧覺得光緒不受自己掌控,于是想扶植新的接任人。再加上清末時期,義和團一呼百應揭竿而起,清政府對于義和團的态度又一直暧昧,這讓在華利益受到影響的洋人十分不滿,便不斷給清政府施壓。

好不容易慈禧明确了态度要鎮壓義和團,但很快卻情況失控,之後還爆發了著名的“克林德事件”,一國公使被清軍擊斃,洋人如何能忍。剛好這個時候慈禧還大言不慚頒布了《宣戰诏書》,這一下就給了不滿家虎視眈眈的洋人一個殺到北京城的由頭,矛頭更是直指慈禧。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晚清時候國家的戰鬥力大家都知道的,如何抵擋得住洋人的洋槍大炮?何況對方還是八個國家組成的聯軍。

見勢不妙的慈禧倉皇出逃,臨走前還害死了光緒寵愛的珍妃。這段時期也是慈溪最為狼狽不堪的時期。甚至在逃亡初期,還不得不扮作農婦,連口水都顧不得喝。夜裡宿在荒郊野林,還被陣陣狼叫吓得一宿都合不上眼。

落難方見人心

慈禧的身份所在,她的出逃自然是能多隐蔽有多隐蔽。畢竟一來幹了那麼多惹人非議的事情,一旦暴露身份,很容易惹來殺身之禍,二來逃亡的事情實在太不光彩,這樣的恥辱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而也就是這樣,慈禧也越發看清了世态炎涼。尤其很多人在你得勢的時候卑躬屈膝,到了你出事的時候都避之不及,更有人落井下石。

好在這個時候還有兩個忠心人的存在,幫助慈禧化解了不少危機,其中一個就是後來複辟的張勳,在護送慈禧的路上,張勳明明都走的屁股上流血了,還要堅持護送,這讓慈禧十分感動,是以之後恢複勢力後,第一時間給予張勳優待。

而另一位就是屠夫岑春煊,他不但給慈禧站崗,還料理了慈禧的一應夥食,讓慈禧逃亡路上終得一些安穩。而之後的岑春煊也在慈禧的庇護下,一度成為了封疆大吏。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當然,逃亡這種苦差事,僅靠忠心是遠遠不夠的,他們一路從北京逃到了山西,每走一程都開支巨大。但是慈禧出逃的時候實在太過匆忙了,身上根本沒幾個錢,逃離北京沒多久就花光了,之後雖然都在找官府支援,但是官府都有各種理由,給不出什麼資金。

不得已的慈禧隻好向商家籌款。

贈銀的喬家為何隻要四個字

當時的商人中,喬家絕對算是排行前列的一個,家财豐厚,而且慈禧身邊剛好有認識張家的門路,于是等到情況好轉,過慣了好日子的慈禧自然不願繼續受苦,主動聯系到喬家,希望對方資助十萬兩白銀,自己之後也會送上充足的回報。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那時候的慈禧一路出逃很是狼狽,其實很多人都不敢确定慈禧還有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是以很多商人都是不願意出資的。但是喬家家主顯然是一個聰明人,他甚至沒有經過多少思考,就直接拍闆給了慈禧十萬。

這可讓一路備受冷落的慈禧感動不已,當即許諾自己可以滿足喬家人一個願望,無論他們提出什麼要求。

要是換作一般人,要麼就是想高官厚祿,要麼就是想美妾嬌妻,或者就是金山銀山。但是喬家人沒有這麼做,他們的家主甚至拒絕了慈禧的好意,表示自己不要權也不要錢,隻想要慈禧給他們的宅子題四個字。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這可讓大家有些摸不着頭腦了。雖然慈禧的書法确實寫得不錯,即便是當今的人鑒定,也言說慈禧的書法可以達到大師水準,可是喬家畢竟是生意人,不大可能會做這種虧本的買賣,畢竟四個字賣出花來也是抵不了十萬白銀的。

但是在慈禧眼裡,這就是喬家人忠心的表現啊,當即欣然應允,并題下了“福種琅嬛”幾個大字賜給喬家,之後就喜不自勝的帶了錢離開了。

之後,慈禧雖然幾經輾轉,又成功回到了紫禁城,包攬了大權。追憶這段逃亡經曆,慈禧不可避免想到了慷慨的喬家,作為回報,慈禧指令各省,以後上繳的錢财一律交給喬家的票号來處理,此外,庚子賠款也交由喬家經營。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就這樣,喬家表面上隻要了簡單的四個字,背後卻收獲了全國統一的資金管轄權,所獲利潤何止十萬白銀?而這份恩情,也足以讓慈禧銘記一輩子,日後有什麼需要,都是可以讓慈禧網開一面的存在,不得不說生意人就是精明!

小結

慈禧和喬家的品行我們不做評價。隻是慈禧出逃,作為生意人的喬家慷慨出資卻隻求四個字作為回報的做法,倒可以讓我們相信一個道理,那就是得失之間往往是互相的,有失才有得,凡事還是要從長遠來考慮。

慈禧逃跑時向喬家借了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隻要4個字

甚至有時候可能你收獲不了什麼回報,但是若你什麼都不肯嘗試,隻是一味停留在原地,又何談進步,何談結果呢?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