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總坐着“輪椅”,這才是他可怕的地方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三國演義》

随着“滾滾長江東逝水”歌聲的響起,《三國演義》也拉開了序幕。一位羽扇綸巾的賢者,也坐着“輪椅”搖着他的扇子緩緩出場了,他就是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羽扇綸巾、灰飛煙滅。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朋友對諸葛亮也有一些疑慮,為什麼諸葛亮明明身體很好,出場時卻總坐着輪椅呢?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總坐着“輪椅”,這才是他可怕的地方

其實,這其中包含着深意,亦或者說是諸葛亮最讓人敬佩的地方,讓敵人感到害怕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諸葛亮的“空城計”

熟悉諸葛亮的朋友們,一定都對“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博望坡”等故事非常了解了。不過,在諸葛亮的諸多事迹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空城計”,也是諸葛亮最冒險的一次。

故事開始,司馬懿攜帶大勝之威,準備乘勝追擊撤退的蜀軍,畢竟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拿下了街亭,現在一鼓作氣繼續攻打西城,正是一個大好時機。

當時,諸葛亮手中無兵、無馬、無糧草,可謂“三無”将帥,手底下的人也都勸說他棄城逃跑吧。可是,諸葛亮說:“今日棄一城,明日丢一城,這樣下去,我們的國都也要沒有了。”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總坐着“輪椅”,這才是他可怕的地方

諸葛亮的話也驚醒了手下人,大家也都準備誓死捍衛西城,寸土不讓。盡管大家有着必死的勇氣和決心,但現實總給人當頭一棒,他們隻有區區2500人,而司馬懿大軍來勢洶洶,足足有十五萬大軍,敵我差距實在懸殊。

這時,諸葛亮說不害怕一定是假的,可他作為主帥,自然不能慌了陣腳。他搖了搖扇子,就搖出了一個好辦法,諸葛亮讓士兵們,打開城門,然後所有守衛都藏起來。

他隻派幾個老弱婦孺在城中打掃,那意思仿佛是打掃幹淨城池,請君入甕。諸葛亮本人則坐着輪椅在城頭上,一邊撫琴,一邊煮茶,好不惬意。

來到西城之後,琴聲悠揚、婉轉纏綿,可是在司馬懿的耳中,那仿佛就是催命的号角。一曲演奏完畢,他坐着輪椅來到城門口,他一邊搖着扇子,一邊看着城外,仿佛迫不及待地等待司馬懿的大軍到來。

司馬懿吃了諸葛亮多次的虧,這次無論如何也不上當了,他知道諸葛亮此人不打沒準備的仗,諸葛亮一定是在城中安排好了埋伏,這樣貿然進攻一定于己不利,是以一聲令下十五萬大軍撤離了。

諸葛亮的輪椅

看到這樣的場景,諸葛亮才舒了一口氣,發現自己腿都坐麻了。守城的士兵們都歡呼起來,也打心底尊重這位足智多謀的軍師,“空城計”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相傳,北宋時期的柴紹在被土谷渾大軍包圍時,也是用了這一招才脫險,“空城計”也成了兵家用兵的計策之一,被傳得神乎其神,足見它的精彩之處。

話又說了回來,諸葛亮這樣坐着輪椅、搖着扇子,卻吓走了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主要是利用了司馬懿多疑的性格,當然輪椅也是諸葛亮的關鍵道具之一。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總坐着“輪椅”,這才是他可怕的地方

我們時常看見諸葛亮坐着輪椅出場,很多人可能單純地以為,他隻是腿腳不便,實則不然。真正的聰明人,每一個安排都有用意,包括一把輪椅。

輪椅的叫法是現代人的說法,在古代它稱輪椅為車攆,二者的用處相差不多,都是用來幫助老弱病殘的人出門。在戰場上,軍人一般大多是騎快馬,畢竟要沖鋒陷陣。

一般而言,車攆其實就是給傷病用的,推着車攆行走起來,雖然速度較慢,但是比較平穩,對傷口恢複好。那麼,諸葛亮的輪椅究竟有何作用呢?

諸葛亮輪椅的作用

其一,諸葛亮每次行軍作戰時都坐着車攆,就等于告訴了戰士們,你們盡管放心地上陣殺敵吧,你們的軍師與你們同在,我們也絕不會丢下一個戰士。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總坐着“輪椅”,這才是他可怕的地方

畢竟如果真要逃跑,諸葛亮坐着輪椅也逃不快,這就是告訴了将士們,軍師與你們同進退,這樣一來不但鼓舞了士氣,也收攏了人心,使得蜀軍軍心大振。

其二,輪椅也算是漢軍的精神支柱。每當打仗時,諸葛亮都坐着車攆在高台上,所有的将士都可以看見他,這時的諸葛亮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軍師,而是漢軍的軍魂。

同時,這對于對方陣營也是一種威懾,我們的軍師即使坐着輪椅,我們也可以打敗你們,可見我們蜀國的軍隊有多麼強大,你們就不用和我們争鬥了。

諸葛亮坐在那裡,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也确實可以震懾住不少人。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将熊熊一窩”,諸葛亮身先士卒的行為,對地方也是一種震懾,會讓他們産生恐懼心理——我們必勝,你們必敗。

其三,諸葛亮坐輪椅搖羽扇的形象,讓人感受到的就是氣定神閑,這也讓對方人猜測忌憚,就如同“空城計”中一般。或許對方會想,看他這樣安之若素,一定是有什麼埋伏,進而不敢大舉進攻,失去作戰的優勢。

從故事創作者的角度來說,諸葛亮也算《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主要人物多多少少有些主角光環也并不奇怪,如果主角都與大家一樣,也沒有看點了。

另外,一般道教的天師出場也是坐着輪椅,是以作者就是想讓人看到一個足智多謀,紅塵仙人一般的人物。這幾大緣由就是諸葛亮為何明明腿腳不錯,卻還要坐輪椅的原因。不過,在一些野史中也有一些其他的說法。

在古代行軍作戰時,隻有兩個軍師是坐着輪椅的,一是孫膑,二就是諸葛亮。孫膑其人是鬼谷子的傳人,更是龐涓的師兄弟。他們開始一同進入軍隊,可是嫉妒心強的龐涓總是認為孫膑會蓋過自己的風頭。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總坐着“輪椅”,這才是他可怕的地方

是以,龐涓便想辦法讓孫膑受刖刑,孫膑從此以後變成了一個腿腳殘廢的人。後來,孫膑投奔齊國,也是坐着輪椅行軍作戰,指揮若定。

在此背景下,有野史記載,諸葛亮是孫膑轉世投胎,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如何得知天下大勢?而他自小父母雙亡,又是誰把他培養得如此聰明?那麼思來想去隻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是孫膑的轉世,天生智慧。

由此一來,諸葛亮在行軍時沒有改變自己前世的習慣,還是坐着輪椅。當然,這種說法自然不能當真,我們隻有在找不到原因時,才會把緣由歸咎到神明一事上。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總坐着“輪椅”,這才是他可怕的地方

其實,無論諸葛亮用不用“輪椅”的道具,他都是一個可以扭轉天下局勢的奇人。諸葛亮為了漢室的天下嘔心瀝血,肝腦塗地,這才是真正讓人尊敬的地方。

杜甫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也是對他最好的評價。奈何,他雖得其主,但卻不得其人,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繼續閱讀