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一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他如何報答的老農一家

在中國戰争史上,侵華戰争絕對算得上史詩級的血淚教訓,日本闖入中國領土肆意侵略,搶奪财物,屠殺百姓,可謂是惡行累累,臭名昭著。事實上,不止是中國,就算在二戰其它戰場,各國對日本的評價都不好,大家對于日本人可謂是深惡痛絕,而這絕大部分要歸功于日本的軍國主義教育以及天皇至上的信仰。盡管大家對于日本的惡行十分痛恨,但在二戰中國戰場,也曾出現過中國農民救治日本傷兵的事件,盡管這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河南一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他如何報答的老農一家

1945年左右,日本瀕臨投降邊緣,日本軍隊陸續撤離中國,國内傳來一片歡呼聲。可是盡管大部分日本軍隊都撤離了中國領土,但少許日本重傷兵依舊被抛棄留了下來,當時在中國河南地區,就有這麼一位日本重傷員。石田東四郎是日本撤退過程中被抛棄的一員,因為戰鬥中傷勢嚴重,滞留在了戰場上,無人理會。

河南一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他如何報答的老農一家

而孫邦俊是中國河南某村莊的一戶老實農民,機緣巧合之下他發現了奄奄一息的石田。按理說當時中國遭受日本洗劫,中國人應該很恨日本人才對,可是善良的孫邦俊實在不忍心看見一個大活人就在自己面前死去,糾結良久,他還是決定救他,并将他帶回了家。

将一個日本人帶回村子,可想而知村民的态度,完全不能接受石田的存在,可是因為孫邦俊一直極力維護,村民才忍住報複的沖動。後來石田傷勢好轉之後也會幫忙做農活,村民見他卻是老實巴交不曾有過什麼壞心思,便也默許了他的存在,甚至還會給他送吃的。孫邦俊生活清苦,但也絕對不會餓着石田,于是就這樣,石田就留在了中國,且一留就是47年。

河南一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他如何報答的老農一家

就連孫邦俊去世之後,還交代自己的後代也要善待石田,孫邦俊的兒子孫保傑一直謹記父親的叮囑,對待石田一如從前,而且還在石田的請求下幫助他尋找親人。孫保傑多次寫信聯系相關部門,但一直沒有回應。後來1992年的一天,日本交流團來到中國進行友好通路,孫邦俊家人聽聞後便拖政府幫忙聯系,想圓了石田的回家夢。了解清楚情況之後,交流團十分感謝孫邦俊一家,他們将孫邦俊的善舉記在心中,并幫助石田回家。

河南一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他如何報答的老農一家

後來回到日本的石田感念孫邦俊一家的救命之恩,不僅将其善舉弘揚開來,還為當地的家鄉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因為孫家拒絕了他的巨額感謝金,于是他就錢投入到将河南該縣的教育事業中去,還在當地修建了一座“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園”,以報答那些對他表達了善意的村民。

河南一老農收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他如何報答的老農一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