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一秀才,出門被強盜打劫,強盜突然下跪說:我送你100兩銀子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中國諺語

古人的觀念當中,善惡因果,報應不爽。一個人種下什麼因,就會結出什麼樣的果。而有的時候之是以一個人種下了善因,卻沒有出現善果,隻是因為還沒有到他該受到懲罰的時間而已。

這種觀念雖然比較迷信,但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在古代那樣一個法律并不普及的時代,道德的限制成為人行為的主要限制力,因果報應循環這樣一個理論在老百姓的心裡還是有一定威懾力的。

清朝一秀才,出門被強盜打劫,強盜突然下跪說:我送你100兩銀子

不過理論可不單單僅停留在理論方面,在這樣一套說法之下,也誕生了非常多的故事,這些故事主要是用來印證這一個理論的。比如曾經有過一個故事,就論證了善因會結出善果。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呢?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秀才無意之間救了一個犯人,後來這個犯人不僅報答了這一恩情,還讓這個秀才發了一筆小财。

一、善因的種下

在清朝順治朝初年的時候,在山東省福山縣有一位姓吳的秀才,有一天他到城外遊玩,城外的景色讓他的心情大為舒暢,中午的時候,不知不覺間他就有些累了,于是他便在路邊的一家酒館點了幾個小菜和一壺酒,坐下歇息了起來。

這個時候酒館裡又來了三個人,他們疲憊至極,行色匆忙。這是兩個衙役壓着一個囚犯經此過路,眼看已是中午,于是便來到了這家酒館吃飯歇息。

中間的那位犯人身材高瘦,面容非常的憔悴,他盯着吳秀才桌子上的好酒好菜,不停的在吞咽着口水。

清朝一秀才,出門被強盜打劫,強盜突然下跪說:我送你100兩銀子

看見囚犯此般模樣,吳秀才也于心不忍,于是他便問這個囚犯:“你是不是肚子餓了?”,囚犯回答他:“我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這讓吳秀才起了恻隐之心,這個囚犯看起來并不像是做過大奸大惡之事的人。

于是,宅心仁厚的吳秀才便把自己桌上的酒菜端到了這位犯人的面前,兩位負責押運的衙役自顧自的吃着,倒是也沒理他們。

囚犯也沒跟吳秀才客氣,他饑腸辘辘,連筷子也來不及拿,直接就用手抓着飯菜狼吞虎咽了起來。

頃刻之間就将吳秀才給他的飯菜吃了個幹幹淨淨,而且看他的樣子似乎還意猶未盡。

想着這個囚犯此行不死也要脫層皮,善心大發的吳秀才于是又讓店家為這個囚犯做了一個紅燒豬肘子,并帶上十張蒸餅,就算是死,也要讓他吃個飽。

清朝一秀才,出門被強盜打劫,強盜突然下跪說:我送你100兩銀子

這個囚犯同樣不跟他客氣,直接将足夠好幾個人吃的肘子跟蒸餅都吃掉了,吳秀才見這位犯人如此的豪氣,于是便問囚犯:“你想再喝點酒嗎?”。這囚犯壓根就沒把自己當外人,回答到:“有酒的話那再好不過了”。

于是,吳秀才又讓酒家為囚犯送上來一盤美酒,隻見囚犯連着喝了十幾碗,這個時候他才心滿意足。

受此大恩,這個囚犯在吃飽喝足之後便跪倒在地,向吳秀才道謝。

他對吳秀才說,:“我是一個囚犯,您對我如此的照顧,我必然不會忘記您的恩德。不知您尊姓大名,如果我有幸不死,日後必當報恩。如果我此去無回,知曉恩人的名字,九泉之下也好為您歌功頌德!”

吳秀才心裡倒是沒有想這麼多,他隻對這個囚犯笑了笑。這個時候吃飽了的衙役拉起囚犯便離開了,而吳秀才也遊玩之後盡興而歸。這個囚犯最終的下場究竟如何呢?

清朝一秀才,出門被強盜打劫,強盜突然下跪說:我送你100兩銀子

實際上,這個囚犯還真的就活了下來,後來還在偶然之中實踐了自己的諾言,報答了吳秀才的這一番恩德。

二、善果的結成

時間一晃便過去了幾年,這位吳秀才苦讀詩書,終于等到了考試的這一天,他前往縣城參加科舉考試中的鄉試。

然而吳秀才最終還是沒能金榜題名,讀書十幾載功名不顯,這讓吳秀才非常的羞愧,再加上盤纏路費早就被他花光了,于是他隻能在省城漂泊。

吳秀才在省城有一些老鄉和朋友,他們在知道吳秀才的境遇之後,紛紛慷慨解囊,向他捐助錢财。眼見大家對自己如此的幫助,盡管非常的羞愧,吳秀才還是鼓起了回家的勇氣。

吳秀才與幾個朋友一道從濟南往家鄉趕去,這一天走在路上的時候,卻突然有一隻利箭呼呼作響,從樹林當中射了出來。有的人腦子轉得快,很快便反應了過來,大聲喊到:“是響馬來了,趕緊跑!”

