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曆史上之後一個封建王朝,從皇太極改國号為大清開始算起,一共延續了296年的時間,一共傳了12位皇帝。而清朝發展到頂峰的一段時期,無疑便是曆史上著名的“康雍乾盛世”了,這段盛世經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123年的時間,此後清朝便開始由盛轉衰,直至1912年滅亡。

康雍乾盛世的創始者無疑便是康熙,他8歲登基,16歲親政。在康熙繼位之初國内和國際的情景都是非常嚴峻的,首先因為順治去世的早,康熙尚且年幼。順治帝在臨終之際冊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鳌拜為四大輔臣。
但是這四大輔臣卻因為權利之間的沖突人勾心鬥角,最後鳌拜更是逐漸的專擅實權,鳌拜專權之後驕橫跋扈,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裡。但康熙掌權之後,便一舉擒殺了鳌拜,并鏟除其黨羽,實操朝政大權,當時的康熙不過十幾歲而已。
臣子之間的争鬥好處理,但是自家兒子之間的争鬥卻讓康熙頗為頭疼了。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了兩歲的阿哥胤礽為皇太子,但是太子長大後卻變得驕縱與蠻橫,父子間的關系一度變得十分緊張。
最終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之後引發了衆多阿哥對皇位的觊觎,繼而引發了“九子奪嫡”之争,這場鬥争從1708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康熙1722年去世,最後由雍正繼位。
其實雍正在衆阿哥當中并不是最被看好的一個,很多曆史學家都認為,雍正之是以能從“九子奪嫡”中勝出,其中有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康熙想把皇位傳給他的孫子乾隆,是以要先把皇位傳給雍正,康熙真的有那麼喜歡乾隆嗎?
根據史料記載,一次康熙趁着有空,便來到了雍正府上遊玩,雍正自然是熱情的招待了康熙,兩人聊得興起的時候,雍正便順帶的提了一下,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弘曆一個是弘晝,我們知道,弘曆正是乾隆的本名。
康熙兒子衆多,孫子更是多達上百。再加上公事繁忙,很多孫子甚至十幾歲了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皇爺爺一面。而康熙第一次見弘曆便極有好感,首先是因為弘曆長相清秀俊美,而且在見到自己時也沒有膽怯,談吐舉止落落大方。
康熙想起了自己十幾歲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嗎?随後康熙考了弘曆一些問題,沒想到他全都對答如流。康熙問弘曆年齡,弘曆答道“12歲”,康熙大吃一驚,連酒杯都掉地上了,心中沉吟道:此子将來必是帝王之才。
回宮之後,康熙當即命人要來了弘曆的生辰八字,康熙一看生辰八字後更是欣喜若狂,天生的大富大貴命,将來王朝的中興便靠他了。于是康熙命人把弘曆接到了宮中親自教養,并在心中已經把雍正定為了繼承人。而雍正繼位後,弘曆自然成為了皇太子的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