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革命者來說,清朝的覆滅是社會的一大進步,而對于那些清朝貴族而言,清朝的覆滅便是他們信仰的崩塌,曆史是永遠在進步的,大浪淘沙,在這浩浩湯湯的曆史長河中,它總會淘汰一些舊的東西,社會階級的更替便是如此,自工業革命以後,封建社會就注定是要被淘汰的,而清朝覆滅後,卻仍有一些貴族不死心,他們總想着複辟,再恢複所謂的皇權至上的社會。

愛新覺羅·善耆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的肅忠親王,他的祖上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到了他這一年代,家族也還鼎盛,善耆從小習武,前半生一直都在為清朝獻力,八國聯軍侵華後,善耆還想對風雨飄搖中的清王朝挽救,他對北京的市政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但是在曆史大的潮流中,善耆終究是一名渺小不能再渺小的阻力,他的一切作為,都沒有辦法力挽狂瀾,在他的所有期盼下,清朝還是覆滅了。
1912年,清朝覆滅後,善耆帶着自己的一家人前往旅順投靠日本人,并且在日本人的支援下,一直尋求着複辟,清朝那是他的信仰,他願意為了清朝嘔心瀝血,可這種行為在今天來看,無疑是一種賣國求榮的行為,日本明治天皇去世,善耆作為末代王爺,他竟以清室貴胄之尊,身着喪服,齋戒素食,為其服喪三天,實在是讓人遺憾,更别說,日本人當時對中國的态度,完全是剝削再剝削。
為了拉近和日本人的關系,善耆還将自己的第十四個女兒送給了日本人川島浪速,這個女兒長大後成為赫赫有名的大漢奸,她就是川島芳子,等于說,為了複辟,善耆不擇手段,能用盡自己的所有換取日本人的幫助,日本人也需要在中國的代言人,善耆的獻媚,讓他們看到希望,也給了善耆指出條件,第一件事,善耆決定組織“勤王軍”來配合日本政府的“滿蒙獨立活動”
蒙古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領土,日本人狼子野心,想将蒙古獨立出去,善耆作為中國人,不僅不反抗,反而還樂于助力,9月,善耆為勤王軍購置47輛大車的軍火,準備從公主嶺運到蒙古,路過東北時,被奉軍吳俊升的部隊查獲,第一次滿蒙獨立就此失敗。
1915年,當袁世凱搞複辟時,善耆也不甘落後,他決定趁機打出讨伐袁世凱的名頭,順便派人将北京拿下,再和華北以及蒙古,滿洲三省建立一個國家,為此,他散盡家财将所有東西都抵押出去,就當他準備動手時,袁世凱突然暴斃,此事再次宣告失敗。
複辟未成的打擊,讓善耆徹底的失去了希望,他告訴自己的孩子,不允許他們做民國的公民,也不準他們當民國的官,1922年,善耆郁郁而終,終年56歲。
善耆一生緻力于複辟,而他對日本人做的最大貢獻,或許就是将女兒川島芳子送給日本人,川島芳子是有名的女漢奸,在之後的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後,她都擔任了極其不光彩的角色,善耆作為清朝鐵帽子王爺,最後落得如此的下場,或許也是意料之中,賣國求榮的人,注定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而他的所作所為,也給國家帶來了極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