清朝一秀才,出門被強盜打劫,強盜突然下跪說:我送你100兩銀子

一聽是有人來了劫道,衆人也是慌張的不行,亂作了一團,奪路而逃,他們來到一處路邊的古寺當中躲避了起來,衆人的内心都忐忑不安。

果然怕什麼來什麼,那些強盜們很快就追了過來,并且将他們藏身的寺廟團團圍住。

不過,這些響馬倒是也沒有為難這些過路的書生,他們隻是堵在古寺的門口,說“你們把身上的銀子都給我交出來,我還可以放你們一條活路。”

躲在古寺當中的吳秀才和他的那些朋友們,一個個都渾身發抖,外面可是明晃晃的鋼刀,交了錢,能不能活命恐怕還得另說。

為首的一個強盜頭子眼見這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并沒有人敢前來答話,于是便壯着膽子走進了寺廟當中。他看了一圈這些人,忽然人群當中一個非常熟悉的身影讓他停住了視線。

清朝一秀才,出門被強盜打劫,強盜突然下跪說:我送你100兩銀子

他盯着吳秀才看了許久,然後便問吳秀才:“還記得幾年前曾經請過一個囚犯吃飯嗎?”

吳秀才這個時候渾身都在打抖,什麼之乎者也,什麼金榜題名,他早就已經記不得了。這個強盜頭子問他這不明不白的一句話,起初他的大腦一片空白,思索了好久他才回答:“确實有這麼一件事兒。”

沒想到眼前這位兇神惡煞的強盜頭子竟然即刻丢掉了自己手中的鋼刀,并向着吳秀才跪倒了下來,激動的對吳秀才說道:“我就是當年的那個囚犯,吳秀才的大恩他從來都沒有忘記過。”

當年他由于朝廷的大赦而大難不死,不過他也沒有什麼求生的本事,隻能重操舊業,落草為寇。倉促之間,他說:“我也沒有什麼可以感謝您的,我身上隻有100兩銀子”他想要将這些錢送給吳秀才,全當是當年的飯錢,以報吳秀才的大恩大德。

說完了這些,他又在衆人的目瞪口呆之中,親自攙扶着吳秀才走出了寺廟。不過他還是指令自己手下的人,不要放寺廟當中其他的人出來。

清朝一秀才,出門被強盜打劫,強盜突然下跪說:我送你100兩銀子

吳秀才曾經受過身邊這些人的錢财恩惠,一路上大家都互相扶持,他又哪裡忍心看着這些人遭到如此厄運呢。

于是他便對這個強盜頭子說道:“我包袱裡那些回家的盤纏,都是這些親戚朋友們湊給我的,如今承蒙你的恩德,饒他們一條小命吧。”

可是如果他自己逃生的話,那也是不道義的行為。是以,他請求強盜頭子将他的這些朋友們一并放過。

這強盜頭子聽完之後也非常的爽快,當即答應吳秀才的要求。

強盜頭子大手一揮,他手下的人便将寺廟當中的人放了出來。不僅如此,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這些人還送着吳秀才一行走了數十裡的路。

清朝一秀才,出門被強盜打劫,強盜突然下跪說:我送你100兩銀子

在分别的時候,吳秀才對這位強盜頭子說道:“既然你是承蒙朝廷的大事,才僥幸活命,那您就應當時刻謹記朝廷的恩德,不應當再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如果你再被朝廷抓住的話,恐怕将屍骨無存。”

強盜頭子聽完這一番話後,恍然大悟。對着吳秀才發誓說:“我一定會痛改前非!”然後又向吳秀才磕了一個響頭,之後就帶領着自己的人馬離開了。

而被吳秀才搭救的衆人,為了報答吳秀才的這一番恩情,又湊了幾百兩銀子給吳秀才。如此一來,吳秀才雖然沒能高中,但且也獲得了一筆不小的财富。

小結:

這個故事是善因結出了善果,正是當年吳秀才的一念之恩,這才保住了他跟同行之人的性命。不過,這則故事倒也有另外一種解讀,如果吳秀才當初沒有救這個囚犯的話,興許這個囚犯就已經餓死了,而這也就不會發生囚犯在幹強盜的事兒。

這個囚犯在大赦之後當強盜幹的事情,吳秀才多多少少也有一份。而他之後給吳秀才的那100兩銀子,恐怕也是來路不正,吳秀才收受這樣的贓銀,作為讀書人,沒有考中功名,他恐怕已經看開了吧。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