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曆任皇帝是滿洲愛新覺羅氏,而滿洲八大姓實際是指滿洲八大貴族,但貴族中也分三六九等,那麼哪個姓氏最顯赫?不是富察氏也不是那拉氏。

滿洲八大姓分别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裡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滿洲一開始屬于部族名稱,并不是地名,這一情況在《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中明明白白的記載了:
“滿洲一詞,來源未久,表示部族之号,若肅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
後來到1635年,皇太極釋出改族名為滿洲的指令,此後滿洲便有了地理名稱和民族名稱的雙重意義,辛亥革命後,作為民族名稱的滿洲成了“滿族”。
雖然清太祖的繼福晉富察·衮代,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後、哲憫皇貴妃和晉妃,道光帝的恬嫔以及同治帝的淑慎皇貴妃都是出自富察氏,但富察氏并不是滿洲八大姓中最顯赫的。
而清朝皇帝的後宮,出自那拉氏一族的皇後嫔妃就更多了,清顯祖的繼妃,清太祖的孝慈高皇後和側妃,清太宗的繼妃和側妃,清世祖的庶妃克裡那拉福晉,清聖祖的惠妃和通嫔,清世宗的孝敬憲皇後,清高宗的皇後那拉氏,清宣宗的和妃與順嫔,清文宗的孝欽顯皇後和璷妃、璹嫔、玉嫔,清德宗的孝定景皇後都是出自那拉氏,其中屬于葉赫那拉氏的居多,達到了12位。
“清亡于葉赫那拉”這句話倒也顯得在情理之中,因為後宮中有多人是出自葉赫那拉氏一脈,撞槍的幾率就高了許多,偏偏幹預朝政的慈禧以及簽訂退位诏書的隆裕太後,就是出自葉赫那拉氏。
但那拉氏卻并不比鈕钴祿氏顯赫,鈕钴祿氏才是滿洲八大姓中最顯赫的,清初,鈕祜祿·額亦都位列“開國五大臣”之一,皇太極繼位後,讓鈕祜祿·額亦都配享太廟,與瓜爾佳·費英東位列清太祖神位左右。
而皇太極的原配夫人就是鈕祜祿·額亦都的女兒,但後來被休了。另外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後、溫僖貴妃以及庶妃以及雍正帝的孝聖憲皇後都是出自鈕钴祿氏,孝聖憲皇後則是乾隆帝的生母,另外乾隆一朝的大貪官和珅也是鈕祜祿氏。
清朝帝王後宮中,鈕钴祿氏做皇後的有6位,其中除了乾隆帝的生母是鈕钴祿氏,鹹豐帝的母親也是鈕祜祿氏,并且鹹豐帝的皇後孝貞顯皇後(即慈安太後)同樣是鈕祜祿氏。
鹹豐帝去世後,兩宮太後垂簾聽政,慈安太後在世一刻,慈安太後都不敢在明面上鬧出大動作,這事還可以從慈安與慈禧的娘家可以看出。
雖然慈安太後的母親是妾室,而慈禧太後的母親卻是惠征的正妻富察氏,但慈安太後的父親是朝中大臣,其家族世代和愛新覺羅氏聯姻,娘家勢力擺在那,慈禧自然不可能成為鹹豐帝的皇後。
但由于慈安太後對權勢沒有那麼在意,慈禧太後則在朝廷中拉幫結派,逐漸掌握了大權,清末,慈禧太後也是通過提拔漢族官員,以此壓制滿清官員,進而穩固了自己的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