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官榮歸故裡怕被笑話,以木箱裝磚掩人耳目,皇帝:換成真金白銀

衆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君主集權在雍正帝在位時期達到頂峰,再加上曆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皇帝的勵精圖治,清朝也步入巅峰時期,史稱“康雍乾盛世”。然而盛極必衰的道理大家也都懂,到乾隆年間,各項積弊凸顯,各級官吏更是貪腐成風,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卻有一位官員用一生将“清廉”二字诠釋到了極緻,備受時人及後世的贊譽。

清官榮歸故裡怕被笑話,以木箱裝磚掩人耳目,皇帝:換成真金白銀

清朝官員塑像

此人便是清朝名臣孫嘉淦。孫嘉淦,字錫公,山西興縣人,自小家境貧寒。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孫嘉淦中進士,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于直言而出名。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雍正皇帝繼位。登基之初,大臣們深知皇帝性格喜怒無常,都不敢直言進谏,隻有時任翰林院檢讨的孫嘉淦上疏建議他“親近兄弟、停止納捐、西北收兵”。不得不說,孫嘉淦的上疏恰恰戳中了雍正皇帝的痛處,雍正皇帝閱後大怒,還是以事斥責翰林院掌院學士:“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

清官榮歸故裡怕被笑話,以木箱裝磚掩人耳目,皇帝:換成真金白銀

乾隆皇帝劇照

當時文華殿大學士朱轼在旁邊,委婉地說道:“嘉淦誠狂,然臣服其膽。”雍正皇帝聞言沉思片刻,也開懷大笑道:“朕亦且服其膽。”于是,雍正皇帝立即宣孫嘉淦入宮,将他擢升為國子監司業。需要指出的是,除敢于直言進谏外,孫嘉淦在為官方面也頗有可圈可點之處。衆所周知,古代生産力比較低下,糧食産量很多時候都不足以養活全國群眾,尤其是遇到天災更是餓殍遍地,是以一旦遇到特殊情況,朝廷都是會禁止民間利用糧食釀酒的。清朝建立初期,各地飽經戰亂之苦,生産秩序尚未恢複,糧食較為短缺,是以官方曾下令嚴禁民間釀酒。

清官榮歸故裡怕被笑話,以木箱裝磚掩人耳目,皇帝:換成真金白銀

民間采用傳統工藝進行釀酒

孫嘉淦出任直隸總督後,他在民間走訪調查,發現民間釀酒大多是采用高粱、谷糠、豆皮等原料,這些邊角餘料并不能用以充饑果腹,通過釀酒這一方式進行合理利用,其實有利于百姓的生活。是以孫嘉淦在奏折中正式提出對民間釀酒予以解禁,得到了皇帝的準許,一時間群眾對其稱贊不已。然而這樣一位愛民如子的清官,卻也有自己的難處。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孫嘉淦以年老為由乞骸骨,獲批後他卻犯了難——自己曆任直隸總督、湖廣總督、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等要職,也算是位高權重,然而卻沒能攢下多少家産,如今榮歸故裡之時如此寒酸,豈不是會遭鄉鄰嘲笑?

清官榮歸故裡怕被笑話,以木箱裝磚掩人耳目,皇帝:換成真金白銀

清代馬車實物

經過一番冥思苦想,孫嘉淦最終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他叫來家仆,讓他連夜買來十幾口大木箱,然後趁着夜色往裡面裝運磚頭。第二天,孫嘉淦命仆人找來幾輛馬車,然後指揮着民夫将沉重的木箱抱到馬車上,浩浩蕩蕩地啟程回鄉。誰知孫嘉淦前腳剛走,後腳就被政敵參了一本——有人說他平時故作清廉,實際上卻是個大貪官,如今一回鄉就露了餡兒,裝運家财的馬車就有好幾輛。乾隆皇帝聞言有些不悅,于是命人追趕孫嘉淦并對其家财進行檢查。誰知欽差攔下馬車後,卻愕然發現木箱之中裝着的全是磚頭。

清官榮歸故裡怕被笑話,以木箱裝磚掩人耳目,皇帝:換成真金白銀

這時,孫嘉淦才将自己的舉動和心事向欽差吐露。欽差返京向乾隆皇帝彙報後,後者為其清廉所感動,于是命人拟旨,要求沿途官府用金錠和銀錠替換孫嘉淦所帶木箱中的磚頭,以作為對其清廉行為的褒獎,此事也令孫嘉淦名揚四方。兩年後,孫嘉淦應乾隆诏書重新回京,入值上書房,此後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也算是位極人臣。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十二月,孫嘉淦病逝,享年七十一歲,乾隆皇帝賜谥“文定”,以褒揚其“慈惠愛民、純行不爽”的高潔品行。

參考資料:

《清史稿·孫嘉淦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