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衡陽保衛戰,1.7萬國軍官兵打死兩萬日軍,屍骨堆積如山

抗日戰争是中國曆史上一段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争,在這場戰争中,中國人民為了抵禦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付出了慘烈的代價。抗日戰争期間,中國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部隊,大家聽到最多的就是74軍,但當時還有一支和74軍齊名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第十軍。

衡陽保衛戰,1.7萬國軍官兵打死兩萬日軍,屍骨堆積如山

抗戰時期,74軍被譽為虎贲軍,第十軍被譽為泰山軍。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薛嶽能夠成功包圍日軍主力部隊,對日軍造成重創,多虧了李玉堂率領第十軍頂住了七萬日軍的猛烈進攻,此戰立下最大功勞的部隊就是号稱是泰山軍的第十軍。

1944年,當時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為了振奮士氣,也為了打通從中國東北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侵華主力主力調集50萬軍隊,在海空軍的配合下,開始了侵華戰争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進攻。面對日軍的進攻,鄭州,許昌,洛陽相繼失守,最後連長沙也沒有保住。

衡陽保衛戰,1.7萬國軍官兵打死兩萬日軍,屍骨堆積如山

1944年6月18日,經過幾次大會戰之後,湖南省會長沙淪陷。長沙淪陷之後,日軍集結十萬大軍進攻戰略重鎮衡陽。抗戰期間,衡陽和重慶,昆明是戰時中國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稅收位居全國第二,衡陽還是粵漢鐵路和湘桂黔鐵路的交彙處,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門戶和軍事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此次守衛衡陽的就是泰山軍第十軍,軍長是黃埔三期畢業的方先覺,當時第十軍經過多次激戰,兵力僅剩下三個師1.7萬人。而日軍則調集了四個半師團共10萬多人的兵力,進攻衡陽。

衡陽保衛戰,1.7萬國軍官兵打死兩萬日軍,屍骨堆積如山

衡陽保衛戰之前,衡陽百姓便破壞了道路和橋梁,切斷日軍的進攻路線。另外,第十軍還緊急征用了120家木材廠的120萬根木材,利用衡陽周圍的河流,山川,城牆,房屋構築起了堅固的工事。方先覺還指揮部隊在城内挖掘了戰壕,散兵坑,修築了暗堡,機槍掩體等,這些防禦工事,在後來打擊日軍時起到了很大作用。

1944年6月24日,日軍開始從南面進攻衡陽,28日,日軍完成了對衡陽的四面包圍,守軍憑借堅固的工事和強大火力,對日軍造成了很大殺傷,日軍當天就被擊斃2000多人。激戰數日後,日軍由于傷亡過大,不得不停下來休整,補充彈藥和物資。7月11日,日軍對衡陽發動第二輪進攻,狗急跳牆的日軍不斷的組織敢死隊進行沖鋒,日軍航空部隊還不斷地向城内投擲燃燒彈和毒氣彈,但還是無法攻進衡陽。由于損失過大,日軍不得不再次停下修築。

衡陽保衛戰,1.7萬國軍官兵打死兩萬日軍,屍骨堆積如山

日軍在衡陽城下屢屢受挫,導緻其所謂的一号計劃難以完成,遭到了日本大學營和日本天皇的痛斥。橫山勇在壓力之下,于7月30日發動了第三次進攻,他們用飛機和大炮對城内進行猛烈轟炸,轟炸結束之後,四個半師團十萬日軍從南北西三個方向對第十軍發動猛烈進攻,戰鬥十分激烈。城南五家山,五桂嶺陣地預十師的三個團,傷亡百分之九十,很多傷員進行輕易的處理後又上了戰場,五桂嶺争奪戰中,預十師的一個營半天升了五個營長,最後全軍覆沒。王家山陣地的一個營,連長,營長等相繼犧牲後,副營長繼續帶着部隊和日軍死拼。

衡陽保衛戰,1.7萬國軍官兵打死兩萬日軍,屍骨堆積如山

衡陽保衛戰,最初蔣介石下的指令是死守10天,但是這場仗打了47天,援軍都沒有到。日軍在此戰中被擊斃兩萬人,傷近6萬人,第十軍傷亡1.6萬人,其中7400多名官兵為國捐軀,剩下的也因為彈盡糧絕,早就奄奄一息了。最後第十軍為了儲存傷員,向日軍投降。第十軍投降之後不久,方先覺等将領先後被軍統護送回重慶,受到了蔣介石的表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