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身份複雜,戰争結束前迅速解散,二戰德軍50萬女助理下場如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美國家,軍隊中都是沒有女性存在的。一戰之後,有部分國家開始允許女性進行軍事活動,但是人數規模并不大。而且這些加入軍隊的女性基本上被視為戰時勞工,不會參與到軍事行動中。

到了二戰,德國卻一下擁有50萬國防軍女助手。除了在人數規模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外,這些“女助手”可以承擔的任務也比身為“戰時勞工”的時候多了很多。

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這些女助手雖然參與到了軍隊當中,卻依然沒有擔任軍官的權利,而且在德國結束之後,這50萬人也不知所蹤,仿佛從未存在過。在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身份複雜,戰争結束前迅速解散,二戰德軍50萬女助理下場如何?

一、德軍中為何會有女性

表面上,德國剛剛掀起戰争時攻勢兇猛,看上去實力好似實力遠超其他國家。事實上恰恰相反,德國無論是從人口數量、資源豐富程度上,都沒有辦法支撐德國與這麼多國家同時開展長時間的戰争。

是以德軍隻能采用速戰速決的方式,運用了“閃電戰”戰略,迅速地解決掉目标。

一開始,德國的這種政策确實很管用。在短時間内,德國連下數國,就連曾經的歐洲大陸霸主法國都是一夕之間,變換旗幟。

接連的勝利、微乎其微的傷亡,令不少德國高層膨脹了,在他們看來,勝利信手拈來,德國可以繼續加大攻擊面,占領更多國度。

德國占領的土地越來越多,随之而來冒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德國人不夠用了。

德國在占領其它國家之後,自然要對這些國家實施管理,需要德軍分出一部分人出來充當當地行政人員,這對德軍戰鬥力的損耗是十分巨大的。

是以随着占領區面積的擴大,德國不得不打破原先禁止女性參與軍事行動的傳統,從德國女性中征召大量的從業人員,用以填充占領區行政人員的空缺,讓德國軍人從繁瑣的行政管理中解脫出來。

德國與蘇聯的戰争爆發之後,德國國防軍的傷亡越來越大,軍事工業的勞工需求量也大大增加。是以越來越多的德國男性被征召入伍,甚至有很多本來從事生産作業的适齡男性也上了戰場。這些走入戰場的男人留下來的空缺就隻能由女性填補上。

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軍隊大約征召了1730萬德國男性,在這當中有絕大一部分都戰死在戰場上,特别是蘇德戰争開始後,迅速攀升居高不下的死亡人數消耗掉了德軍的後備力量。

在此背景下,德國政府不得不将女性擺在了男性一樣的位置上,完全解除了女性參與軍事行動的限制。

是以,國防軍女助手這一群體也就應運而生。特别是在二戰後期,越來越多的德國男性死在戰場上,德軍中的女性身影也就越來越多。這些女性完全充當了男性角色,被納粹德國用作戰争的機器,為了他們罪惡的想法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二、她們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雖然德國不把這些“女助手”當女人看,但是畢竟作為女性,生理上與男性還是存有差距。她們真的可以在戰争中發揮如同男性一樣的作用嗎?

早在二戰初期,德軍就已經開始招募女子進入軍隊,擔任女助手。這些女性跟着勝利的國防軍到已被征服的領土上。在這些地方充當打字室員、行政人員等,類似于軍隊的文職。但是随着戰争的發展,這些女助手所從事的工作越來越廣泛。

特别是在1941年之後,原先在國防軍服役的男性勞工,再次被重新召回到軍事工業工廠,造成了國防軍嚴重的人員短缺。于是德軍不得不讓女性參與到軍隊的一部分工作中,頂替這些被召回的勞工,并且在更大範圍内放開性别限制,将德國男性從辦公、行政、通信等行業中置換出來,趕赴前線。

德軍這一計劃,很大程度上緩和了前線人數不足的狀況,但是因為戰争的吃緊,德國經濟變得十分糟糕。越來越多的群眾不想加入軍隊,德軍沒能招募到太多人。為此,納粹面向全國下了法令,允許德軍可以強行征召适齡女性充當“女助手”。

這一法令的實施,使得國防軍女助手的規模越發龐大,并且随着前線戰況愈演愈烈,這些女助手所從事的軍事活動範圍越來越大。1943年,國防軍女助手已經擁有代替釋出指令、控制防空飛彈的發射,探照燈的使用等權利。

到了1944年,國防軍中的女助手總人數已經超過了50萬,這些女助手已經廣泛地分布在了國防軍的各個部門,除了沒有上一線戰場之外,她們幾乎撐起了國防軍的日常運作。

但是沒過一年,納粹德國轟然倒台。

身份複雜,戰争結束前迅速解散,二戰德軍50萬女助理下場如何?

三、德國戰敗之後,她們去了哪裡?

戰争的最後一年,在盟軍推進之前,德國武裝部隊就陸續撤回了國内。1944年7月, 德軍宣布解除所有部署在德國境外的年齡在 21 歲以下的國防軍女助手的職務。這個指令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大量的國防軍女助手得以在德國戰敗前脫下軍裝,回歸家庭,避免戰火殃及。

其次,還有相當一部分女助手由于德軍的投降,就地被俘。盟軍在接收德軍時,并沒有将這些女助手當成是軍隊人員,而是按照平民的待遇,給予這些人路費,将其遣送回德國。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女助手,在被俘虜之後,被迫參加勞改,在勞改營中慘遭虐待,最終不知所蹤,存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一些女助手成了孤魂野鬼漂泊他鄉,那些回家的女助手在随後的生活中也遭到了極大的困難,因為不少德國群眾認為這些女助手在軍中,是充當德國軍官“情人”的角色,覺得她們從事十分不光彩的職業,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排擠她們,導緻其舉步維艱,連工作都很難找到。

這些女助手實際上是納粹掀起戰争的犧牲品,她們被迫為非正義的戰争付出自己的青春年華,同時還要因為自己的女性身份遭到了很多不公正的揣測與對待。即使最終幸運地活着回歸故鄉,卻也隻能在質疑的目光中度過一生。

國防軍女助手實際上是一群帶有悲劇色彩的女子,她們很多人死在了前線,死在了他鄉,死在了路途,死在了親人的質疑中,她們成為了恥辱的象征,直至今日,依然背負罵名。

文/樂宇

資料來源:《二戰時期德國女子輔助部隊研究》,高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