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時光流逝,這些為了人民英勇抗戰、保家衛國的偉人逐漸白發彬彬,有些人在漫漫時光隧道中已經先後離開了我們。而1987年裡這一天發生了一件大事,從此為後世之人留下了一些難以割舍的回憶。

為了編寫紅四方面軍的軍史,正處于安享晚年的一批老将們,重新聚到了一起,照了一張無比珍貴的合影,從此讓後世之人有幸一睹偉人的風姿,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可愛的面孔。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簡稱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和紅二方面軍并稱為中國工農紅軍。于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黃安七裡坪成立,這支部隊在曆史長河中湧現了很多優秀的将領。

單看這張照片,我們已經無法體會到他們再見之時心情如何,但是在他們依舊意氣風發的身姿面容中,仿佛看到了年輕時他們的英勇無畏。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中将杜義德,湖北黃陂人,是一位同時兼備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的将領。

1935年3月28日晚,紅四方面軍開啟了渡江戰役,幾十條木船在槍聲炮火中勇猛滑行,杜義德被任命擔任渡江指揮,需要立即帶領部隊架設浮橋,并且要求在大部隊過橋之前,騾馬、辎重不能上橋。杜義德便在架起浮橋之後,站在橋旁邊,雙眼時刻注視着橋上通過的部隊。

突然間橋頭發生阻塞,才知道是馱着辎重的兩匹戰馬堵住了路,馬蹄陷進了橋縫中拔不出來,阻隔了行進的隊伍,杜義德看到後立馬上前指令将馬推進江中,但卻被趕來的王近山阻止了,當時杜義德并不知道眼前這位是著名的“王瘋子”王近山,隻是聽過此人名号,卻未見過此人長相,此時兩匹馬也叫上了勁,戰士們推不動,杜義德見此便直接開槍打死了兩匹馬,王近山看到後便叫嚷了起來,杜義德也毫不相讓的說這是總指揮下達的指令,不能讓騾馬辎重影響部隊上橋。

随後引來了總指揮的關注,聽完事件的經過之後,總指揮嚴厲批評了王近山,這時杜義德才知道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瘋子”,随後便對着王近山憨笑着,自此這兩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之後成為了著名的"黃金搭檔"。

身為一代戰将,杜義德最大的特點就是勇猛,擅長硬碰硬,越強則強;成為一名勇者,是杜義德一生的追求,并且一直在這樣做。

他曾在戰争中多次受傷,身上包括鼻翼上大大小小有11道傷疤,他帶領的54團在攻打大楊潮時,一個團拼的隻剩下一百多人,全團全部參與到戰争當中,他的戰士王克勤帶領全班戰士,在一天之内擊退敵人40多次,自己卻無一傷亡,至此,他麾下名将如雲。

開國中将張才千,湖北省麻城市人,19歲才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他參軍相較于其他人來說比較晚,但他的信念卻也無比堅定。

他喜愛研究軍事戰略戰術,認真學習過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擅長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揮部隊作戰,曾多次在以少勝多的戰役中取得出色成就,擁有很高的軍事才能,也具有一定的上司能力。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中将程世才,湖北省大悟縣人,仿佛是天生的軍人,擅長絕處逢生,他的存在就意味着希望,戰場上的他總是擁有一種天生的悟性,每次帶兵作戰,都會将自身的勇猛強悍與細緻缜密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往往可以找到最佳戰機與最佳戰術,赢得最終的勝利。

開國上将陳錫聯,湖北省紅安縣人,14歲便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他在共産主義信念和無産階級黨性之間擁有堅定的原則,其一生都在立志追求真理,做人做事堅持實事求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自己的立場,擁有鮮明的旗幟,為中國抗戰以及國家建設貢獻了一生。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年之後,他就被調任到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當司令員,之後還兼任了炮兵學院的院長,為新中國炮兵部隊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并且展開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将炮兵隊伍發展的越來越壯大。同時也參與了中國第一顆飛彈基地的選址工作,多次帶領着專家穿越戈壁沙漠,也曾多次進出無人區,不怕苦不怕難,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為我軍飛彈部隊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貢獻。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少将李德生,河南省新縣人,14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李德生同志對黨對人民一直忠心耿耿,深受毛主席重視,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國家,為了人民獨立英勇戰鬥,為了國家建設勇沖第一線。

1951年帶領部隊加入了抗美援朝戰争,先後率領部隊進行了5次戰役,在金城以南的防禦戰争中,認真貫徹毛主席作戰指導思想,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改善了我軍的防禦态勢,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憑借機智靈活,與戰士一同浴血奮戰,通過反複争奪,最終擊退敵人數百次的猛烈進攻,赢得了上甘嶺戰役的最後勝利。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中将鄭維山,河南省信陽市人,15歲便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3歲時便投入到了革命事業,随着衆多将士們一同出生入死,經曆了多場戰争,立下累累戰績名垂青史,15歲的少年依然赤膽不改,懷有一身正氣,對黨的忠心後人得見。

