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雀型和夜貓子型,不同的作息,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

公元4世紀時,就有1位船長發現,某些樹葉的運動,存在晝夜差别。到了20世紀初,科學家認識到,不僅是植物,而且,動物和咱們人類也擁有生物鐘。2017年,3位美國科學家因為确定了生物鐘的運作機制,并且分離出了1個控制正常晝夜節律的基因,獲得了諾貝爾獎。最近,以色列學者首次發現,睡眠模式與飲食行為及腸道微生物組之間存在聯系。咱們現在就來介紹其中的要點。

雲雀型和夜貓子型,不同的作息,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

根據早期研究的結論,學術界按人們自然覺醒或睡眠的傾向,将睡眠模式劃分為不同的時間型,清晨型,也叫雲雀型,習慣早起,早晨活力最強。晚睡型,也叫夜貓子型,半夜以前不睡覺,早晨機體運作困難。這2種類型的人,所占比例并不高,其餘的大部分人,則屬于中間型。以往,學者們通過觀察性研究發現,夜貓子型的人,經常熬夜,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精神障礙、以及其他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雲雀型和夜貓子型,不同的作息,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雲雀型與夜貓子型的人,在生理功能、認知水準、人格結構等方面,都存在着顯著的差異,這種現象,促使科學家深入探究這些差異的形成機制,以色列學者将研究的視野,瞄向了腸道微生物組。

雲雀型和夜貓子型,不同的作息,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

學者們公開招募了91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這些人會送來自己的糞便樣本,并且報告睡眠模式和飲食行為,研究人員則對樣本進行DNA測序。結果表明,雲雀型與夜貓子型的人之間,存在着腸道微生物組差異。雲雀型的人,另枝菌屬Alistipes的比例較高,夜貓子型的人,毛螺菌屬Lachnospira的含量更高,這種細菌可以産生丁酸鹽,而丁酸鹽屬于短鍊氨基酸,是睡眠與覺醒相關信号的來源。這項研究的發現證明,睡眠模式,與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組成,存在着密切關聯。

雲雀型和夜貓子型,不同的作息,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

通過問卷調查還發現,雲雀型與夜貓子型的人,在飲食行為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異。雲雀型的人,攝入的水果和蔬菜較多,主要通過喝水補充水分,較少進食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夜貓子型的人,喜歡吃高脂肪食物,攝入大量的肉類,不愛吃水果,而且,會喝大量的含糖飲料。

雲雀型和夜貓子型,不同的作息,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

此次研究,描述了腸道細菌在不同作息類型的人之間的變化,也可以确定,腸道微生物組的構成,會受到生活習慣的影響,但是,目前還不能确認睡眠模式、飲食行為、腸道微生物構成之間的因果關系。到底是腸道微生物構成先發生變化,促使人們改變作息習慣,進而進食更多不健康的食品?還是反過來,因為不能按時睡覺,是以進食更多的不健康食品,導緻腸道微生物構成改變?相信科學家,不久就會為咱們帶來最終的答案。

雲雀型和夜貓子型,不同的作息,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已經發現,腸道微生物也會受到生物鐘的調控。以色列學者曾經做過1項研究,對24小時晝夜生活規律的小鼠的排洩物樣品進行分析,每隔6小時取1次樣本,結果發現,樣本中60%的細菌數量和互相幹擾,都會出現在晝夜之間發生波動,光線較暗的時候,細菌活動,消化營養物,修複DNA,并且不斷增長。光線較強的時候,微生物就變身為管家,開始忙着排毒,生長出鞭毛,幫助微生物運作。科學家将生物鐘分為中央時鐘和周圍時鐘,中央時鐘調節睡眠與覺醒,以及食物攝入節律和能量消耗,控制激素分泌。周圍時鐘,比如,腸道微生物活動,會調節葡萄糖吸收,肌肉、脂肪、肝髒等周圍時鐘,則會調節胰島素敏感性,胰腺周圍時鐘調節胰島素分泌。如果作息紊亂,晝夜節律系統不同步,就會導緻多種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咱們的祖先,千百年來習慣于農耕生活,日出而作,晚上沒電,從不熬夜,是典型的勤勞雲雀型。帶着祖先留下的基因,卻要當夜貓子,天天與自己的生物鐘較勁,必然會付出健康代價。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