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綽号,又稱外号、诨号、在部分中國方言中綽号等同于花名。中國人是喜歡給人起綽号的,有時候是表示尊敬、親密,有時候則表示憎恨、侮辱。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亂世,三國群雄們都有哪些綽号呢?今天我們盤點一下魏蜀吳三方勢力之外名人的綽号及出處: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袁術——路中悍鬼、冢中枯骨

雖然袁術在《三國演義》中似乎啥也不是,就是大草包,但在真實的曆史上袁術的勢力一度也曾經是非常強大的,否則袁術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各路諸侯仍然處于紛争之時貿然稱帝。不過袁術身上官二代、富二代的纨绔屬性實在太強,是以混了兩個綽号——路中悍鬼、冢中枯骨。

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又是嫡子,是以袁術的年輕時候的仕途非常順利。據《魏書》記載袁術擔任長水校尉時,奢淫無度,騎乘豪華的車馬,氣勢壓人,百姓編綽号諷刺他說:“路中悍鬼袁長水”(為長水校尉,好奢淫,騎盛車馬,以氣高人,語曰:‘路中悍鬼袁長水’)。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同為名門世家的孔融,就非常看不上袁術,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逝,遺言讓劉備接任豫州牧,劉備百般推辭,甚至搬出了當時割據淮南的袁術。孔融卻對劉備說,袁術豈是憂國忘家志在天下之士,不過是墳墓中的枯骨罷了,何足介意!(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公孫瓒——白馬将軍

劉備的同學,漢末東北猛男公孫瓒,其實是靠着打東北邊境的鮮卑、烏桓人起家的。《後漢書》曰:“瓒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号“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在烏桓人眼中,公孫瓒是悍不畏死、戰力超群的白馬長史,是以公孫瓒也被稱為“白馬将軍”。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白馬義從後擴充成相當規模的部隊,一時威震塞外,烏桓“乃畫作瓒形,馳馬射之,中者辄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白馬将軍公孫瓒統領的白馬義從,也成為漢末三國赫赫有名的特種部隊之一。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劉表——坐談客

劉表,字景升,東漢末年天下名士,控制荊州近二十多年的時間。當然在《三國演義》以及民間的評價中劉表是個隻知自守,沒有進取心的家夥。公元207年,曹操準備北征三軍烏桓,徹底消滅袁氏勢力,衆将擔心劉表趁機偷襲曹操後方,郭嘉卻認為劉表隻會空談,斷然不會出兵(表,坐談客耳)。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張繡——北地槍王

張繡是張濟的侄子,張濟本是董卓麾下中郎将,是以張繡其實是西涼軍團的“餘孽”。在一些民間評書中,張繡被封“宛城侯”,人稱“北地槍王”,使一杆虎頭金槍。張繡是國術名家童淵的大徒弟,他的“百鳥朝凰槍”威震天下,戰宛城時由胡車兒偷走典韋的雙戟,然後得以槍挑典韋。

童淵本來隻收徒兩人,一人是“宛城侯”張繡,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張任。兩人均學了他的“百鳥朝凰槍”,并且闖下了極高的名望。童淵晚年隐居深山,後經趙雲求拜,收了趙雲為關門弟子。趙雲藝成下山後,自創了一套“七探蛇盤槍”,并且擊敗了張繡。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劉璋——守戶之犬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經給劉璋下過一句評語“劉璋暗弱”,史上對于劉璋的評價基本上都和諸葛亮類似,認為劉璋雖然具有益州,但其實是個守都守不住的窩囊廢。《三國演義》經典回目“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就曾說劉璋是“守戶之犬”,看不起劉璋的意味非常濃厚。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司馬徽——水鏡先生

除了以上的各路諸侯,還有一位隐士也是大名鼎鼎。這裡要說一下《三國演義》中稱司馬徽為“水鏡先生”并非杜撰。據《襄陽記》記載,司馬徽與荊州名士龐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陽的韓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人均有交往,關系甚密被龐德公稱為“水鏡”,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了大名鼎鼎的“卧龍、鳳雛”。

三國人物綽号之各路諸侯篇,冢中枯骨、白馬将軍、北地槍王

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其實是《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台詞。另外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綽号,比如關羽說顔良是“土雞瓦狗、插标賣首”,還有韓馥口中的“上将潘鳳”,“三國第一猛将”邢道榮等等,都讓《三國演義》和各種評書、影視作品更加出彩。

以上三國人物的綽号,都是小編收集整理所得,肯定不夠全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小凡讀史,專注于三國曆史,持續為您提供精彩的三國曆史知識,歡迎關注、評論、點贊、收藏!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演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