鄭維山小小年紀就被任命做了師部的政委,這支部隊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部隊,長征時期經曆了兩次草地,翻越了兩次雪山,但凡有戰争,無論是重大的戰役還是艱險困難的惡戰,總能看到鄭維山和他的部隊。他總是會在關鍵時刻以及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有膽量也有魄力,對自己的言行十分負責,敢于擔當。

在抗美援朝的金城反擊戰中,對于883.7高地的主張與他人産生了分歧,鄭維山便放下一句“殺頭殺我的”毅然堅持了自己的決定,最後戰争結束,也的确證明了鄭維山的決定是正确的。

鄭維山是一個極其細心的人,打仗也是如此,他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以中央上司人對他極具信任,他是一個敢于擔當也是擔得起的人。

1998年他被确診為肺部惡性良性腫瘤,手術開始前,他提醒醫護人員不要給他全身麻醉,怕影響到日後的恢複和記憶,手術完三天之後他便開始下地行走,五天後就出現在了走廊裡,一度吓壞了身邊人。

在不知自己病情會向什麼方向發展的時候,他瞞着所有人寫了一封遺書,要求将自己的喪事從簡,不要搞遺體告别儀式,不開追悼會,遺體交給醫院進行解刨,骨灰不要麻煩從業人員,讓孩子撒到老家村後的大山上就行。人活一世盡心盡責,死後了無遺憾,不徒增他人麻煩。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少将劉華清,湖北黃安人,15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被稱作為中國的"現代海軍之父"和"中國航母之父",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曾是長征大部隊中孤軍奮戰部隊中的一員,3000多名将士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先遣隊”的旗幟,孤獨的走在長征之路上,行進途中一度與中央失去了聯系,甚至連遵義會議的召開都不知道,直到1935年7月才得到了中央的消息。

他是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的模範生,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擅長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不斷堅持求真務實,不喜歡空談,凡事開始前必須要深入基層,細緻調查,做好研究,崇尚科學,尊重人才,正是這些優良品質讓他在國家建設中成為了重要力量,也赢得了全軍指戰員和廣大人民群衆的崇敬與愛戴。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上将陳再道,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新村程家沖人,20歲加入農民自衛隊,陳再道同志是長期戰争中拚殺出來的一員戰将,打仗非常英勇,連毛主席都對其連連稱贊。

陳再道是完完全全按部就班拼殺出來的勇将,從當戰士起,便一直沿着班、排、連、營、團、師、軍長的順序,一步步穩紮穩打的成長為進階指揮員,他帶兵的經驗極其豐富,每一階段都有體驗,他作戰很勇猛,多次身負重傷,但憑借着靈活機智,解決了一切困難,不斷的戰勝着敵人,成就了自己大無畏革命的一生。

開國中将秦基偉,湖北省紅安縣人,15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秦基偉參加紅軍之後,經過短短幾個月的訓練之後,就被分到三團機槍連當了一名戰士,參與的第一次戰鬥,是與國民黨郭汝棟帶領的第二十軍部隊交戰,當時秦基偉的武器就是一根梭标,他渴望得到一把屬于自己的槍,于是拿着梭标就大喊着沖向敵軍,完全不顧槍林彈雨,光憑氣勢就吓退一名敵軍,繳獲了一支手槍,自此便拿着自己繳獲的槍支英勇殺敵,這次的戰鬥,使他被提拔成了副班長,短短幾個月之後,就又升至班長、排長。

在激烈的上甘嶺戰役中,秦基偉将自己勇猛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緻,七天七夜的激烈戰鬥中,他從未合眼睡過一次覺,長時間的熬夜作戰指揮,讓他身體逐漸吃不消,走出坑道之時,一度差點昏厥過去,連上廁所都需要人員攙扶,就在這種頑強的意志之下,終于帶領着部隊赢得了最終的勝利。

秦基偉将軍是個好玩的人,當支隊長的時候能玩得起迫擊炮,當分區司令的時候也能拿得起照相機,當縱隊司令的時候也能開得一手好車,無線電也能玩得得心應手,上甘嶺戰役中還玩起了喀秋莎,就是這樣一個好玩善學之人,被周總理稱之為,文化人中的沒文化人,沒文化人中的文化人,實屬是一個有趣之人。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少将肖全夫,安徽省金寨縣人,14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他曾為新疆的建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1980年便開始新疆部隊的建設工作,狠抓部隊基礎建設,嚴格作風紀律,組織進行了一系列的針對性實兵演習,在此期間不斷推動了軍民之間的團結,穩定了新疆的各項政治工作,為新疆的建設、軍區部隊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少将周世忠,湖北人,12歲便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

在長征期間,部隊渡河期間,身後的敵騎兵團沖殺了過來,交通隊與軍政委吳煥先沖上前阻擊敵人,在交戰中,吳煥先不幸中彈身亡,随後全體戰士都憤怒了起來,共同将敵人逐一消滅,最後周世忠親手擊斃了敵軍團長,為吳煥先同志報了仇。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少将尤太忠,河南信陽光山磚橋鎮人,13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尤太忠是王近山的三大愛将其中之一,這張合影拍攝之時,當時尤太忠任職于廣州軍區的司令員,在拍攝後的第二年,尤太忠就趕赴北京任職,擔任起了軍委紀委第二書記,同年就被授予了上将軍銜。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少将傅崇碧,四川省通江縣人,16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抗美援朝期間,35歲的少帥傅崇碧被臨危受命,帶領63軍在鐵原設立埋伏,在這場戰役當中,經過與美軍四晝夜的艱苦奮戰,終于将美軍逼退,但63軍傷亡也很慘重,傅崇碧受重傷導緻昏迷,在醫院救治了四天,終于蘇醒,睜開眼後的第一句話便是“我要兵”,此話一出,在場的人無不淚如雨下。

傅将軍生活很簡樸,自己的工資全部都被節省積攢了下來,這些錢并不是留給自己的子女,而是留給家鄉建設的,将軍去世之後,子女便按照他的遺願,将攢下的20萬積蓄全部捐獻給四川省的"希望工程",借以抒發了一位老共産黨員,對家鄉人民和家鄉教育事業的深情厚誼。

在這張合照之中位于中間位置的兩位将軍,便是今天的主角,左邊是紅四方面軍的總司令徐向前,是開國元帥之一,是一位舉世矚目的将才,為新中國解放事業立下了累累戰功。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開國少将王誠漢,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人,13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王誠漢是少見的擁有過,許多複雜多變的戰鬥經曆的将領,1934年11月16日,王誠漢所在部隊作為先遣隊,率先離開了鄂豫皖根據地,開始實施戰略大轉移,他們這一次的行動也受到了敵軍的重視,行進不久便遭到了敵軍的圍堵,最終死裡逃生活了下來。

第二年在直羅鎮戰役中不幸身負重傷,一開始是左手受傷,但在後來追殲逃敵的時候,不幸被子彈射穿了左腿的股動脈,戰鬥結束之後才被送往醫院救治,但由于當時麻醉藥物奇缺,最後他咬着一根木棍,活活堅持着完成了手術,讓當場的醫務人員都感到驚訝,左腿痊愈之後,還是留下了後遺症,比正常的右腿要短上幾厘米,自此他的左腳鞋中總會多墊幾雙厚鞋墊,雖然有一點作用,但是走路時還是可以看出不同。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徐帥在我國軍史上榮獲了衆多第一獎項,是唯一一個把最高軍職全部當遍了的将帥,畢業于黃埔軍校,也是當時黃埔一期共産黨員中軍職最高的将領,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總指揮。

徐向前溫文爾雅的外表與其戰鬥風格差異巨大,往往剛見過徐帥的人,總會認為他有些腼腆木讷。但實際上,徐帥的内心是剛烈無比的。

每一場戰鬥,徐帥都是沖在最前方的一位,在激烈的戰場上,總能看見徐帥持槍殺敵的英姿,紅西方面軍擅長啃硬骨頭,打硬仗,都與徐帥的指揮風格分不開。

作為紅四方面軍的老上司,其在場的将領,剛開始都是跟随着徐帥開啟了自己的革命旅程,當時大多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徐帥對于他們來說既是他們的首長,也是他們的大家長,教導他們成為一個優秀英勇的将士,但不乏呵護愛護着他們,無論後面有了多高的成就和官職,面對敬愛的老首長,還是要恭恭敬敬的喊一聲老首長,在徐帥面前,他們永遠都是孩子。

1987年37名老幹部合影,涵蓋各軍區首長,其排列順序有何講究?

在徐帥左手旁坐着的人便是李先念,湖北黃安(今紅安)人,1983年4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88年4月當選為第七屆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由于授銜之時在政府中擔任着要職,于是便拒絕了獲得軍銜。

李先念雖在戰場中沒有過多的英勇事迹,但在政治領域卻頗有作為,當時李先念已經被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屬于正國級上司人,徐帥當時是任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這兩人坐在中間位置是毫無争議可言的。

但不管身份地位有多大的差異,他們都是我們引以為傲的革命家,是為我們如今幸福生活而奉獻一生的人。這張照片将戰亂時期的戰友之情又牽動了起來,初見時意氣風發,還是青澀的孩童,身處于動蕩的亂世;再聚之時彼此已是白發蒼蒼,有些故人已經先行離去,彼此之間都曾有過生死的羁絆,祖國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經變化巨大;這種感情已經不足以用言語表達,如今這張照片成為了他們留給世人的回憶。

篇幅較長,感謝您耐心觀看,創作不易,您的支援是我們創作最大的動力,喜歡不要忘記點個關注,如有任何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